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3篇“ 不同切口“的相关文章
- 不同切口下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比较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于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的8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单切口组(采用经脐单切口手术,44例)和多切口组(采用三孔入路手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性激素水平、疼痛血清指标及卵巢截面积的差异,评估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卵巢窦卵泡计数(AFC)。结果 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多切口组,单切口组住院时间更短、下床活动更早、切口满意度更高(P<0.05)。术前两组患者间性激素(FSH、LH、E2)、AMH水平和疼痛相关血清指标(NPY、S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单切口组FSH、LH、E2、AMH、NPY及SP水平均显著低于多切口组(P<0.05)。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单切口组的患侧卵巢AFC均显著高于多切口组(P<0.05),出院6个月后单切口组的健侧卵巢AFC显著低于多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与多切口方法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小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韩亚琴邵小丽陆惠菊
-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切除输卵管妊娠
- 显微镜下不同切口治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不同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中度及以上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共60例,经腹股沟切口(30例),经阴囊根部切口(3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游离精索时间、精索静脉结扎时间、总的手术时间、精索静脉曲张数量、阴囊水肿、伤口感染情况、术后伤口疼痛评分、精子质量。结果阴囊根部切口比经腹股沟切口游离精索所需时间更短,出血量少且手术切口短,术后阴囊水肿、伤口感染发生率低(P<0.05);术后伤口疼痛的评分更低(P<0.05)。两组总的手术时间、精子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根部切口精索静脉曲张数量多于腹股沟切口(P<0.05)。结论阴囊根部切口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阴囊水肿、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伤口疼痛程度轻的优点,并未增加总手术时间,术后均可改善精子质量,且阴囊根部切口精索位置表浅,易于操作,有利于初学者的临床开展。
- 曹志刚张斌张春雷罗国雄李富东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显微镜手术
- 不同切口入路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入路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3-09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普外科行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入路方式分为环乳晕切口组与放射状切口组,各3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6个月时的乳晕区的感觉神经功能和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乳晕切口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放射状切口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放射状切口组,VSS评分低于放射状切口组,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率高于放射状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其间环乳晕切口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放射状切口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放射状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创伤轻、对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且美容效果好。
- 李中辉李军彦
-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放射状切口乳腺纤维瘤
-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入选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50例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角膜内皮功能、视力、角膜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皮修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CEC)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CEC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使用巩膜隧道切口效果优于传统的透明角膜切口,对患者角膜内皮功能影响更小,可缩短上皮修复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且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 陈诗源江福群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巩膜隧道切口
- 不同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外侧“L”形切口与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88例,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常规组(48例)和改良组(4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后末次随访功能优良率、Maryland足功能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2.91±7.57)min,(44.96±1.48)mL,(10.28±1.85)d,显著少于常规组的(68.56±10.84)min,(57.03±1.61)mL,(12.70±2.22)d(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功能优良率、术后末次随访Bohler角、Gissane角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相比,改良微创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整体疗效接近,但能够更为有效缩短手术及康复时间,降低医源性损伤,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 陈伟清陈叶海徐宝平舒军荣陈保林
- 关键词:微创切口内固定跟骨骨折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观察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角膜厚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共80例白内障患者,均来自本医院。患者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和观察组(角巩膜缘切口),每组40例。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角膜厚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周的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相对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分别为20/30和20/4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眼内压略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mmHg和15mmHg。术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相对无显著变化。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角膜厚度相对对照组略有减小,分别为540μm和545μm。结论 本研究表明,采用角巩膜缘切口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对于透明角膜切口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该手术方式在裸眼视力、眼内压、角膜厚度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为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牛丽君牛申凯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透明角膜切口
- 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后总有效率(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19/50)(P<0.05);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充分、牢固,能够早期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吕飞飞龚立成金磊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切口内固定
- 不同切口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治疗价值对照探究
- 2024年
- 本文旨在通过对照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究不同切口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我院76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的38例命名为参照组,接受跗骨窦“八”字切口内固定治疗的38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讨组在Gissane角和Bohler角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数值,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在足部功能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 采用跗骨窦“八”字切口内固定治疗方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还大幅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运用。
- 李杰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眼科治疗的32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不同长度切口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3.0mm切口,观察组使用2.2mm切口。结果 观察组在视力、散光、泪液指标、角膜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有着相当的几率(P>0.05)。结论:2.2mm切口下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仍可获得满意白内障手术疗效,能减少角膜损伤,促进视力恢复,降低散光度,且安全性较为理想。
- 洪勇罗娜王莉顾丹罗峥岩
- 关键词:白内障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 不同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白内障效果及对患者视力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不同切口向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80例白内障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3.0mm标准接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和1.8mm微切口同轴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更高,(P<0.05);两组超声乳化能量、超声乳化时间比较,(P>0.05);治疗后30天,观察组裸眼视力更高,泪膜破裂时间更短、基础泪液分泌量更少,角膜散光度更低,(P<0.05);并且观察组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时,行1.8mm胃切口同轴术治疗,效果更佳,建议推广。
- 月明珠
- 关键词:不同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白内障并发症
相关作者
- 程富礼

- 作品数:190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闭合复位
- 叶剑

- 作品数:311被引量:8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视神经 视神经损伤 白内障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霍璐

- 作品数:2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不同切口 角膜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视力 散光
- 李迅

- 作品数:32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脐带静脉 视网膜 醛化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慢性高眼压
- 宋宗艳

- 作品数:12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波前像差 白内障超声乳化 泪膜 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