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篇“ 《现实一种》“的相关文章
- 现实一种
- 本书收入余华的三部中篇小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
- 余华著
- 关键词:小说集中篇小说
- 现实一种
- 《现实一种》里的三篇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魔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碴子。
- 余华著
- 关键词:作品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 现实一种
- 本书共三篇短篇小说,即“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
- 余华著
- 关键词:短篇小说
- 现实一种
- 余华著
- 关键词: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选集
- 余华小说《现实一种》的现实书写
- 2024年
- 余华的中篇小说《现实一种》于1988年发表,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讲述了山峰、山岗两兄弟因为孩子间的意外,自相残杀的故事,小说中充斥着暴力和血腥,是余华前期暴力美学的代表作品。先锋文学虽是对传统文学的反叛,表现出异化现实的特点,但这种反叛不是一味地背离现实,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余华在《现实一种》的自序中写道:“我的经验是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记忆,我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1]1可以说,余华的作品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更是时代的象征,具有深刻的现实基础。
- 韩丽莎
- 《哈姆莱特》与《现实一种》的死亡美学比较
- 2023年
-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历来被无数人推崇,剧中的善恶冲突制造了宏大的死亡现场。与其相隔三个世纪之久、由先锋派作家余华创作的小说《现实一种》同样出现了大量的死亡描写。这两部作品虽属不同的文体,但均以大面积的死亡书写为手段来完成“复仇”这一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实属独特。通过文本中描绘的死亡场面可知,这两部作品对死亡意识的呈现,本质上可视为一种对生命的哲思,叙事文本也因此具有审美意味。本文尝试忽略文体的局限,旨在对这两部作品中的死亡描写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从中窥见中西方死亡美学的相同与不同。
- 师玉瑶
- 关键词:《哈姆莱特》《现实一种》死亡美学
- 余华小说《现实一种》的神话原型解读
- 2023年
- 叶舒宪将荣格和弗莱的原型理论,归纳为“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中反复出现,并以此而具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人物,也可以是结构单位。”原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原型批评的视阈下重看《现实一种》,可以发现作家余华借暴力美学、零度情感的叙述方式对人类原始欲望和无意识之恶的关注,对文明掩盖下人类的动物性的暴露,余华内心深处的深度绝望和伤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展现,并通过生命的扭曲和毁灭引导读者对现实和人性进行重新思考和审视。
- 崔颖
- 余华《现实一种》的荒诞性解读
- 2022年
- 《现实一种》是余华早期作品中荒诞色彩浓重的试验性作品,反映了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的异化与现实世界的荒诞现象。《现实一种》的荒诞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从文本内容来看,扭曲变形的家庭关系是对传统认知的颠覆;在道德规范层面,非理性的暴力行为是对文明和理性的强烈冲击;从作者的写作方式来看,重复的叙事策略加强了故事文本的荒诞性。
- 韦静璇
- 关键词:《现实一种》荒诞性暴力
- 生命的荒诞终结,是突围或是延续——《铸剑》和《现实一种》的异同点分析
- 2022年
- 孙颖怡
- “非理性”的迷狂:余华对酒神精神的张力书写——以《现实一种》为例
- 2021年
- 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余华在《现实一种》中的暴力书写与酒神的“非理性”特征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契合。这种契合不仅体现在打破传统常规的文本内容上,还表现在“狂欢化”的先锋写作手法上。但在对人物的欲望与生命表现上,余华对酒神精神的书写又呈现出一定的张力。这与其所处的文化语境和独特的成长经历有关,也体现出他对生命情感与欲望本能关系的思考。
- 董亭亭
- 关键词:酒神精神余华《现实一种》
相关作者
- 马明杰

- 作品数:2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纪录片 晋察冀 文化记忆 题材 一带一路
- 李凤玲

-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现实一种》 解构 余华 悲痛 《神木》
- 邢烨丹

-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 暴力 《现实一种》 余华
- 刘畅

-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川端康成 《文选》 《灵与肉》 改编 灵均
- 宋艳艳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暴力 《现实一种》 情感 意象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