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1篇“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文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2024年
-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修正)。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2024年
-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第二十一条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十天通知村民。第二十二条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法律对召开村民会议及作出决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论中国农村建制调整法律制度的构建——兼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的修改
- 2024年
- 民政部提出的“调整村级建制”其实是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中“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背后所隐藏农村建制调整现象的尊重和承认。农村建制调整与村民委员会调整、村庄撤并之间的关键差异主要在于农村建制调整的对象只能是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行政村或村民小组等农村建制实体。构建中国农村建制调整法律制度,应当以农村建制要素为支点确定农村建制调整类型认定标准、以农村建制层级为标准配置终局性农村建制调整决定权、以尊重村民意愿为主线构建农村建制调整基本程序,并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作出配套修订。
- 吴庚祐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的理念与基点被引量:6
- 2023年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保障村民自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村活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实施中也出现乡—村关系模糊、村务监督薄弱、权利救济不完善、法律责任缺乏等问题,需要根据村组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改。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应以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核心,秉持坚持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理念,坚持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民主权利;在修改策略方面,要总结实践经验、面对现实问题,体现时代要求、推动乡村发展,深化填补并重、错位领域纠偏,法律协调统一、吸纳良善规范。在修改基点方面,应坚持村民自治本位、突出村民自治主体、善用村民自治资源、拓宽村民自治渠道、促进村民自治深嵌等。
- 高其才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点
-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意见稿)》被引量:1
- 2023年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村民自治制度实践的直接法律依据。治理现代化对村民自治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政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回应,使修订后的法律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从治理现代化理论出发,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应当基于乡村社会实际及乡村居民根本权益需求,针对村民小组的性质和地位、“一肩挑”制度设计与运行、村务监督功能的保障等存在的问题,构建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村民自治制度。
- 杨文义后振国张小伟
-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权力监督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价值构造研究
- 我国对农村自治制度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清末民初,各地便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实践,但始终没有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范运行体系。八二宪法的修...
- 郭腾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应然价值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司法适用研究
- 村民自治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在诉诸法院后,法院需要适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予以裁判。《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内容集中于村民自治的制度构成,如何运用于村民自治纠纷的解决和解决村民自治纠纷的成效,成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司法适...
- 唐仙会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司法适用村民自治纠纷解决
-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的建议被引量:5
- 2022年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应当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为基本态度。本文从充分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立场出发,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篇章结构方面,建议增加民主协商和法律后果两章;在具体内容方面,建议从进一步明确村民自治事项范围、细化完善村民会议制度、构建民主协商制度、健全村务监督机制等方面做出修改。
- 高其才张雪林
-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青海省都兰县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情况调查报告
- 202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法,对于推进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建设力度的加大投入和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持续关注,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但村民自治作为地方性实践,其实施效果会因各种发展因素而因地而异。本文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下辖的少数民族行政村的村民自治实践为例,发现当前的村民自治实践存在着民主选举效果不佳、民主决策流于形式、民主管理水平有限、民主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针对地方特殊实际,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的基础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宣传力度、建立规范科学的治理秩序。
- 南吉卓玛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主法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含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 试行
- 1.包含四个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规;2.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3.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重要规定。一句话推荐:农村基层干部了解农村基...
- 中国法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