搜索到2241篇“ [火用]分析“的相关文章
核电厂回热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2024年
基于热力学定律对核电厂二回路回热系统进行[]分析。对回热系统进行控制体的划分,以[]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控制体[]效率矩阵方程和[]损失方程。对4种不同运行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将变工况与正常运行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运行工况下,4号、8号控制体[]效率较低;2号、4号、8号控制体[])损失较高,可以对2号、4号、8号加热器进行改进;8号控制体的[]效率、[]损失等指标都比较大,因此可对8号加热器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回热系统的经济性。
唐璇覃川
关键词:[火用]分析[火用]效率
高纯镁砂球团煅烧竖炉的能量及[]分析
2024年
文章以某企业年产量为5.4万t的高纯镁砂球团煅烧竖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测试的运行数据进行了能量及[]分析。计算得出高纯镁砂球团煅烧竖炉的热效率、普遍[]效率以及目的[]效率分别为6.65%、52.45%和2.37%。同时分析了竖炉系统的能量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黄梁武罗旭东张嘉桐张玲黄煜培遇龙
关键词:竖炉[火用]分析[火用]效率
基于[]分析的伴生气凝液处理工艺改造研究
2024年
为提高油田伴生气凝液处理工艺的产品收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其运行能耗,以某油田联合站为例,利HYSYS软件建立了仿真流程,从能量数量和质量方面出发,通过常规[]和高级[]方法分析了设备及单元间的能情况,并采气相分流过冷进行了流程改进和优化,对改进前后的[]损和[]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设备的[]损主要来源于自身的不可逆性,可避免的内源[]损在总[]损中占比较大,工艺改进后,重接触塔和脱乙烷塔内的冷量利率更高,总功率从3943 kW降至3725 kW,可避免的内源[]损从62.1%降至50.1%。研究结果可为同类伴生气凝液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实际参考。
高帅
关键词:伴生气
燃煤含碳量波动瞬态过程电站锅炉[]分析
2024年
煤质波动影响燃煤发电机组运行控制效果及能量利效率,其中含碳量波动是煤质波动的主要形式。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了燃煤含碳量波动条件下锅炉瞬态过程损失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换热设备[]传递与损失的耦合作机制。研究发现稳态工况下燃烧[]损失占锅炉总[]损失的比例达到57.77%,而在燃煤含碳量变化瞬态过程中,燃烧[]损失的变化量也最大。在燃煤含碳量阶跃变化的瞬态过程中,[]损失中变化最显著的是水冷壁传热损失,[]效率变化最显著的是低温过热器,各换热设备[]损失和[]效率在瞬态过程中趋于稳定速度沿烟气流程逐渐变慢。
尹俊杰薛朝囡陈胜军刘明严俊杰
关键词:燃煤锅炉[火用]效率动态特性
液氢加氢站加注过程[]分析
2024年
氢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高效绿色能源,正在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能源结构发展转型的重要一员。相较于气氢,液氢密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储运方式。液氢加氢站则是氢能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连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国内对液氢加氢站研究较少,目前我国仅在平湖建成一座液氢加氢站。通过对液氢加氢站加氢过程中各部件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得以对加氢全过程造成的能量损失进行评估,指导未来液氢加氢站及加氢站重要组成部件的优化设计方向。
冯一宁朱绍伟薛明喆张存满
关键词:氢能液氢[火用]分析
基于Sobol法的锂电池工业园区[]分析及热经济分析研究
2024年
锂电池工业园区可以充分利资源优势,实现锂电池生产的规模化,然而规模化生产能量消耗强度大,带来了能源与环境问题,所以需要优化生产过程,以实现低碳化发展。目前对于锂电池制造过程的工艺优化研究较多,对园区层面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优化的研究较少。旨在研究锂电池工业园区的能量生产和消费特征,并提出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首先,建立了锂电池工业园区内典型设备和环节的稳态模型。然后,引入热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系统的[]分析和热经济学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基于Sobol法的工业园区[]分析和热经济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热风炉在园区中的[]效率最低,总成本最高,对于系统产品[]成本的影响最大,需要重点改进其性能。
赵杨阳翟德曼张利艾邓鑫周咏
关键词:工业园区[火用]分析热经济分析
面向余热回收的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高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常规[]分析方法不能揭示部件总[]损中那部分是由自身不可逆性造成的以及有多少可以通过优化而避免的问题,对面向余热回收的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进行了高级[]分析,找出[]损来源,探究部件真实提升潜能。首先,从热力学、经济与紧凑性3个角度对回热式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进行了热经济与常规[]分析;继而,将每个部件的[]损细分为内源可避免、内源不可避免、外源可避免与外源不可避免4部分,进行了高级[]分析;最后,比较了常规[]与高级[]分析结果,揭示了常规[]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系统净发电量、平准化度电成本与单位功率面积分别为6.24 MW、4.48美分/(kW·h)与0.19 m^(2)/kW;回热器总[]损率最高,约为36.7%。由于关键设备技术限制,系统极限[]效率相比理想工况低约7%,系统总[]损主要由部件自身不可逆性产生,其中有42.9%可通过部件改进而减少。在不同燃机工况下,透平具有最高的内源可避免[]损率。
姜悦茂王顺森吴杰鹏颜晓江宋立明
关键词:余热回收多目标优化热经济分析
基于[]分析的温控负荷潜力评估与竞价策略研究
2024年
温控负荷一般需要进行潜力分析与聚合调控,但现有对温控负荷直接管控的调度模式影响户的使隐私。提出一种基于[]分析的温控负荷潜力评估与竞价策略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得到人体的热舒适温度区间以精确评估居民温控负荷的调峰能力区间,进而确定居民温控负荷的响应能力;然后,考虑以虚拟电厂作为调控多个温控负荷的主体;基于温控负荷户的效函数得到价格-功率竞价曲线,提交户侧温控负荷响应调节能力信息。最后,VPP接收多个户的竞价曲线后,以虚拟电厂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收购电价为决策变量,获取温控负荷的优化调度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分析的温控负荷潜力评估与竞价策略研究的有效性。
孟诗语史文博邹风华曹骏陈爱康王淞
关键词:[火用]分析效用函数
离心式CO_(2)逆布雷顿制冷系统的[]分析研究
2024年
离心式逆布雷顿循环(CRBC)是一种利离心力势能-压力能转换的制冷循环,工质在旋转管内的离心和向心流动实现高效压缩和膨胀过程,为提升气体制冷循环的效率提供了潜在可能性。以CO_(2)为制冷工质,水为冷却介质,建立了离心式逆布雷顿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系统的[]效率及[]损分布情况,为系统的评估及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送风温度下,加热器进口温度存在优化可能,系统最大[]损率出现在离心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向心绝热膨胀流动过程,分别约为20%,空气冷却过程和离心绝热压缩流动过程的[]损率较小且与加热器进口温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离心式逆布雷顿循环的[]效高达19.2%,远高于CO_(2)逆布雷顿循环的8.1%、开式空气逆布雷顿循环的4.9%和闭式空气逆布雷顿循环的2.3%。
周娇乐李昊王厉
关键词:逆布雷顿循环超重力场[火用]分析
基于()分析的煤制甲醇装置蒸汽系统节能优化
2024年
蒸汽系统为煤化工装置提供热能和动力。生产过程中,为了蒸汽管网的平衡,经常采减温减压的方法,将高压力的蒸汽减压平衡到低压力蒸汽管网,造成了可能的浪费。()是评价蒸汽品质的标准,()分析方法不仅能体现能源的“量”,还能体现能源的“质”。通过对系统减温减压过程的()分析,探究蒸汽减温减压过程中可能回收的途径,提升蒸汽能源的利效率。
郭志强文培娜
关键词:(火用)蒸汽可用能

相关作者

金红光
作品数:550被引量:1,58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太阳能 IGCC 多联产系统 燃气轮机 化学链燃烧
刘明
作品数:100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热电联产 燃煤机组 褐煤 变工况 预干燥
严俊杰
作品数:945被引量:1,744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蒸汽 变负荷 燃煤机组 烟气 储热
成庆林
作品数:200被引量:40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原油 含蜡原油 (火用)传递 [火用]传递 [火用]
徐士鸣
作品数:194被引量:475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蓄能 能量转换 电渗析 低品位热能 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