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5篇“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相关文章
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在进行上消化道黏膜病变鉴别诊断时,将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进行研究,在该时段调选存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患者278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检查,配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278例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和两种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的可应用价值。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对278名患者进行诊断,共诊断出上消化道黏膜病变289个,其中包含良性结节196个和恶性结节93个,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确认其中良性结节共计182个,恶性结节91例;恶性结节漏诊3个,良性结节漏诊14个,总漏诊率为5.88%。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漏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超声内镜诊断相较于电子胃镜诊断准确度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而言,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超声内镜在提高恶性结节诊断准确性方面表现出潜在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杜雪鑫
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血管瘤胃间质瘤平滑肌瘤
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评价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EUS)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胃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病变的患者174例,按注水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注水组及无水组,每组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内镜操作时间、病变图像清晰度、患者耐受度、医生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图片。结果 无水组患者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内镜操作时间、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及胃窦、十二指肠降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相同部位注水组,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患者耐受度、医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相同部位注水组(P<0.05)。两组患者食管段、胃窦以及十二指肠降段内镜操作时间均依次升,胃窦和十二指肠降段患者耐受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同组食管段;无水组患者胃窦和十二指肠降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同组食管段,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低于同组食管段;注水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食管段、胃窦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均依次升高(P<0.05)。与注水组比较,无水组患者超声图片清晰度及图片质量不及注水组,但可清楚地反映出诊断疾病需要的回声特征。结论 对于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无注水法mEUS有效可行。
耿伟李闻王赞滔
关键词:黏膜下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观察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先以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必要时结合CT检查,排除外压,再选择黏膜病变切除,术后收集资料,评估超声小探头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入组患者除1例超声内镜考虑外压未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均经内镜黏膜剥离术、内镜经黏膜肿瘤切除术或内镜全层切除术切除并获取病理。对比病理情况,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6.1%(68/79)。其中平滑肌瘤30例,诊断符合率为83.3%(30/36);间质瘤18例,诊断符合率为78.3%(18/23);异位胰腺符合病理诊断7例(7/8);囊肿4例、脂肪瘤4例、息肉2例、布氏腺增生1例、颗粒细胞瘤1例,均符合病理诊断结果。结论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分布、起源层次、诊断及病变治疗有积极意义。
钟雄利吴振华李景森
关键词:小探头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超声内镜小探头联合ESD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2023年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小探头与充气CT分别联合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病变(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lesions,SML)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SM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内镜小探头联合ESD治疗,对照组采用充气CT联合ES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白蛋白(ALB)、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PG-SGA)评分、D-乳酸(D-LA)、运铁蛋白(TF)、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ALB、I-FABP、PG-SGA、D-LA、T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I-FABP、PG-SGA、D-L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优良率(96.67%vs 73.3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vs 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小探头联合ESD治疗SML的疗效更佳,能够提高SML切除效果,减轻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卢亚丽
关键词: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枣庄市中医医院的47例疑似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展开普通电子胃镜与超声内镜检查操作,将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病理活检属于异位胰腺患者5例(10.64%),属于胃间质瘤患者12例(25.53%),属于平滑肌瘤患者20例(42.55%),属于脂肪瘤患者3例(6.38%),属于血管瘤患者1例(2.13%),属于囊肿患者6例(12.77%)。超声内镜疾病符合率高于电子胃镜总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检查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电子胃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期间,合理选择超声内镜检查方法,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以及准确度。
秦兴平孟庆广张邶
关键词: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电子胃镜超声内镜
拟诊胃肠间质瘤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超声内镜征象及其与病变进展和病理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拟诊胃肠间质瘤(GIST)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超声内镜(EUS)表现及其与病变进展和病理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EUS检查拟诊为GIST患者的EUS表现、随诊复查、手术治疗及病理资料。根据病变情况与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随访观察组与手术治疗组。根据复查的EUS中肿瘤是否增大,将随访观察组分为肿瘤未增大组与肿瘤增大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随诊前、后病变大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增大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方式,将手术治疗组再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根据病理结果和危险度分级进一步分为低危及以组和中危及以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变病理恶性风险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病理中度及以风险患者的肿瘤直径。探讨GIST的EUS表现及其与病变进展和病理危险度的关系。结果随访观察组共纳入73例患者,男23例,女50例,年龄58(30~88)岁;随访前病变直径为(1.21±0.49)cm,中位随访间隔为33.8个月,随访后病变直径(1.18±0.49)cm,随访前、后病变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增大组(18例,24.7%)和未增大组(55例,75.3%)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治疗组共纳入138例患者,男52例,女86例,年龄60(19~84)岁;术前EUS提示病变直径为(2.55±1.35)cm,术后病理提示病变直径为(3.43±2.42)cm。术后病理提示95例(68.8%)确诊为GIST,其他类型肿瘤43例(37例良性肿瘤与6例恶性肿瘤),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仅有肿瘤直径增大[OR(95%CI):1.800(1.172~2.766),P=0.007]为中危及以组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预测中危及以组的肿瘤直径为2.75 cm,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79.0%,约登指数为0.5,ROC曲线面积为0.807(95%CI:0.703~0.909)。结论EUS对于评估拟诊GIST的消化
樊帆曹珊张黎明陈宁尤鹏苏琳王峻瑶赵晓蕾陈国栋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超声内镜危险度分级
充气CT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充气CT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普通CT、充气CT、超声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的68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的诊断结果,探讨充气CT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显示57例(83.8%)为阳性,其中平滑肌瘤23例,间质瘤22例,神经内分泌瘤8例,脂肪瘤4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普通CT共诊断33例阳性病例,诊断效能较低(Kappa=0.135,0.123),充气CT共诊断54例阳性病变,诊断效能一般(Kappa=0.658,P<0.001),超声胃镜诊断阳性病变55例,诊断效能较高(Kappa=0.798,P<0.001)。ROC曲线显示,常规CT、充气CT、超声胃镜AUC分别为0.627、0.865、0.928,充气CT与超声胃镜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1),二者AUC均大于常规CT(P<0.001)。结论充气CT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普通CT,诊断效能接近超声胃镜,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筛查方法或不能接受胃镜检查的替代检查方法。
王艳红李德亮
关键词: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胃镜进行检测评估,判断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大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EUS诊断囊肿、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以及异位胰腺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92.00%、91.18%、75.00%、50.00%、33.33%、25.00%,特异性分别为100%、85.45%、86.96%、98.61%、100%、100%、100%,准确率分别为98.75%、87.50%、88.75%、96.25%、98.75%、97.50%、96.25%。EUS诊断黏膜肌层、黏膜层、固有肌层病变起源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8.24%、94.74%,特异性分别为92.73%、98.41%、92.86%,准确率分别为90.00%、96.25%、93.75%。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病例中,病变平均长径、宽径与不符合的病例中平均长径、宽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武利萍韩大正仝甲钊杨丙信谭莉霞方茹时红洋
关键词:超声胃镜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治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EUS)诊断上消化道黏膜病变(SML)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178例SML患者,对其进行EUS检查,之后对以患者行手术或微创手术将病灶切除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探讨EUS诊断不同病理类型SML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所有患者中,以食管与胃黏膜占比最高,分别为35.4%、61.2%;病理分型主要以平滑肌瘤与间质瘤占比最高,分别为56.2%、34.8%。EUS诊断平滑肌瘤灵敏度89.0%(89/100),特异度79.5%(62/78);诊断间质瘤灵敏度91.9%(57/62),特异度98.3%(114/116);诊断脂肪瘤灵敏度为90.0%(9/10),特异度97.6%(164/168);诊断异位胰腺灵敏度83.3%(5/6),特异度97.1%(167/172)。结论EUS对SML进行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吻合度较高,可准确判断病灶大小、性质与起源,对后续指导临床治疗,避免术中、术后大出血及穿孔等风险事件,促进患者恢复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杨琴冶丽娜杨红伟
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灶性质
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78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均先进行普通电子胃镜检查,探查胃腔大体情况,吸出多余黏液泡沫,确定大概病变位置,再行超声内镜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活检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78例患者中,平滑肌瘤79例,占比最高,为44.38%,其次为胃间质瘤59例,占比为33.15%;另外,发病部位最高的为胃部,125例,占比为70.22%,其次为食管50例,占比为28.09%。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超声内镜对胃间质瘤、异位胰腺、平滑肌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27%、100.00%、63.29%,均高于电子胃镜的44.07%、36.84%、4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符合率69.10%高于电子胃镜的39.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更有利于掌握病变部位起源、大小、性质,有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治疗方案制定、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在符合检测指征的前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冶丽娜杨琴杨红伟
关键词:电子胃镜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符合率

相关作者

徐辉
作品数:292被引量:6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内镜 幽门螺杆菌 胶囊内镜 肝纤维化 疗效观察
刘文天
作品数:232被引量:916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癌前病变 自身免疫性肝炎 DNA甲基化 胶囊内镜
杨红伟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垂体激素类 垂体后叶素治疗 奥曲肽
杨琴
作品数:6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血糖控制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
方维丽
作品数:87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黏膜 胃癌 超声内镜 BARRETT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