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1篇“ 《庄子注》“的相关文章
任博克论郭象《庄子》中的“理”
2025年
在西方汉学家中,任博克的郭象哲学研究具有典范性。他对《庄子》中的“理”的研究,是理解其郭象哲学思想研究理路的关键所在。任博克对郭象思想中的“理”的探讨,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理”范畴的系统性把握的基础之上。任博克在反讽性传统和非反讽性传统的关系框架下分析了中国思想中“理”范畴的产生和发展,凝练出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并由此形成了对郭象《庄子》中之“理”范畴研究的独特视角和理路。分析任博克对郭象《庄子》中“理”的独特把握,有助于理解他对郭象哲学本体论式研究理路的批评和分析。
黄圣平
关键词:郭象《庄子注》
郭象《庄子》美学思想研究
郭象的哲学与他的美学是内在的联系在一起的。郭象《庄子》作为研究魏晋玄学美学的基础文本,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郭象《庄子》思想的产生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郭象《庄子》的思想宗旨是内圣外王之道和上知造物...
张敏
关键词:郭象《庄子注》无心
融贯性原则——郭象《庄子》对《庄子》的诠释
2024年
所谓融贯性的诠释原则,即解释者以整体统一性的意义,会通或建构文本及其作者的思想体系,这有存在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庄子》是复杂的文本,其作者包括庄子及后学与其他学派的人;其作品是从战国到秦汉之际庄子学派的著述汇集;其内容以庄子思想为主,也杂入其他诸家的思想;其叙事说理的方式以寓言为主,“得意而忘言”;其文章的风格是“■诡幻怪”;皆造成了《庄子》文本异质性、歧义性的结果,从而给解释者之融贯性诠释带来更大更多的困难。这也有积极性、建设性的因素,即有利于解释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建构统一的思想体系。郭象《庄子》是一部影响深巨的诠释性哲学著作,严格遵守融贯性的诠释原则,以整体统一性的“庄子之意”,贯穿全书各篇之解释的始终;这一方面是郭象完全性的前把握与庄子文本互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郭象创构的一种新的玄学体系的产物。郭象之融贯性的诠释,与庄文之义、庄子本意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故他运用了“似之而非”“寄言以出意”“迹与所以迹”等解释的策略而加以消解。
刘国民
关键词:庄子思想
从“理”概念论郭象《庄子》的伦理思维
2024年
郭象《庄子》的伦理思维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论题。郭象《庄子》“理”概念之内涵具有三个面向:规范与引导、批判以及角色伦理。“理”具有规范意义,且同时具有引导作用,故性分之发展并非任意的且具有群体性;“理”的批判性质,展现在对“礼”的反思,并且透过“迹”与“所以迹”此组概念,其中蕴含之时间观,能带出检视标准;而“理”的角色伦理思维,则含藏郭象对伦理社会如何建构之思考,以及何为理想之社会运作模式。此三项带出郭象思想隐而未显的伦理关怀,且透过理之分析,更能整全地理解《庄子》中的政治思维。
李姗
关键词:郭象《庄子注》魏晋玄学
郭象《庄子》与王夫之《庄子解》相同词句释的比较研究
2024年
郭象的《庄子》与王夫之的《庄子解》在解庄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庄子》和《庄子解》不仅是《庄子》思想的阐释之作,也是宝贵的训诂材料,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字词释的角度出发,针对《庄子》与《庄子解》中对《庄子》文本的同一词句的相同释或相异释,尝试比较研究,并结合《庄子》文本进行探讨与分析,揭示王、郭二人各自解的合理之处。
王宇菁彭再新
关键词:《庄子注》《庄子解》注释
王夫之《庄子解》与郭象《庄子》相同字词的不同释对比研究
2024年
王夫之的《庄子解》与郭象的《庄子》是两部重要的解庄著作。然学界目前关于《庄子解》与《庄子》的研究多集中在二书的思想层面,对其字词释上的研究则有待深入。本文将王、郭两对《庄子》文本的字词解进行对比,发掘其相异之处,研究其中相同字词的不同释,并分析各的合理性。
王宇菁彭再新
关键词:《庄子解》《庄子注》字词注释
司马彪悲愤心态与《庄子》创作考论
2024年
司马彪是西晋史学家,本为宗室长子,有德有才,希望继承爵位却被逐出家庭,胸怀理想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坚守正义却身陷囹圄,其一生充满了悲愤。在此心境之下,司马彪希望借助《庄子》求得人生的解脱,所以对充满玄虚之言的《庄子》进行了整理释。司马彪的《庄子》以精于训诂著称,但《庄子》中许多话语常激起司马彪的共鸣,所以他时常借助文表达自己的悲愤,如对不重名节玄学名士的讽刺,对统治者依托名教为奸恶的不满,对改变虚伪世风的真道的呼唤。
寇志强
关键词:司马彪《庄子注》玄学求真
郭象《庄子》主体生命的美学思想
2023年
郭象《庄子》在魏晋玄学思想主流中,是建构自我理想人生的重要论述。透过世人因认知执着而对主体生命伤害的问题,郭象开显对生命意识的根源性思考,聚焦于“主体生命”定位为纵向脉络的追索,以“自尔自性的美学思想”与“卓尔独化的美学思想”相互应证,进而实践达致群己间“逍遥自任的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
苏慧萍
关键词:郭象庄子生命美学
郭象《庄子》对《庄子》的融贯性阐释
“融贯性阐释”强调阐释具有意义统一性。郭象《庄子》是通过解经典以建构思想的代表文本,体现出阐释活动的对话性、创造性与融贯性。阐释的融贯性强调阐释与被阐释文本之间具有融通性,阐释依据文本而作,与被阐释文本紧密联系,能够...
俞奕如
关键词:阐释学郭象
崔譔《庄子》价值研究
2023年
崔譔属清河崔氏,生活于魏晋时期,在晋朝曾做过议郎的官职。崔譔《庄子》成书于曹魏时期,是今可知最早的《庄子》选本。由于选篇合理,训诂精深,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不辍,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崔譔《庄子》今存有五百余条佚文,在音韵、训诂、目录、校勘、辑佚、史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寇志强
关键词:清河崔氏《庄子注》

相关作者

黄圣平
作品数:44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郭象 《庄子注》 《庄子》 庄子 《老子》
孙明君
作品数:123被引量:303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庄子 《庄子》内篇 赏读 义理 艺术手法
韩国良
作品数:131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陶渊明 玄学 《老子》 老子 孔子
刘梁剑
作品数:86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国哲学 哲学 王船山 哲学话语 访谈
曹润青
作品数:19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析论 儒学 论争 《论语注》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