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8篇“ Β溶血性链球菌“的相关文章
畜禽及其产品供应链β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2023年
为了解畜禽及其产品供应链β溶血性链球菌的污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采集580份畜禽及其供应链产品进行β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最后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β溶血性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生化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1株β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1.8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1株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拉丁、卡那霉素耐药率达70%以上,对头孢哌酮钠、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头孢氨苄敏感率达90%以上,可为畜禽及其产品供应链β溶血性链球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蔡扩军蔡扩军
关键词:畜禽Β溶血性链球菌药敏试验
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试剂盒。本发明引物探针可同时检测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提高链球菌检测的覆盖度,满足临床上对链球菌的快速鉴定需求,同...
夏江余皓
一种检测β溶血性链球菌的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用于β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β溶血性链球菌spy1258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LAMP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对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并将该方法和国标法分别应用于10份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强,内外引物比为3:1,反应温度为63℃时达到最佳反应条件,检测灵敏度达100fg/μL,检出限低至9.8CFU/mL,且10种样品的LAMP法与传统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荧光LAMP法具有快速、直观、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食品β溶血性链球菌的初步筛选。
周勇周臣清张娟赵玲黄宝莹杨纯佳佘之蕴
关键词:Β溶血性链球菌荧光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儿童抽动障碍相关性研究及苄星青霉素疗效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β-streptococcal,GAS)感染与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相关性及分析苄星青霉素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TD患儿为研究对象,抗链球菌溶血素(anti-streptolysin,ASO)升高者为302例(TD1组,疑似感染GAS),ASO正常为189例(TD2组)。TD1组包括短暂性TD(transient tic disorder,TTD)183例,慢性TD(chronic tic disorder,CTD)72例及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47例。对比TD1组及TD2组性别、年龄、TTD、CTD、TS、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情绪障碍(emotional handicap,ED)、遗尿、啃指甲、拔毛、近期呼吸道感染、腺体肥大等特征差异。治疗Ⅰ:对照组予硫必利治疗,治疗组予硫必利+苄星青霉素治疗,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comprehensive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估治疗前后分值,对比疗效。治疗Ⅱ:对ASO>800 IU/L、接受硫必利+可乐定透皮贴和(或)托吡酯治疗无效TD1组患儿,加用苄星青霉素1年,对比疗效。结果TD1组CTD、TS、ADHD、ED、SD、遗尿、啃指甲或拔毛、近期呼吸道感染、腺体肥大发生率均高于TD2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YGTSS减分[治疗组(10.083±4.862)分>对照组(4.358±3.806)分]和有效率[治疗组(89.17%)>对照组(43.92%)]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Ⅱ:YGTSS分值[治疗前(19.182±5.229)分>半年(8.030±4.753)分>1年(4.483±3.101)分]和ASO[1年后(315.625±175.665)U/L<治疗前(1209.579±498.232)U/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S感染可能参与TD发生发展,使神经精神异常行为多样化,考虑应用苄星青霉素治疗链球菌相关TD效果较佳。
杨喆张松黄斌林芬曾华松
关键词:儿童苄星青霉素
孕妇生殖道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β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8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发生PROM的孕妇为PROM组,选择同期50例未发生PROM的孕妇为对照组。记录2组孕妇的GBS阳性率和母儿结局,包括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产褥病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结果PROM组孕妇出现胎儿窘迫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ROM组孕妇生殖道GBS阳性率为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GBS阳性组孕妇出现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和产褥病率的比例明显高于GBS阴性组(P<0.05)。结论PROM孕妇的GBS阳性率明显升高,且GBS感染与母儿不良预后有关。
程洁余素珍翁春飞
关键词:胎膜早破母儿预后
2012-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分子分型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济南市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的emm分型特点,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提供数据。方法收集2012-2018年济南市GAS菌株,应用PCR方法扩增emm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比对,获得菌株emm基因型。结果共获得GAS菌株143株,检测到5个emm基因型,其中emm12占55.2%(79/143),emm1占42.0%(60/143),其他emm基因型占2.8%(4/143)。2015年和2016年仅分到11株菌,均为emm12。患者分离菌株116株,分为4种emm基因型,emm1(46株)和emm12(67株)共占97.4%(113/116),emm22(1株)和emm75(2株)共占2.6%(3/116)。143株GAS菌株中,菌株数量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市中区(85株)、槐荫区(35株)和历城区(9株)。结论2012-2018年济南市GAS菌株优势基因型为emm12和emm1。2013年和2014年以emm1为主,其余年份以emm12为主。
白爱英刘岚铮柴政斌刘尊玉单晓英
关键词:A族Β溶血性链球菌猩红热分子分型
β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疫苗对RF/RHD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2018年
目的β溶血性链球菌(BHS) M蛋白疫苗对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RF/RHD) BALB/c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Fmoc固相多肽合成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得15型BHS M蛋白信号肽后35个氨基酸残基和J14肽串联的多肽作为疫苗; 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给予PBS和佐剂等量混匀,BHS感染组给予灭活的BHS和佐剂等量混匀; M蛋白疫苗组和预接种M蛋白疫苗组开始均给予M蛋白疫苗与等量佐剂直接多点皮下注射(初次免疫均与弗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匀、每只小鼠0. 2 m L;之后均和不完全弗氏佐剂等量混匀、每只小鼠0. 2 m L,佐剂使用下同)。最终获取心脏标本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是否形成风湿热小体;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最后各组眼球采血以测定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和M蛋白疫苗组BALB/c小鼠心脏大体结构正常,光镜下未见异常,BHS感染组心脏标本有化脓表现,光镜下观察到心肌坏死,未观察到风湿热小体。电镜下观察到正常组和M蛋白疫苗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正常、线粒体饱满、轮廓清晰,基质无水肿; BHS感染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心肌纤维断裂、水肿,基质肿胀;无论光镜还是电镜下预接种M蛋白疫苗组的结果与正常组心肌细胞形态学一致。与正常组比较,BHS感染组的外周血NT-pro-BNP、c Tn I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与BHS感染组比较,预接种M蛋白疫苗组外周血NT-pro-BNP、c Tn I和hs-CRP均较BHS感染组明显降低(P <0. 05),而正常组与M蛋白疫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蛋白疫苗预接种RF/RHD小鼠后对BHS致心脏损伤作用有明显减轻效果,并显著降低外周血NT-pro-BNP、c Tn I和hs-CRP水平。
丁月霞张铭华何梅香张林陈益民
关键词:Β溶血性链球菌
α/β溶血性链球菌对IgA肾病病人腭扁桃体Ig类别转换及补体的影响
研究IgA肾病和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在甲型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类别转换和补体途径激活反应;及链球菌来源的NAPlr是否在IgA肾病患者人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上表达.结果表明...
叶慕尧
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扁桃体炎腭扁桃体溶血性链球菌
3种方案治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小成本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治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种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临床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用咽拭子试验分离出GAS呈阳性的患者71例,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A组(16例)、B组(30例)和C组(25例)。A、B、C组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120万U)、口服青霉素V钾(约0.5 g,q8 h,疗程10 d)、口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1.0 g,bid,疗程10 d)3种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情况,并对3种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3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7.50%、90.00%、92.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4%、87.88%、92.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3种方案的成本分别为237.79、279.49、400.40元,其中C方案的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对于明确病原性细菌为GAS所致的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且有诱发风湿热风险的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不愿接受注射用青霉素治疗且能保证用药时间的患者,可选择口服青霉素V钾;对于普通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口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
郑佳昳李娟冯立
关键词: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小成本分析药物经济学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耐药被引量:3
2016年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即酿脓链球菌,是人类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可导致皮肤、黏膜浅表感染性疾病,危及生命的侵袭性疾病,毒素介导性疾病及免疫相关性疾病。抗生素是控制GAS菌感染的有效手段,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GAS感染的首选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作为阻断GAS外毒素产物的手段或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替代治疗药物而被推荐。但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GAS在全球范围内播散,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现将对GAS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阐述。
梁云梅李苗呙芳张金任思其
关键词: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