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元和姓纂》“的相关文章
- 《元和姓纂》所载隋唐淳于氏世系补考——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 2024年
- 淳于氏是齐鲁地区大姓,但隋唐史书中记载不多。《元和姓纂》卷三“淳于氏”条的记载多有缺漏,对活跃在隋唐时期的淳于氏家族人物、世系的记载不完整。通过现存墓志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勘补:在“济北淳于氏”条下补入淳于难父淳于朗,并整体补入先迁入江南,后转入四川地区的淳于量家族;除“济北淳于氏”之外,还补入活跃于河南地区的“北海淳于氏”家族。通过补证,可以发现淳于氏家族在唐代具有地方势力与前朝旧臣的双重属性,这使其在入唐之后受到打击并逐步衰落。
- 王昌晟
- 关键词:《元和姓纂》隋唐墓志
- 敦煌姓氏书BD08679郡望性质再探:以《元和姓纂》与BD08679对校为中心
- 2023年
- BD08679是研究中古士族社会的重要资料,关于它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1]),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BD08679郡望的性质。牟润孙认为BD08679是山东没落大族为抬高卖婚价格所伪托的氏族志,是太宗打压山东大族政策的反向产物^([2])。毛汉光根据避讳、行政区划认为BD08679撰写于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间(742—758),反映的是唐前期的郡望^([1])。
- 王晶
- 关键词:郡望姓氏
- 《元和姓纂》所载韦泰真家族世系新考
- 2022年
- 韦泰真,唐高宗咸亨元年为通事舍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阆公房”。《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其家族世系,而两书记载多有不同。罗振玉、岑仲勉、陶敏、赵超等学者都对韦泰真家族世系进行过考证,但并未完全解决问题。依据近年来不断出土的该家族成员墓志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考证《元和姓纂》所载世系基本符合现实,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录世系则存在错位的情况。
- 吴炯炯
- 关键词:《元和姓纂》
- 《元和姓纂》“弓氏”条勘正
- 2020年
- 文渊阁《四全书库》本《元和姓纂》卷一"弓氏":太原弓祉案弓祉之祉一作阯之后后魏有博陵太守弓翊曾孙逸之逵之义德州刺史案弓翊曾孙逸唐陈仓令生羲之逵之羲之德州刺史此作义又作逸之疑有讹离石公生志和志宏志元彭祖(1)今通行本《元和姓纂》施以新式标点,作:【太原】弓祉案弓祉之"祉"一作"阯"。之后。后魏有博陵太守弓翊;曾孙逸。之、逵之。
- 吴炯炯
- 关键词:《四库全书》孙星衍
- 新出墓志与《元和姓纂》侯莫陈氏世系疏证
- 《元和姓纂》(以下简称《姓纂》)是唐代林宝所纂辑的一部谱牒文献,据其自序云成书只用了二十旬,其中讹误之多可想而知,前人多有批评。该书到宋代颇有散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及他书辑得十八卷,是为"库本";其后有孙星衍、洪莹...
- 龙成松
- 关键词:《元和姓纂》
- 文献传递
- 新出墓志与《元和姓纂》侯莫陈氏世系疏证
- 2019年
- 《元和姓纂》(以下简称《姓纂》)是唐代林宝所纂辑的一部谱牒文献,据其自序云成书只用了二十旬,其中讹误之多可想而知,前人多有批评。该书到宋代颇有散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及他书辑得十八卷,是为'库本';其后有孙星衍、洪莹辑录十卷本,是为'洪本'。二书所附按语对《姓纂》原文多有考订。后罗振玉以'洪本'为底本作《校勘记》两卷,考证更为精善。至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以下简称'岑校')始集大成。
- 龙成松
- 《元和姓纂》所叙拓跋昭成帝及其子孙史事释证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就《元和姓纂》所叙拓跋昭成帝及其子孙史事,基于岑仲勉先生《元和姓纂四校记》等成果发其义蕴,明其史源,以见唐人眼中北魏开国前后史事与《魏书》等处所载的诸多不同。而围绕于此的考察,自须再思昭成帝在拓跋早期诸帝及代国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梳理北魏以来相关记载和传说形成、演变的种种问题。
- 楼劲
- 长安高阳原出土唐班繇及妻李氏墓志探考——对《元和姓纂》中“扶风平陵班氏”的几点补正被引量:3
- 2013年
- 200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配合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基建考古中,发掘出土《班繇墓志》一方,并采集到唐大和五年《班繇妻李氏墓志》一方。两方墓志内容表明班繇系班宏第五子,不仅对研究班宏之子嗣、联姻及其家族葬地多有帮助,而且为解读《元和姓纂》中有关扶风平陵班氏和班宏子嗣的记载提供了新的资料。
- 李举纲
- 关键词:考古出土石刻文献《元和姓纂》
- 韦氏墓志校补《元和姓纂》几则——兼与张蕴先生商榷
- 2012年
- 根据对已出土和整理出版的郿城公房本房支部分成员墓志的研究,考以正史,可以发现郿城公房房祖韦范与阆公房成员韦范为不同的两个人、岳子和景骏应为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韦聿和韦皋的父亲为韦贲等史实,并可据以对《元和姓纂.郿城公房》作进一步的校补。
- 马建红
- 关键词:墓志世系《元和姓纂》
- 《元和姓纂》所记贺若谊、贺若弼家族世系厘正
- 2009年
- 贺若谊、贺若弼叔侄,是北周与杨隋政权中的大僚,其出身又是胡族中的北镇武将家族,故其与周隋政权之关系尤为密切重要。近读隋代文献,颇见贺若氏人物及相关史传,乃欲结合碑刻资料,就其世系,特别是《元和姓纂》所记贺若氏分枝之缭乱与遗阙予以梳理补正。
- 樊波
- 关键词:武将分枝世系政权
相关作者
- 吴炯炯

- 作品数:27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墓志 刺史 补正 《唐刺史考全编》 家族世系
- 龙成松

- 作品数:40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墓志 中古 唐代 考论 世系
- 沈新军

-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阳市图书馆
- 研究主题:家谱 图书馆 数字化 地方文献资源 图书馆员素养
- 李轶伦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新唐书 编撰 《元和姓纂》 关系辨析 考论
- 符孟标

-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自耕农 移民 初考 《元和姓纂》 姓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