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9篇“ Γ-聚谷氨酸“的相关文章
- 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维多利亚蓝B的脱色研究
- 2025年
- 【目的】实现维多利亚蓝B(VB)染液废水便捷高效的脱色处理。【方法】通过混合法制备了γ-聚谷氨酸(γ-PGA)水凝胶,并评估其作为吸附剂对VB染液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的性能。分析溶液p H值、初始浓度、时间、转速、剂量和温度等吸附影响因子以及吸附剂的再生利用能力。对吸附前后的材料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吸附动力学、颗粒内扩散模型、等温吸附模型以及热力学分析。【结果】γ-PGA水凝胶对VB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Langmuir方程拟合出的最大吸附量为6181.24 mg·g^(-1)(333K)。SEM(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颗粒内扩散模型以及热力学分析表明,VB在γ-PGA水凝胶上的吸附过程是吸热、多步骤控制的,以物理扩散为主,化学吸附为辅。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其吸附机理可能是羧基和阳离子染料直接存在静电相互作用。【结论】研究制备的γ-PGA水凝胶吸附剂对VB有着较为优异的吸附性能,且循环利用能力较好。
- 奚露露陈祥松刘伟伟吴金勇袁丽霞姚建铭
- 关键词:聚谷氨酸维多利亚蓝B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
- γ-聚谷氨酸与氮肥配施对芝麻产质量及氮利用的影响
- 2025年
-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γ-聚谷氨酸与氮肥配施对芝麻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γ-聚谷氨酸与氮肥配施,能增加芝麻株高和果轴长、降低蒴部位、减少黄稍尖,芝麻千粒重提高7.5%~17.2%,产量增加17.5%~35.7%;氮肥对芝麻含油量、蛋白质、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等品质指标影响效果优于γ-聚谷氨酸,施氮120和96 kg/hm^(2)对芝麻品质影响不显著;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增施γ-聚谷氨酸能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γ-聚谷氨酸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综合考虑,芝麻氮肥用量和γ-聚谷氨酸的增效作用,以施氮量96 kg/hm^(2)+γ-聚谷氨酸4500 g/hm^(2)效果最佳,应在芝麻生产中应用。
- 李南司贤宗党静邱含雨党尊
- 关键词:芝麻Γ-聚谷氨酸氮
- 壳聚糖与γ-聚谷氨酸对三种海洋微藻的絮凝收获作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壳聚糖(CTS)与γ-聚谷氨酸(PGA)作为絮凝剂对海水小球藻、杜氏盐藻、紫球藻三种海洋微藻的絮凝收获效果,并探究不同絮凝剂用量及投加次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开发环保高效的微藻收获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CTS和PGA作为絮凝剂,对海水小球藻、杜氏盐藻、紫球藻三种海洋微藻进行絮凝实验。实验包括CTS单独使用以及联合PGA的复合使用,通过调整絮凝剂用量及投加次序,观察并记录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对于海水小球藻和杜氏盐藻,CTS与PGA的联合使用显著增强了絮凝效果。其中,先投加CTS再投加PGA的复合方式表现最佳,海水小球藻的絮凝率高达96.62%,盐藻的絮凝率则达到87.54%。对于盐藻,在最佳投加次序下,CTS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50 mg/L(絮凝率为78.45%),PGA的最佳作用浓度为75 mg/L(絮凝率为68.92%)。对于紫球藻,CTS与PGA的联合使用及CTS单独使用均能有效提高其絮凝效果。其中,CTS单独作用时效果最佳,最佳作用浓度为150 mg/L(絮凝率为99.18%)。【结论】本研究表明,采用先投加CTS再投加PGA的联合使用策略,能有效提高三种海洋微藻的絮凝效果。这一发现为开发环保高效的微藻收获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潘凯琳郑怡鸿赖俊翔李智巧姜发军
- 关键词:壳聚糖Γ-聚谷氨酸絮凝
- 分子构型对微生物胞外聚合物γ-聚谷氨酸絮凝Zn2+的作用
- 2025年
- 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与重金属的结合在微生物生存、废水处理和生物修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EPS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EPS-重金属络合物的“溶液-絮体”转变过程和机制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对微生物胞外聚合物γ-聚谷氨酸(γ-PGA)与Zn^(2+)形成溶解状态络合物γ-PGA-Zn的二级结构含量、吸附量、Zeta电势、化学键合方式进行了表征,并结合Zn^(2+)和Pb^(2+)共存状态下γ-PGA-重金属离子(γ-PGA-M)的“溶液-絮体”转变过程,明确了分子构型变化在絮凝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γ-PGA的絮凝机理扩展到了分子构型水平,为理解γ-PGA在微生物生存、废水处理、生物修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γ-PGA及其衍生物、产γ-PGA微生物应用于重金属离子去除和生物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 蔡星语刘亚敏谢小保施庆珊王玲玲王进
- 关键词:Γ-聚谷氨酸分子构型
- 大麻二酚/γ-聚谷氨酸-g-胆甾醇胶束的药代动力学及抗炎活性研究
- 2025年
- 该研究通过药代动力学实验考查大麻二酚(CBD)/γ-聚谷氨酸-g-胆甾醇纳米胶束[CBD/(γ-PGA-g-CHOL)NMs]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组织分布情况,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初步评价其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采用透析法制备CBD/(γ-PGA-g-CHOL)NMs,以CBD、CBD/(γ-PGA-g-CHOL)NMs为研究对象,考察雄性SD大鼠血浆中CBD的血药浓度变化情况,计算并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UPLC-MS/MS测定组织中CBD浓度,采集不同时间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肌肉组织样品,探究CBD组和CBD/(γ-PGA-g-CHOL)NMs组的组织分布情况;LPS诱导建立Caco-2细胞炎症模型,检测细胞活力、跨膜电阻值(TEER)和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探究2组抗炎活性差异。结果表明,CBD/(γ-PGA-g-CHOL)NMs平均粒径为(163.1±2.3)n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78%±0.28%、84.46%±0.35%。与CBD组相比,CBD/(γ-PGA-g-CHOL)NMs组的药峰浓度C_(max)提高,达峰时间t_(max)和平均驻留时间MRT0-t延长。在24 h内,CBD/(γ-PGA-g-CHOL)NMs在组织中分布均高于CBD。另外,CBD和CBD/(γ-PGA-g-CHOL)NMs均能显著提升Caco-2细胞活力和TEER,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缓解炎症反应,且CBD/(γ-PGA-g-CHOL)NMs组抗炎作用更为显著。可推测,γ-PGA-g-CHOL空白纳米胶束是CBD的良好载体,能够延长CBD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及组织分布浓度,对LPS诱导的炎症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可为口服CBD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李睿路丽艳许楚郝瑞于晓郭瑞陈珏阮文辉王颖莉
- 关键词:大麻二酚Γ-聚谷氨酸聚合物胶束药代动力学抗炎
- 电发酵生产嵌入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γ-聚谷氨酸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电发酵生产嵌入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γ‑聚谷氨酸的方法,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电发酵生产嵌入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γ‑聚谷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活化培养生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PB5760;进行电发酵反应,触发在工作...
- 恩里科·马西里星期日·奥贡托米奥宾娜·阿君瓦辛齐娅·卡尔维奥
- 一种γ-聚谷氨酸静电复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γ‑聚谷氨酸静电复合物,由γ‑聚谷氨酸与带正电荷的抗菌表面活性剂复合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γ‑聚谷氨酸静电复合物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构建,不仅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血液相容性,还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
- 张旭栾世方石恒冲王明哲闫秋艳许东华
- 产γ-聚谷氨酸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初探研究
- 2025年
- 微生物发酵中产生的γ-聚谷氨酸(γ-PGA)通常由L/D-型谷氨酸脱水缩合形成,是一种高分子多聚氨基酸,其具有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无毒等特点,在制造业、农业、医药行业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究含γ-PGA发酵液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选取从22份多来源样品中分离得到的5株具有γ-PGA生产能力的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γ-PGA产量分析,结果显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离株N3641-1at发酵液的γ-PGA粗产量最高(18.289 g/L)。进一步对B.amyloliquefaciens N3641-1at发酵液进行抗氧化、美白、保湿活性评价及蛋白质组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B.amyloliquefaciens N3641-1at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9.3(±0.5)%、100(±0.1)%和99.7(±0.2)%,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率为64.4(±2.8)%,具有一定的美白能力。保湿能力则与透明质酸溶液(5.0 mg/mL)相似。此外,发酵液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功能蛋白。因此,B.amyloliquefaciens N3641-1at发酵液具有抗氧化、美白和保湿等能力,在日化行业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化妆品工业领域的原料开发和应用方面提供了基础。
- 韦燕文徐莉莉郭常春王雪王倩马爱军王承民
-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Γ-PGA发酵液生物活性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该方法酶解液作为发酵培养基主要碳源,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磁性氧化体/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通过枯草杆菌发酵制备γ‑聚谷氨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γ‑聚谷氨酸产...
- 乔长晟盖丽丰赵廷彬马正旺张琳孙银华牛思思李振海
- 一种利用发酵培养基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酵培养基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方法,属于发酵技术领域。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啤酒糟10份、味精0.15份、水10份;所述啤酒糟的含水量为62%。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利用啤酒糟作为发酵培...
- 宋洪宁王风青马艳芳刘军张鑫李丽任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