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2篇“ 《论语》学“的相关文章
跟着《论语写作(一)
2025年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思想瑰宝与源头活水,其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经两千余年的探索与挖掘,依旧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在当代,细品《论语》不仅是致敬经典,更是寻求新启示与创新的过程。对于生写作来说,《论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引领我们深入思考、提炼观点,用简洁语言表达深刻哲理,增强文章说服力与感染力。
李文刚
关键词:《论语》源头活水学生写作说服力
阐释视域下《论语·而篇》中“”的翻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
2024年
该文以阐释为理论基础,解析辜鸿铭《论语·而篇》中“”的英文翻译,在广义“”的基础之上,运用阐释原理,分析该篇章中有关“”的翻译方法,诠释内里所蕴含的“君子之”。《论语·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内容涉猎诸多,多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儒家思想,其中蕴含的哲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瑰宝,经久不衰。该文在对辜鸿铭所译《论语·而篇》中“”的英文翻译进行阐释原理分析后,发现在辜鸿铭的英译中不同情景的“”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对其内涵运用阐释进行分析后,发现辜鸿铭在翻译时较为注重精神内涵的传达,并以此向英文读者诠释《论语》中立德修身、内圣外王及“君子之”的传统儒家哲观。
万佳星杨玉
关键词:《论语》阐释学翻译哲学辜鸿铭
论语史的一则公案——“吾其为东周乎”新释
2024年
孔子所言“吾其为东周乎”竟为何意,这是《论语史上聚讼不已的一则公案。以“东周”为焦点,《论语史上形成了“兴周道于东方”说、“黜周王鲁”说、“东都·王朝”说和“成周”说四种观点。综合时代语境、思想观念和历史地理等因素,唯“成周”说最符合孔子思想本义。孔子以“王子朝之乱”时周敬王前往“成周”(东周)为借喻,表达了自己坚持恢复周代礼乐制度的政治态度。明析《论语·阳货》“吾其为东周乎”之本义,不仅有助于对相关经史问题的理解,窥探孔子“从周”政治思想的实践逻辑,亦可为以史证经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论之案例。
付瑞珣
关键词:孔子东周《论语》
从《论语做人
本书只引用《论语》中的部分篇章,阐述了做人与里仁、做人与孝悌、做人与为政、做人与名位、做人与言行、做人与习、做人与富贵、做人与礼乐等八个方面的思想。这些观点都是贯彻圣人的思想,若有不足、不到、不精之处,实属作者格物不精...
任志杰
全球化时代商业视角的全新解读——曲龙先生《读〈论语管理》简评
2024年
作者融汇儒思想的历史发展、佛法的“体相用”思想、《周易》独特的变易精神,使整部《读〈论语管理》呈现出纵横交错、异彩纷呈的审美风貌。公元前6世纪隶属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爆发式地诞生了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等一批富有理性思考的世界伟人,作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宗师他们大多以“述而不作”的形式阐述各自的思想观点,他们的思想观点多为弟子们以对话语录体的形式整理后保存下来,成为各自民族的文化元典,其中记载孔子与弟子言论的《论语》被公认为是最能代表华夏民族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赵晓虎
关键词:儒学思想语录体儒家思想
论语史上的柳宗元
2023年
柳宗元将《论语》编纂者考定为“曾子之徒”,将《尧曰》首章主旨推定为孔子的“讽道之辞”,将“乘桴浮于海”训释为“复于至道而游息”,体现其《论语的三大特色:“以知道为宗”,通经致用,援佛入儒。在中唐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柳宗元《论语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论语》中挖掘“大公之道”,为打击藩镇势力、重建“大一统”皇权专制政治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援佛入儒,挖掘《论语》心性资源,为儒复兴指明一条新路;第三,抛弃章句之,空言解经,标志着“汉”传统的终结与“宋”传统的开启。柳宗元《论语的理论观点与术方法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勇于珊珊
关键词:《论语》学通经致用
论语研究的新成果——评《20世纪〈论语〉诠释研究》
2023年
刘伟教授《20世纪〈论语〉诠释研究》(下文简称《诠释研究》)一书于2022年12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对《论语基本内涵等相关理论问题的阐释及20世纪前《论语形成和演变的总结回顾;二是对20世纪《论语发展的检讨;三是关于《论语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细读全书,《研究》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创新性,就其大者来说.
陆信礼毕景玉
关键词:《论语》学
跟着《论语教育常识
2023年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蕴含着朴实、丰富、深邃的教育思想,跟着《论语习教育常识,不是因循守旧,亦不是裹足不前,而是温故知新。志存高远,重视目标之引领没有高远的目标,人就很容易陷入困顿之中而难有清晰的方向。
曹加明
关键词:温故知新教育常识《论语》经典之作
近年来讲习《论语·而》与《集注》相出入处
2023年
从来读《论语》,以朱子《集注》为准,然积年亦有不能尽契者渐多,此实不敢自昧,复不敢自安。窃惟朱子忠臣之初衷犹耿耿在胸,固非离心离德之持异自逞,然虽中怀疑贰者,其有过于此乎?乃忧乃惶,既恨不得赴九幽以面质,敢自暴露于光天白日以冀开释。——《行有余力》首章无。章二(一)其为人:若言“彼其为人”。
丁纪
关键词:《论语》集注首章
品《论语管理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国人的潜在意识和外在行为方式之中,成为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便在这样的伦理哲中生生不息。作为儒家经典,《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包含了许多经济管理的内蕴,若仔细挖掘...
朱坤福

相关作者

朱汉民
作品数:326被引量:901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研究主题:理学 湖湘文化 儒学 书院 中国文化
万苗旺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论语》学 焦循 考据学 经世致用 论语
杨永利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主题:《论语》学 《论语》 道德生活 《中庸》 伦理思考
王晶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孔子 孔子家语 《论语》学 一以贯之 《论语》
周远斌
作品数:45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言 《论语》 释义 辨正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