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5篇“ 三孔法“的相关文章
- 单孔法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三孔法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对比单孔法腹腔镜疝修补术和三孔法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滕州市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三孔组实施三孔法治疗(n=40),单孔组实施单孔法治疗(n=40),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长,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三孔组短,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峰值较三孔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三孔组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高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孔组疝复发率为2.50%(1/40),低于三孔组的5.0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05)。结论与三孔法腹腔镜疝修补术相比,单孔法在住院时间、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整体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张亚杰任为勇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单孔法三孔法腹股沟疝
- 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LA)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A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CL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RP、IL-6、IL-8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A治疗AA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
- 张磊王鹏闻愚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应激指标
- 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经腹腔镜下,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01月-2024年12月范围内院内记录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共计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执行常规开腹胆囊术治疗方案的,选入对照组;执行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案的,选入治疗组,通过量化多项指标,比较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量化比较显示,基于腹腔镜下,开展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对促进治疗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肠道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有较好的效果,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并发症发生率仅有3.33%,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基于腹腔镜下,通过对患者开展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可在保障手术有效性、安全性的同时,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各项参数,减轻炎症反应,尽早地恢复患者肠道功能、免疫功能。
- 石文华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
- 经脐单孔与传统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
- 2025年
- 比较经脐单孔法和常规三孔法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胆囊疾病患者,分成单孔组20例和三孔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炎症指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满意度。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炎症指标如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术后不同时间点低于三孔组;住院天数短于三孔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单孔组外观满意度高于三孔组。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方面具有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临床应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阿卜来提·图尔荪曼古力·阿布拉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对比
- 2024年
-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时,经脐单孔与三孔法入路方式的有效性差异。方法 回顾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01~2023.12内收治的40例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开孔方式分为单孔组(20例)、三孔组(20例),统计对比两组腹腔镜开孔方式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三孔治疗组和三孔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IL-6、 CRP和TIgE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不同切口方法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但单切口经脐法比三孔切口更能提高病人的预后和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 王斌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三孔法与传统五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 研究背景:作为泌尿外科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膀胱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为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其中腹腔镜为目前主流手术平台,原位新膀胱术为条件许可下最受欢迎的尿流改道方式。传统的腹腔镜膀胱根治手术通常采用五个手术...
- 戴书昕
- 关键词:膀胱癌三孔法原位新膀胱术
- 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24年
- 探究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8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患者接受三孔法腹腔镜手术(研究组),41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缩短手术及患者恢复时间,创伤小、出血少且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此外,方法 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推广应用。
- 张纯宣田林杨哲汝国栋王辉
-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三孔法腹腔镜并发症开腹手术
- 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研究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7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临床手术指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预防并发症,且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
- 王林
- 关键词: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生活质量
- 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对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阑尾切除对患者VAS、炎症状况、安全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次年3月因阑尾炎寻求医疗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是否接受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区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安全性、炎症、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全率更高,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更低,且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阑尾切除安全性高、应激影响小。
- 陶阳
- 关键词:阑尾炎炎症
- 三孔法腹腔镜与Rutkow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疗效及血清α1-AT、sTREM-1水平的影响对比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三孔法腹腔镜与Rutkow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3)和Rutkow组(n=33)。腹腔镜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腹膜外疝修补术(TEP),Rutkow组采用Rutkow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SF-36)以及术前和术后3 d、7 d、14 d的血清α1-AT和sTREM-1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Rutkow组(P<0.05),但住院时间短于Rutkow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Rutkow组(P<0.05)。术后3 d、7 d、14 d,腹腔镜组VAS评分和SF-36评分均优于Rutkow组(P<0.05)。术后3 d、7 d、14 d,腹腔镜组血清α1-AT和sTREM-1水平均低于Rutkow组(P<0.05)。结论与Rutkow术相比,三孔法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更短的住院时间、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并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α1-AT和sTREM-1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激。
- 林建康朱翔王惠玲
- 关键词:腹股沟疝三孔法腹腔镜Α1-抗胰蛋白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相关作者
- 张勤

- 作品数:184被引量:6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消化道重建 丹参多酚酸盐 胃癌 围手术期
- 金晰函

- 作品数:27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癌 腹腔镜 直肠肿瘤 PPH
- 杜金林

- 作品数:75被引量:270H指数:9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腹腔镜 结直肠癌
- 裘华森

- 作品数:182被引量:67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癌 胃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脾切除术
- 郑樟栋

- 作品数:165被引量:4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并发症 胆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