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4篇“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相关文章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分析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麻醉对抑制手术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收治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经线性同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分别采取+酮洛酸复合麻醉、丙泊酚+酮洛酸复合麻醉。比较所涉研究对象应激指标(Glu、NE、E、Cor)、复苏所涉时长(喉罩拔出时间、苏醒用时、睁眼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MAP、HR、SBP、DBP、SpO)。结果 经比对,观察组T2、T3段Glu、NE、E、Cor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干预后喉罩拔出时间、苏醒用时、睁眼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且两组患者T1时段血液流变学数值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段MAP、SBP、DBP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围术期水平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手术过程中,为其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可稳定患儿血压状态,缩短预后复苏用时,不过丙泊酚麻醉可对患儿术中应激反应进行抑制。
何冬梅
关键词: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
丙泊酚全凭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老年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丙泊酚全凭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41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全凭麻醉,41例)。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PSQI总分分别为(10.35±2.55)、(13.08±1.61)、(11.85±1.04)、(10.07±1.21)分,MMSE总分分别为(28.17±1.15)、(25.12±1.08)、(27.09±1.51)、(28.11±1.06)分;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PSQI总分分别为(10.32±2.49)、(15.12±1.59)、(14.63±1.11)、(11.44±1.18)分,MMSE总分分别为(28.18±1.04)、(23.49±1.17)、(25.52±1.44)、(27.09±1.05)分;术前两组PSQI总分、MMSE总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PSQI总分较术前升高、MMSE总分较术前降低,但丙泊酚组PSQI总分比组低、MMSE总分比组高(P<0.05);术后第5天,组PSQI总分较术前升高、MMSE总分较术前降低,但丙泊酚组PSQI总分比组低、MMSE总分比组高(P<0.05);丙泊酚组术后第5天PSQI总分、MMSE总分与术前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第1、3、5天,丙泊酚组血清褪黑素分别为(38.35±2.63)、(33.63±1.85)、(35.75±1.58)、(37.37±1.43)pg/ml,血清白介素-6分别为(66.75±4.41)、(94.32±9.95)、(77.63±6.03)、(70.22±5.05)pg/ml,血清皮质醇分别为(195.65±18.88)、(223.65±9.47)、(216.60±5.11)、(205.05±8.05)nmol/L;组血清褪黑素分别为(38.32±2.61)、(30.45±1.99)、(33.03±1.55)、(36.74±1.25)pg/ml,血清白介素-6分别为(66.71±4.39)、(116.08±15.63)、(90.12±7.78)、(82.48±6.62)pg/ml,血清皮质醇分别为(195.66±18.75)、(241.84±9.55)、(228.56±5.08)、(211.13±7.01)nmol/L;术前两组血�
钟珍玉
关键词: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手术女性睡眠质量
静吸复合麻醉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以髋关节置换术(Hip Arthroplasty,HÀ)治疗的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优势,为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98例实施HA的FN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全凭组采用全凭麻醉,复合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切皮时(T2)、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PO2),术前、术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 growth factor-β,NGF-β)、S100β蛋白(Soluble protein-100β,S100β)水平,术前、术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复合组苏醒时间、自主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全凭组短(P<0.05);T1、T2时两组MAP、SPO2均较T0升高,且复合组低于全凭组(P<0.05),T3时复合组MAP低于全凭组(P<0.05);术后,两组NGF-β均降低,复合组高于全凭组,MBP、S100β均升高,复合组低于全凭组(P<0.05);术后2 h、6 h、24 h复合组MOCA评分高于全凭组(P<0.05)。结论:HA治疗FNF时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能提高麻醉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马艳玲陈秋冯锋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七氟醚
小儿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麻醉术后苏醒的比较探析
2023年
探究小儿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麻醉术后苏醒的比较探析。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择选96例需要进行手术的小儿患者,依从小儿手术患者情况均匀的分给全脉组48例(男孩儿26例,女孩儿22例)和组48例(男孩儿26例,女孩儿22例)。全脉组施以全凭麻醉方法,组施以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各观测项目时间、麻醉监测数据、麻醉效果评分、麻醉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通气不足、发热)总发生率。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分析出小儿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麻醉术后苏醒的状况。结果 在麻醉后的观察中,除了短暂失去意识时间和插管时间以外,组表现出的各观测项目时间均显著低于全脉组;从麻醉监测数据上看,麻醉前后组数据和全脉组没有很大变化,两组数据变化也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麻醉效果评分上看,组数据是要比全脉组低一些的;从两个组手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来说,组的是比全脉组低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术患者选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麻醉对比选用全凭麻醉方法,能降低除了短暂失去意识和插管时间外的麻醉各观测项目时间、观察两组术后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从监测数据上看,麻醉前后监测数据波动变化小,麻醉比较稳定。小儿手术患者施以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对比施以全凭麻醉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法进行推广。
孔春艳
关键词: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
2022年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激反应。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麻醉。比较麻醉诱导前10 min(T_(1))、麻醉诱导后10 min(T_(2))、气腹建立后30 min(T_(3))、术后30 min(T_(4))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T_(2)时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T_(3)时刻HR、MAP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时刻皮质醇(Cor)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T_(2)、T_(3)、T_(4)时刻去甲肾上腺素(NE)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波动小,能够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陈繁荣郑映红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2年
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近三年时间内到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当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麻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等各个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较好,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一致,且苏醒时间对比也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但在T1时,血流动力学各个指标对比上观察组值数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和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时,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麻醉方案,而相对来说更加可靠,可行性更高。
焦文波
关键词:复合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丙泊酚靶控输注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比小儿手术应用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于我院行小儿手术的84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T_(1)时点SBP、HR、DBP、MAP、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时点SBP、DBP、MAP明显高于T_(1)时点,且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时点SBP、HR、DBP、MAP、SpO_(2)水平与T_(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时点E、NE、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时点SE、NE、Cor水平明显高于T_(1)时点,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时点NE水平与T_(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时点E、Cor水平低于T_(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较佳,可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但对于应激反应抑制不佳。
孙玉兰孙玉兰董河
关键词:小儿手术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效果
静吸复合麻醉对宫颈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复合麻醉对宫颈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超氧化物歧化物酶(SO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开展前瞻性研究,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30)与B组(n=30)。A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B组给予丙泊酚全凭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血清SOD、BDNF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A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以及术毕时(T3)不同时间点,组内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及T2时收缩压水平较T0时上升,且T1、T2时收缩压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舒张压及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较T0时上升,T2时有所回落,A组T1时MAP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时心率较T0时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两组疼痛VAS量表得分均随时间呈依次下降趋势,且A组术后12 h的VAS得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OD水平均较其术前下降,B组术后BDNF水平较其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血清SOD及BDNF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及术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MMSE量表得分较其术前下降,A组术后MMSE量表得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量表)总得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麻醉相比,静吸复合麻醉有助于提高腹腔镜宫颈�
李金贵戚洪亮徐娅静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血流动力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应用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入室后(T0)、气腹后5 min(T1)、手术结束时(T2)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自主呼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75.32±10.58)次/min、收缩压(112.32±12.58)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8.32±8.38)mm Hg与对照组的(75.40±10.67)次/min、(113.36±13.59)mm Hg、(77.36±8.46)mm H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73.36±12.74)次/min、收缩压(114.48±12.65)mm Hg、舒张压(75.32±10.36)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91.25±11.69)次/min、(132.25±13.02)mm Hg、(85.36±11.95)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76.36±5.25)次/min、收缩压(120.21±14.36)mm Hg、舒张压(79.36±9.85)mm Hg与对照组的(76.69±6.68)次/min、(121.29±14.98)mm Hg、(79.40±8.48)mm H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5.72±1.13)、(6.15±2.13)、(6.69±1.36)min,略短于对照组的(6.26±2.25)、(7.05±3.36)、(7.10±2.58)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6、12 h的VAS评分分别为(4.24±0.31)、(3.65±0.02)、(2.42±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2±0.25)、(4.47±0.21)、(3.52±0.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曾亮亮钟宝琼曾舒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静吸复合麻醉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大连金普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与试验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持续麻醉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术后48 h CD4^(+)CD25^(+)T、CD4^(+)OX40^(+)T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48 h的CD4^(+)CD25^(+)T、CD4^(+)OX40^(+)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NGF、BDNF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48 h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后5 min、手术开始时的HR、MAP低于对照组,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宫颈癌手术,有助于减轻免疫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葛玉婷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宫颈癌手术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冯春生
作品数:62被引量:380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异氟醚 异丙酚 长时程增强 海马 突触
王凡
作品数:43被引量:307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异丙酚 腹内 心理准备 手术病人
邓燕宏
作品数:17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肌松 病员服
张艳华
作品数:12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鼻内窥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七氟醚 超声引导 颈神经根
马辉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永吉县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安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