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三体散射“的相关文章
天气雷达散射长钉回波特征分析
2024年
利用2016—2020年中国中东部地区47个强对流个例中50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产品资料,在筛选出2626个样本的基础上,分析散射长钉(TBSS)特征。结果表明:TBSS在1.5 km和5 km高度附近出现频次最高;在2.4°仰角出现频次最高。TBSS主要出现在雷达静锥区边缘至雷达径向距离210 km范围,在距离雷达115 km附近达到峰值;TBSS在雷达极坐标系中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形势;当对流风暴移动方向与雷达径向方向的夹角大于30°时有利于观测到TBSS。TBSS回波强度在起始端径向向外0~15 km范围内迅速降低至5 dBz,15 km之后在-5~10 dBz波动,TBSS区域中70%以上为低于25 dBz的弱回波;99%的TBSS长度小于40 km,不同长度的TBSS形态符合正态分布。TBSS出现频次和长度与强回波的中心最高值和区域面积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孟蕾桑友伟桑友伟高文娟刘达之
关键词:天气雷达雷达回波冰雹
一次雹灾天气过程的散射研究
2022年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7月一次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强冰雹事件发生时出现的散射与风暴云团维结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C波段雷达较S波段雷达容易出现散射。(2)散射现象和55或60 dBZ等强回波密切相关,尤其是60 dBZ强回波出现时,散射现象也随之出现。(3)60 dBZ冰雹云积即使在50 km^(3)以下也会出现散射。(4)在本个例中发现多重散射,其特征是在雷达径向上散射长度较长,为强回波距地高度的3~5倍,随着多重散射次数的增加,散射越来越弱,故多重散射强度沿着强回波径向上逐渐减弱。(5)散射现象首次出现后,开始出现冰雹,下沉气流使冰雹云回波顶高迅速下落,其中60 dBZ回波顶高下落最为明显,垂直厚度减少最为严重。大冰雹降落后60 dBZ回波底高迅速抬升,积急剧减小,之后风暴云团回波顶高、积进入平稳阶段。
许晶孔文甲周志花赵海波李林惠张连霞郭艳梅訾倩倩
关键词:冰雹体积变化
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雹暴散射统计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对常德及周边地区10次强雹暴过程中18个风暴单产生的404次散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散射观测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强度是能否产生散射的关键因素,产生散射特征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58dBz,在此临界值之上,反射率因子强度越强,越易产生散射;(2)风暴核回波强度的垂直分布是散射出现频数在高度4km左右、仰角1.5°、距离90km左右达到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3)散射随方位分布在180°~360°出现频数最多,风暴单移动下风方有径向长度较长的回波区时,导致散射特征被覆盖,是影响散射观测的根本原因,风暴单相对雷达位置和移动方向通常决定径向外侧是否有影响散射观测的回波;(4)散射回波强度与风暴径向外侧弱回波相当或强时,散射特征能被识别。
何炳伟胡振菊高伟陈科
关键词:频次影响因素
一种用于气象学中寻找散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象学中寻找散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雷达反射率图中寻找反射率值大于等于60dBZ的图像区域,并根据所述图像区域寻找目标区域;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弱回波区的标记图;对所述标...
王萍杜雪峰徐考基
文献传递
散射的动力学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一维原子集团之间的散射动力学,揭示随着系统能量的增加依次出现的混沌散射、非完全弹性散射、完全弹性散射现象,研究内部动力学属性,特别是混沌运动行为与散射行为之间的关系,解释混沌散射不可预测性的机制.
赵鸿马颖
关键词:非弹性碰撞
散射长钉(TBSS)在C波段雷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普洱CIND3830-CC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004-2013年普洱C波段天气雷达中27次散射长钉(TBSS)的统计特征、地面降雹与TBSS的对应关系,并对TBSS在冰雹预警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C波段雷达中,产生TBSS的回波的反射率因子范围为55.068.4 dBz,70%的TBSS出现在反射率因子≥60 dBz时。(2)TBSS的维持时间为1079 min,63%的TBSS维持时间超过20 min。(3)TBSS一般出现在4.09.5 km,最低出现在2.6 km,最高出现在11.4 km。(4)TBSS长5.622.4 km,宽1.514.6 km,TBSS宽度与强回波区径向外侧的60 dBz以上回波的面积成正比,但TBSS的长度与反射率因子核心的强度和宽度无明显对应关系。(5)出现TBSS时,59%的回波出现了降雹,11%的回波出现了强冰雹。(6)出现TBSS且出现降雹的过程中,TBSS预报冰雹的时间提前量为5100 min,平均为34.5 min。(7)在出现TBSS且出现降雹的过程中,TBSS的宽度与冰雹的大小或降雹密度成正比。此外,分析了出现TBSS但未降雹的原因,找出了TBSS配合垂直液态水含量密度(DVIL)和45 dBz伸展高度、TBSS配合回波宽度和45 dBz伸展高度的预报冰雹的方法,在出现TBSS特征的回波中,上述方法的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9%和94%(临界成功指数为0.89和0.94)。
王晓君夏文梅段鹤王秀英
关键词:冰雹统计分析
一种用于气象学中寻找散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象学中寻找散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雷达反射率图中寻找反射率值大于等于60dBZ的图像区域,并根据所述图像区域寻找目标区域;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弱回波区的标记图;对所述标...
王萍杜雪峰徐考基
文献传递
雷达“散射长钉”特征在预报大冰雹中的应用
江西省2002-2007年的地面观测和雷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面降雹与“散射长钉”(TBSS)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对TBSS在预报大冰雹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BSS作为≥19 mm的大冰雹的预报指标...
郭艳
关键词:雷达大冰雹
CINRAD/SA散射特征分析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四次"散射"现象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散射"现象首先在高层出现,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dB z以上,散射是降大雹的指示性指标并有一定的提...
邱赠东冯晋勤聂德兴
关键词:雷达三体散射
文献传递
CINRAD/SA散射特征分析
2007年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四次"散射"现象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散射"现象首先在高层出现,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dB z以上,散射是降大雹的指示性指标并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可能伴有灾害性大风。
邱赠东冯晋勤聂德兴
关键词:雷达三体散射

相关作者

俞小鼎
作品数:168被引量:4,036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中气旋 龙卷 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 雷暴
谌志刚
作品数:26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天气学 三体散射 物理量 超级单体风暴 雷达资料
庞古乾
作品数:25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物理量 强对流 飑线 强对流天气 降水过程
井宇
作品数:79被引量:398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MCC 暴雨 黄土高原 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刘运策
作品数:23被引量:44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 物理量 超级单体风暴 雷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