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55篇“ Β-阻滞剂“的相关文章
水中β受体阻滞剂类心血管药物污染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心血管药物使用量的逐年上升,各种环境介质中已普遍检测到心血管药物的存在。由于其生物累积性与潜在毒性,如何有效控制水中心血管类药物污染物及评估其生态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β受体阻滞剂为典型心血管药物,主要阐述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生态毒性,目前已在各类环境样品中检测到多达12种β受体阻滞剂,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废水和地表水,地下水中的研究较少。文章总结了其污染控制技术,提出重点研究方向:(1)加强不同环境基质中的监测、深入调查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环境分布状况;(2)深入研究β受体阻滞剂的代谢途径、代谢物及其生态效应,以及混合药物的协同生物学效应,以期为水中心血管药物的治理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王倩王倩何灿王梦玉李久义李久义
关键词: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生态毒性心血管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探讨和分析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提供常规治疗,研究组提供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率更低;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更优;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冠心病,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生活质量,并且其安全性也颇有保障。
张红赞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冠心病疗效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长期效益与耐受性研究
2025年
探求心肌梗死病例中β受体阻滞剂的长效与耐受程度。方法 本次研究收录的是100位高血压病人,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有50人。观察组采取β受体阻滞剂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并未施用此法。长期跟踪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压控制效果、心脏疾病引发的有害事件频率,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副作用。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出研究组人员经过治疗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从160.34mmHg、90.44mmHg落至142.46mmHg、80.76mmHg,而对照组人员从原本的160.39mmHg、90.74mmHg降低到130.24mmHg、75.03mmHg。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但在副作用方面,两组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2.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在副作用发生率方面与未使用该药物的对照组相当,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申思龙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肌梗死血压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耐受性
β受体阻滞剂在儿童心律失常控制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β受体阻滞剂在儿童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80名患有心律失常的患儿作为样本,随机分配至实验组(n=40,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和对照组(n=40,采用标准的心律控制、钾补充及镁补充疗法)。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比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中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50%与70.00%,P<0.05)。此外,在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平衡状态的心率变异性低频(LF)与高频(HF)比率方面,实验组改善更显著(从初始值3.25±0.22降至1.85±0.17),优于对照组(从3.27±0.24降至2.47±0.20,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患儿心律失常方面展现出优异的效果,不仅能显著提升心率变异性的调节能力,而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风险,为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郭露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率变异性
腹水分级及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1年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腹水分级及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s)应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86例ACLF患者进行腹水分级并随访1年,使用Kaplan-Meier Log-rank检验、Cox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腹水分级及NSBBs等对ACLF 1年预后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386例ACLF患者入院时腹水发生率为77.56%。1386例ACLF患者腹水分级1年生存曲线检验结果Log-rank(Mantel-Cox)χ^(2)=21.384,P<0.01。Cox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水分级、年龄、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MELD-Na评分以及应用NSBBs与ACLF 1年预后密切相关。2级/3级腹水组NSBBs治疗的Log-rank(Mantel-Cox)χ^(2)=6.113,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有2级、3级腹水的ACLF患者,NSBBs治疗有助于提高ACLF 1年生存率。结论腹水分级以及应用NSBBs等因素影响ACLF患者1年预后;NSBBs对ACLF长期预后可能有益,ACLF发生前已经应用NSBBs的患者可以延续治疗。
刘婉姝申力军贺希田华翟庆慧李东泽辛绍杰游绍莉
关键词:肝衰竭腹水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后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类综合征,治疗药物包括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ACEI)类药物等,达到降低心脏负担、利尿消肿、增强心肌收缩力等目的。随着对心衰的不断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的临床治疗中已成为较为常见的药物,对于最初β受体阻滞剂的争议性限制应用,后期多个大规模医学试验为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提供有力依据。为了进一步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安全性,本文对近年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符梦瑜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
β受体阻滞剂协助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β受体阻滞剂是传统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包括普萘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等。近年来,随着β肾上腺素在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的作用的研究显露出新的发现,β受体阻滞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使用方式找到了新方向。在动物试验和体外实验中发现,β受体阻滞剂作为免疫治疗的协助用药,可以作用于免疫微环境,增加细胞毒性免疫细胞数量,从而达到延长和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如普萘洛尔可减少癌细胞上响应干扰素γ (IFN-γ)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使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T)浸润增加。在可供试验的数类药品中,β3受体阻滞剂表现出较大的潜力,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参与介导从免疫活性肿瘤微环境到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转变,因此β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可减少肿瘤的生长,从而诱导免疫耐受的逆转。但是此类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肿瘤类型的不同,临床实践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Beta-blockers are 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drugs, including propranolol, carvedilol, atenolol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iscovery of new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β-epinephrine in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the use of β-blockers in cancer treatment has found a new direction. It has been found in animal experiments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that beta-blockers, as adjuvant drugs for immunotherapy, can act on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ytotoxic immune cells, thereby prolonging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s of immunotherapy. Propranolol, for example, reduces PD-L1 on cancer cells in response to IFN-γ expression, resulting in increased CD8 T cell infiltration. Among the several classes of drugs available for testing, β3-receptor blockers show greater potential. β3-adrenergic receptors are involved in mediat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mmunoreact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the immunosuppressive tum
张志馨程丽敏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免疫治疗恶性肿瘤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脑外伤后早期应用对患者康复进展及整体预后的影响,为脑外伤患者的更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共计60例符合入排标准的重型及中型...
翁轶龙
关键词:颅脑外伤Β受体阻滞剂预后
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观察治疗期间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采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33例婴幼儿血管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19例。按照患儿家属意愿分为普萘洛尔组(22例)和阿替洛尔组(11例),普萘洛尔组予口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量为1.5~2 mg·kg^(-1)·d^(-1)。阿替洛尔组予口服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量为第1周0.5 mg·kg^(-1)·d^(-1),之后改为1 mg·kg^(-1)·d^(-1)。两组均每月复查1次,观察瘤体颜色、大小、质地等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分别于用药后1个月、5~6个月、10~12个月通过彩超测量瘤体体积,并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结果两组患儿首诊年龄、性别、部位、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用药后1个月、5~6个月、10~12个月瘤体体积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普萘洛尔组有5例(5/22)出现呼吸道症状、烦躁或睡眠障碍;阿替洛尔洛尔组有2例(2/11)出现烦躁或睡眠障碍;两组均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生长发育均未发现异常,用药后1、3、6、9个月发育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相当,对患儿生长发育均无影响。考虑普萘洛尔对呼吸道有不良影响,阿替洛尔可作为普萘洛尔的替代药物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王涛刘昌荣邓立才王倩高居辉陈世恭陈新弟林向上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儿童发育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心力衰竭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因此对该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或窦性心律中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现阶段有关该治疗方法的大样本临床数据也较为欠缺。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黄锡明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