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篇“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相关文章
目标导向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在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在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行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目标导向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GSMS)]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护理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情绪认知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等GS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目标导向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可提高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护理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王远航沈艳新刘琬莹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自我管理能力心功能护理满意度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20—2023年收治的118例因冠心病行OP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n=62)、B组(右美托咪定按需给药,n=23)、C组(右美托咪定常规按疗程给药,n=33)。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3组患者后心房颤动发生率采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记录3组患者手前后HRV指标,包括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间期差值50 ms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LVFS、LVEF、搭桥数量、手时间,以及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LVFS、LVEF、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前SDANN、SDNN、PNN50、RMS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后SDANN、SDN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患者OPCABG后SDANN与SDNN,右美托咪定发挥的抗交感神经作用可增强心血管系统稳定性,且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对心功能无负面影响。
韩晓航金春姬秦娜娜孙璐怡齐瑞雪孙莹杰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房颤动
右美托咪定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心肌标志物及BIS值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心肌标志物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择期进行体外循环下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麻醉诱导前10 min,试验组病人接受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μg/kg静脉输注,之后以每小时0.4μg/kg的速率维持输注;对照组则接受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输注。两组病人均利用麻醉输注工作站进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记录搭桥数量、麻醉时间、唤醒时间及麻醉药物剂量;测定手前、手结束时、手后24 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统计中麻醉相关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结束时、手后24 h内,试验组CK-MB及Tn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结束时,试验组HR、RPP和MAP水平高于对照组,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麻醉相关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保护心肌细胞,提高病人唤醒时的平稳性和质量,降低良反应发生率。
刘慧慧郝卫红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
瑞马唑仑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麻醉诱导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择期行OP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瑞马唑仑组(B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时A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B组静脉推注瑞马唑仑0.3 mg/kg,给药过程在30秒内完成,待脑电波双频指数(BIS) 60时,给予舒芬太尼0.8~1.0 ug/kg、顺式阿曲库铵0.3~0.5 mg/kg继续麻醉诱导,当肌肉松弛,进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从麻醉诱导开始到BIS为60所需要的时间;记录给药前(T0)、BIS < 60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分钟(T3)、手开始(T4)、手结束(T5)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脏指数(CI)及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效果,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是否发生中知晓,后认知功能及后躁动、谵妄等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诱导后BIS < 60所需要的时间为59.40 ± 2.33 s,明显低于对照组67.10 ± 3.77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两组均无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瑞马唑仑OPCABG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更小,能更快地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且无良事件的发生,可用于OPCABG的麻醉诱导,具有较高安全性。
王泽坤邹志进郭海燕刘佳
关键词:OPCABG丙泊酚血流动力学
心尖辅助装置在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心尖吸引装置在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脉病变,拟行OPCABG病人8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心尖吸引组和对照组,各40例。心尖吸引组利用心尖吸引器辅助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暴露法。记录2组病人手开始时(T0)、冠脉搭桥前(T1)、改变心脏位置时(T2)、心脏放回心包腔内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记录前及后24 h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搭桥和手时间、吻合一次成功率、搭桥期间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中出血量以及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侧壁及下壁靶血管吻合时,心尖吸引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P<0.01);且中靶血管显露良好、出血少、搭桥时间短(P<0.01)。后24 h 2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均升高(P<0.01),且心尖吸引组病人cTnT和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更短,且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P<0.01)。结论:在停跳冠状动脉搭桥中使用心尖吸引装置,有利于靶血管暴露和精准吻合,改善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及后心功能。
黎翠张军龙李竞进孙兆楚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01—2019-06行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00例冠状动脉三支严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组(EVH组)和传统切开获取大隐静脉组(OVH组),各100例。比较2组围期相关指标、后下肢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和后6个月时侧下肢感觉异常情况。后6个月时,根据冠脉CTA结果统计桥血管闭塞率。结果2组总手时间、获取大隐静脉时间、后ICU滞留时间、下肢切口裂开率、再次清创发生率,以及后6个月随访时的桥血管闭塞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H组下肢切口长度、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OVH组;切口脂肪液化、皮下淤血、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和后6个月时的侧下肢感觉异常率均低(短)于O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传统切开和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时间、获取大隐静脉时间、后ICU滞留时间,以及下肢切口裂开率、再次清创发生率和后6个月随访时的桥血管闭塞率相仿;但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具有切口小、患者后可早期下床活动,以及切口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住院时间短、后6个月时的侧下肢感觉异常率低等优势。
孙永辉李建强李广辉高攀钱晓亮赵子牛张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大隐静脉内窥镜非体外循环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后肺功能的影响
2022年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手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间我院收诊的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30例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照组在相同穴位放置电极片,但是并进行电刺激。对两组患者手后的肺功能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与比较。结果:对比手之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两项指标,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研究组更优,p<0.05。比较两组患者炎症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情况,在手结束时和手结束后12小时,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a浓度、白细胞介素-6浓度、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明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明显,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情况,对肺功能进行改善,降低肺功能障碍发生率,对肺部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邵韩范昊张旭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冠状动脉搭桥术肺功能
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麻醉苏醒、手应激与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心脏停跳CABG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40例。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给予0.5μg·kg^(-1)、0.7μg·kg^(-1)、1.0μg·kg^(-1)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分别为0.1μg·kg^(-1)·h^(-1)、0.2μg·kg^(-1)·h^(-1)、0.3μg·kg^(-1)·h^(-1)。比较各组患者围期指标、同时间点的手应激及认知功能,并记录其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苏醒时间方面,中剂量组短于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短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 min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方面,中剂量、高剂量组患者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剂量、高剂量组患者拔管30 min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方面,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剂量组患者拔管3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高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方面,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短于低剂量组,且中剂量组短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T0)各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给药后(T1)、毕即刻(T2)、后24 h(T3)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TNF-α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1、T2、T3时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NE低于�
屈罡升杨涛董宝剑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法(open vein harvesting,OVH)获取大隐静脉中及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EV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7月80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将患者分为EVH组40例与OVH组40例,观察前、中及后指标。结果:EVH组与OVH组中及后观察资料相比,手时间(P=0.370)、搭桥总数(P=0.819)、大隐静脉修补次数(P=0.474)、后机械通气时间(P=0.080)、后住院时间(P=0.994)、二次开胸止血率(P=1.000)、围期死亡率(P=1.000)、住院总费用(P=0.078)及良事件发生率(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OVH组相比较,EVH组下肢切口长度(P<0.001)明显缩短,后下肢切口疼痛(P<0.001)、麻木(P=0.025)及脂肪液化(P=0.005)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H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BG后的下肢并发症,后下肢的疼痛、麻木感及切口愈合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有利于患者康复。
何珂帅李芝徐海粟潘柯魏磊孙浩亮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切口愈合不良
右美托咪定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舒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舒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患者60例,年龄43~72岁,性别限,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首次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前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患者;心脏射血指数(EF)>50%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观察组持续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对照组持续泵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2组均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2~5 mg·kg^(-1)·h^(-1),舒芬太尼2μg·kg^(-1)·h^(-1),间断给予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05 mg/kg。后观察组配置PCIA,舒芬太尼3μg/kg+右美托咪定100μg+托烷司琼1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对照组配置舒芬太尼3μg/kg+托烷司琼1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背景输注速度2 ml/h,单次追加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记录2组患者的手时间、搭桥数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中丙泊酚用量、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PCIA按压次数、后12 h、后24 h、后48 h的机械痛阈值、毕(T0)、后12 h(T1)后24 h(T2)、后48 h(T3)血浆皮质醇浓度(COR)。结果2组患者手时间、搭桥数量、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丙泊酚用量,观察组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及PCIA总按压次数比较:观察组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后机械痛阈值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后各时间点的机械痛阈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魏砚砚孙月林李星鑫孙宗建
关键词:舒芬太尼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RAMSAY

相关作者

苏丕雄
作品数:165被引量:431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外科治疗
刘岩
作品数:116被引量:319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张鲁锋
作品数:33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胸小切口 分站 微创 杂交
肖明第
作品数:120被引量:3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冠心病 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分流术
胡振雷
作品数:96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冠心病 心脏手术 非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