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上睑提肌缩短术“的相关文章
- 上睑提肌缩短术与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上睑提肌缩短术(LMR)与联合筋膜鞘悬吊术(CFSS)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至周口市眼科医院进行中重度上睑下垂治疗的患者66例(97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50眼)采用CFSS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47眼)采用LMR进行治疗。比较术后两组矫正效果、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额肌和提上睑肌肌力水平、并发症。结果两组矫正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2.00%(46/50)、对照组78.72%(37/47),观察组更高(Z=2.28,P=0.023);术后4周BUT[观察组(15.27±3.81)s;对照组(15.66±3.84)s]、SⅠt[观察组(11.63±1.71)mm;对照组(11.69±1.73)mm]水平无明显变化(t=0.51,P=0.617;t=0.17,P=0.864),角膜荧光染色(FL)[观察组(1.20±0.38)分;对照组:(1.77±0.47)分]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且对照组的FL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t=6.59,P<0.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4周的额肌肌力为[观察组(13.14±0.56)、(13.89±0.62)mm;对照组(12.97±0.54)、(13.52±0.55)mm]和提上睑肌肌力[观察组:(8.18±0.59)、(9.39±0.48)mm;对照组(7.56±0.61)、(9.02±0.42)mm],较术前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均P<0.001),且观察组额肌肌力、提上睑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0%(8/50)和36.17%(1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23)。结论CFSS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优于LMR,可有效减少角膜损害,提升额肌和提上睑肌肌力。
- 曹晶晶魏星张秀杰
- 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的治疗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46例(74只眼)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4例(39只眼)行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对照组22例(35只眼)行额肌瓣悬吊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眼睑闭合不全程度、上睑回退量及矫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各时间点MRD1、眼睑闭合不全程度、上睑回退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和3个月MRD1[(4.32±0.16)mm、(4.28±0.17)mm]高于对照组[(4.21±0.14)mm、(4.07±0.18)mm](t=3.29、5.27,P=0.001,<0.001)。研究组术后7 d、1和3个月眼睑闭合不全程度[(1.40±0.27)mm、(0.81±0.23)mm、(0.30±0.15)mm]均低于对照组[(2.32±0.33)mm、(1.27±0.33)mm、(0.49±0.14)mm](t=-13.07、-8.00、-5.79,均P<0.001)。研究组术后7 d、1和3个月上睑回退量[(0.24±0.16)mm、(0.39±0.15)mm、(0.23±0.14)mm]均低于对照组[(0.34±0.13)mm、(0.51±0.23)mm、(0.39±0.13)mm](t=-2.83、-2.69、-5.03,均P<0.001)。研究组术后矫正率为97.43%(38/39)高于对照组80.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对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均有良好的矫正效果,但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能更好地改善上睑下垂程度,提高术后矫正率。
- 喻静文张丹娜耿闫赵文嘉胡卫群
- 关键词:眼睑下垂动眼肌腱膜
-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优势评价
- 2022年
- 科学评定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方案用于轻中度上睑下垂者中存在的优势。方法 研究对象为轻中度上睑下垂者40例,所选时间介于2020年1月-2022年9月,常规上睑提肌缩短术方案者20例为对照组,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方案者20例为试验组,评定手术效果、上睑肌肌力、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及治疗满意度等2组间的而差异性。结果 上睑肌肌力术后2组均较术前更强,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术后2组更少,且试验组术后上睑肌肌力更强,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更少,P<0.05;开展满意度评定显示试验组总满意率(95.00%)较对照组总满意率(70.00%)更高,P<0.05。结论 开展中轻度上睑下垂者治疗中规范施以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方案,能更好提高矫正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意义重大。
- 秦睿鸿
- 关键词:上睑下垂
-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 2022年
- 目的:观察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对上睑下垂疗效,及对患者眼睑美观度、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及眼睑闭合程度,观察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患者平均上睑缘遮盖角膜的距离分别为(3.95±0.82)mm、(1.65±0.14)mm、(1.68±0.16)mm、(1.70±0.15)mm,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患者上睑肌肌力分别为(3.86±1.09)mm、(8.09±1.02)mm、(10.78±1.87)mm、(11.84±2.57)mm,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意率为94.44%,良好率为4.17%,差率为1.39%。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年,均未发现倒睫、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感染、上睑迟滞及眼睑外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
- 王荣彭梦龙
- 关键词:动眼肌上睑下垂角膜满意度外科手术
- 额肌筋膜悬吊术和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应用额肌筋膜悬吊术和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8年5月~2021年3月就诊的98例(145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n=49,73眼)与对照组(n=49,72眼)。对照组行上睑提肌缩短术,试验组则行额肌筋膜悬吊术。比较2组手术前后眼睑状况与额肌力;统计2组术后矫正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过度矫正和未矫正情况的发生,试验组术后矫正率为95.89%,较对照组的83.33%升高(P<0.05)。术后1、6个月试验组患者上睑回退量小于对照组(P<0.05),额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睑裂高度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应用FMFS和LS的疗效确切,相对于LS,FMFS可更有效改善患儿眼睑状况,且临床满意度高。
- 靳慧霞陈霞刘刚
-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上睑提肌缩短术
- 额肌瓣悬吊术与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额肌瓣悬吊术与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不同程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系统检索与额肌瓣悬吊术及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相关的文章。利用STATA 12.0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纳入的各项研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本次纳入19篇文献,共1588例患者。结果显示:利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不同程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性与上睑提肌缩短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50~1.86),但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OR=2.34,95%CI:1.19~4.61),安全性较差。两种术式应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治疗,额肌瓣悬吊术的有效性与上睑提肌缩短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35~1.53),但是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升高(OR=3.17,95%CI:1.51~6.64)。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不同程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与上睑提肌缩短术相当,但是后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 刘剑孙家明
- 关键词:额肌瓣悬吊术上睑提肌缩短术上睑下垂META分析有效性
- 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重睑成形术后皱褶过宽畸形的临床价值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重睑成形术后皱褶过宽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罗田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重睑成形术后皱褶过宽畸形患者35例,入院后均通过上睑提肌缩短术予以矫正,重新塑造重睑,提高患者面部美观性。结果重睑成形术后皱褶过宽畸形患者35例面部均显著改善。矫正满意33例(94.29%)。因为矫正后两侧重睑宽度不一致而实施二次矫正修复1例,二次矫正修复后获得满意的重睑形态;另外1例不满意是因矫正后重睑皱褶太深。结论上睑提肌缩短术可有效矫正重睑成形术后皱褶过宽畸形患者,不仅可减低重睑高度,避免上睑提肌显露所致的二次粘连,而且还可对上睑下垂进行矫正修复,值得临床大力推荐普及。
- 王守红
- 关键词:上睑提肌缩短术重睑成形术
- 上睑提肌缩短术加改良额肌瓣水平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改良额肌瓣水平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本院收治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2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2例。对照组行改良额肌瓣水平悬吊术,研究组行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改良额肌瓣水平悬吊术。比较两组矫正良好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矫正良好率91.80%(112/122),高于对照组的82.79%(101/122)(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8%(4/122),低于对照组的11.48%(14/122)(P<0.05)。结论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改良额肌瓣水平悬吊术可有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安全性高。
- 张帆
- 关键词:重度上睑下垂上睑提肌缩短术
-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与改良CFS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比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与改良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对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病例(125只患眼)的临床资料,其中有43例(60只患眼)接受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记作A组;余46例(65只患眼)接受改良CFS悬吊术,记作B组。对比术后3个月的矫正效果,不同时刻上睑回退和活动范围,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不同病情患眼及总患眼术后3个月矫正效果分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适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睑回退均逐渐减少,活动范围均逐渐增大,本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刻2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A组的16.28%(P<0.05)。结论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与改良CFS悬吊术对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效果相当,但后者安全性更高。
- 晁小蕊谢艳艳李权达石荣先
-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
-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66眼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收治34例(66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2例,女32例,年龄(26.6±7.6)岁,轻度49眼,中度17眼。均行埋没导引法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术中通过引导缝线走行于上睑提肌-米勒氏肌复合体深面,将复合体前徙缝合固定于睑板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的距离,方差分析法分析上睑下垂矫正效果。结果本组34例(66眼),术前、术后3、6、12个月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分别为(3.84±0.79)mm、(1.64±0.13)mm、(1.67±0.14)mm、(1.68±0.14)mm。术后测量值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各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观察到感染、倒睫、上睑迟滞、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结膜脱垂等其他上睑下垂手术的并发症。1例出现重睑缝线脱落,予以修复,余33例患者上睑缘高度矫正满意,形态良好,双眼对称性可,其中2例(4眼)上睑缘高度出现轻微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治轻、中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可形成稳定粘连,术后远期眼睑功能、形态良好。
- 贺姽娟翁胜涛李华
- 关键词:上睑下垂美容眼睑重睑术腱膜
相关作者
- 余萍

- 作品数:37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上睑提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 筋膜 除皱术 重度上睑下垂
- 卢彬

- 作品数:21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整形外科 整复 口轮匝肌 麻醉
- 程建霞

- 作品数:10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内眦赘皮 后徙术 下睑缩肌 固定术治疗 额肌瓣悬吊术
- 李勤

- 作品数:1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额肌悬吊术 先天性 上睑下垂手术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缩短术
- 罗琼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乳化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先天性 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