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0篇“ 不典型脑膜瘤“的相关文章
- 儿童不典型脑膜瘤一例被引量:2
- 2022年
- 脑膜瘤在儿童中罕见,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0.4%~4.6%[1],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很容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误诊的儿童颅内不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及MRI表现,以提高广大影像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病例资料患者,女,7岁,反复头痛3周、腹痛1周,加重伴恶心、呕吐3 d入院,体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22.96 U/ml(↑),余未见异常。
- 姜卉张伟姜兵范冶魏伟安
- 关键词:反复头痛影像表现不典型脑膜瘤儿童颅内肿瘤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病例资料
- 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和不典型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和不典型脑膜瘤(A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SFT/HPC患者和29例AM患者常规MRI征象及DWI纹理特征。在ADC图像上勾画整个肿瘤的实质区作为感兴趣区容积(VOI),利用Omni-Kinetics软件进行纹理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比较常规MRI特征、DWI纹理特征以及联合应用对鉴别SFT/HPC和AM的诊断效能。结果SFT/HPC及AM两组肿瘤常规MRI特征及DWI纹理特征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硬膜附着类型和DWI均匀性为鉴别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和0.815,联合两者鉴别的AUC为0.938。结论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可以鉴别SFT/HPC及AM,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 陈小田苏春秋潘婷张璇鲁珊珊吴飞云施海彬洪汛宁
- 关键词:不典型脑膜瘤纹理分析
- 不典型脑膜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背景与目的2016年WHO分类标准更新了不典型(WHO II级)脑膜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使得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比例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患者异质性、临床医生手术选择的异质性、是否给予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异质性等,都使得不典型脑...
- 高清清
- 关键词:不典型脑膜瘤预后切除程度放疗
-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期提高其认识。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影像表现不典型脑膜瘤15例。15例均行MRI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1例同时行CT平扫,3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扫描,2例行磁共振灌注(PWI)扫描。结果15例病灶均为单发,仅部位不典型的5例,其中松果体区2例,眼眶、斜坡及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各1例,肿块信号均匀;仅信号或密度不典型的3例,分别位于右侧枕部、右顶部、左颞部,肿块信号混杂,伴有囊变、出血及钙化;信号及部位均不典型者的7例,其中2例病灶位置较深,分别位于右侧额部、右侧颞部,与脑实质肿瘤难以鉴别,余5例均位于侧脑室内,3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2例位于侧脑室前角,肿块信号混杂,部分可见囊变。增强表现:仅2例可见明显脑膜尾征。信号均匀者,呈明显全瘤型强化;信号不均匀者,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H-MRS表现:3例肿块胆碱(CHO)峰明显增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缺失。PWI表现:2例行灌注成像者均表现为高灌注。结论不典型脑膜瘤影像表现差异性大,运用多种影像学技术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余丁福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 CT诊断酷似骨肉瘤的不典型脑膜瘤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 女,64岁。于2017年8月无明显诱因触及右侧颞部约1cm×1cm肿物,无压痛,3个月后肿物逐渐增大至约3cm×3cm,并出现局部阵发性胀痛,每次持续约1h,可自行缓解。患者无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无眼睑下垂、咀嚼困难、肌力减退等症状。专科查体:右侧颞部肿物,范围约3cm×3cm,质韧,无明显压痛,毛发分布无异常,表皮无破溃。
- 王子晗时惠平马晓璇孙鹏齐朝月黄鹤
-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不典型脑膜瘤CT诊断的难点和要点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诊断不典型脑膜瘤应的要点与难点。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不典型脑膜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检查,分析CT诊断的要点与难点。结果:增加不典型脑膜瘤CT诊断难度的原因是CT表现不典型与病变部位的影响。结论:不典型脑膜瘤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寻找肿瘤为脑外生长征象是提高不典型脑膜瘤定位准确性的关键。
- 杨伟
- 关键词:CT诊断不典型脑膜瘤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对比研究及ADC值鉴别诊断价值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MRI影像,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值)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将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或不典型脑膜瘤患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以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以ADC值1.07×10-3mm2/s作为诊断阈值,计算ADC值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根据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比较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不典型脑膜瘤患者的ADC值、影像学特征。结果:ADC值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55%、91.84%、92.50%,对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33%、94.29%、93.75%。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不典型脑膜瘤(P<0.05),其影像学征象也与不典型脑膜瘤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的MRI征象具有其各自特点,弥散加权成像扫描的ADC值在两种脑内肿瘤中不同,当ADC值为1.07×10-3mm2/s时,可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典型脑膜瘤进行有效鉴别区分。
- 梁汉祥王新民梁开文
- 关键词: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不典型脑膜瘤MRI弥散加权成像ADC值
- 不典型脑膜瘤影像诊断与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0例,均行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多发脑膜瘤2例,侧脑室脑膜瘤1例,完全钙化性脑膜瘤1例,脑实质内脑膜瘤1例,嗅区脑膜瘤1例,囊性脑膜瘤2例,颅底脑膜瘤2例。结论不典型性脑膜瘤仍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仔细寻找肿瘤的脑外生长征象是不典型脑膜瘤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脑膜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 娄纪祥沈江潮鲁君敏屠传建鲁家贤
- 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误诊
- 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7例脑膜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包括:肿瘤形态、信号以及强化特点,有无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等;同时观察脑膜瘤病理分级,分析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结果:脑膜瘤患者MRI征象中其形态、信号均匀度、强化均匀度、脑瘤界面以及侵袭周围组织等MRI影像学表现和脑膜瘤的良恶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脑膜瘤患者病理学级别随着瘤周围水肿程度的加深而加重(P<0.05)。结论:脑膜瘤MRI征象具有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脑膜瘤病理特点,能够预测恶性肿瘤恶性的目的,能够为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谢积胜
- 关键词: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病理学意义
-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MRI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例,术前MRI均未将脑膜瘤列为第一诊断。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2例患者中,7例位于典型部位,5例位于不典型部位。其中9例第二或第三诊断为脑膜瘤,3例未诊断脑膜瘤。结论:不典型脑膜瘤MRI影像表现多样,缺乏典型征象,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可减少误诊。
- 刘松江
- 关键词:不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误诊
相关作者
- 陈浩林

-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MRI表现 脑膜瘤 MRI 不典型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 王劲武

- 作品数:42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高原肺水肿 CT表现 高原病 高山病 CT诊断
- 张小明

- 作品数:384被引量:1,2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急性胰腺炎 胰腺 MRI表现 MRI
- 徐文杰

-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表观弥散系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曾南林

- 作品数:110被引量:45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胰腺 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