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0篇“ 不同炮制品“的相关文章
基于节律调控线粒体信号通路探讨酸枣仁的不同制品不同提取部位对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研究酸枣仁不同制品不同提取部位对失眠(DIMS)大鼠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酸枣仁总黄酮组、炒酸枣仁总黄酮组、枣叶拌蒸酸枣仁总黄酮组(200 mg·kg^(-1)),生酸枣仁总皂苷组、炒酸枣仁总皂苷组、枣叶拌蒸酸枣仁总皂苷组(200 mg·kg^(-1)),阳性药地西泮组(2.0 mg·kg^(-1)),每组6只。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DIMS大鼠模型。ELISA检测大鼠血清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L-谷氨酸(L-Glu)、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RT-PCR检测下丘脑周期蛋白1(Per1)、周期蛋白2(Per2)与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丘脑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a1)、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裂变蛋白1(Fis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DA、ACH以及L-Glu含量(P<0.01);均能提升大鼠血清中5-HT含量(P<0.01)及GABA含量,以炒酸枣仁总黄酮组和蒸酸枣仁总皂苷组GABA含量提升作用明显(P<0.01);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Opa1蛋白除炒酸枣仁总皂苷组外各给药组均降低,其中枣叶拌蒸酸枣仁总皂苷组明显降低(P<0.01),Mfn1蛋白除阳性药组和生酸枣仁黄酮组外各给药组均降低,其中炒酸枣仁总黄酮组、枣叶拌蒸酸枣仁总黄酮组、生酸枣仁总皂苷组、枣叶拌蒸酸枣仁总皂苷组明显降低(P<0.01),Mfn2蛋白除炒酸枣仁总皂苷组外各给药组均降低,其中生酸枣仁总黄酮组明显降低(P<0.01),Fis1蛋白各给药组均降低,其中生酸枣仁总黄酮组、炒酸枣仁总黄酮组、枣叶拌蒸酸枣仁总黄酮组、炒酸枣仁总皂苷组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Drp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以炒酸枣仁总皂苷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酸枣仁不同制品的总黄酮及总皂苷提取部�
董珂旭程世赞朱月健王君婷尹磊刘国卫史辑贾天柱
关键词:酸枣仁炮制品失眠线粒体信号通路
基于HPLC-ELSD法检测糖成分质量浓度比以鉴别鲜竹沥不同制品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ELSD法检测糖成分质量浓度比以鉴别鲜竹沥不同制品的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取经制得到的鲜竹沥原液,加乙腈,制备鲜竹沥供试品溶液;取对照品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加乙腈,制得糖混合对照品溶液;...
李翠谢静周毅生温远珍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黄芩不同制品差异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黄芩及其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为黄芩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黄芩及其制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通过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评价其质量差异,寻找质量差异性的主要成分。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生黄芩、微波酒黄芩、微波酒蜜黄芩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4个黄酮类化学成分。通过聚类分析(HCA)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2个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有效将3种饮片明显区分,推测黄芩苷、汉黄芩苷2个成分为黄芩制前后的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结果准确可靠,为进一步提高黄芩和制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数据依据。
刘思翰李利华王巍张一美鞠成国
关键词:黄芩微波炮制酒黄芩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何首乌不同制品化学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
2025年
目的:分析何首乌生品、《北京市中药饮片制规范》品(北京规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中国药典》品)之间的成分差异及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方法:基于UPLC-Q-TOF-MS法对何首乌不同制品成分进行分析;测定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评价何首乌不同制品体外抗氧化能力;观察秀丽隐杆线虫脂褐素水平,分析何首乌不同制品的抗衰老作用。结果:鉴定出的何首乌不同制品成分共30种,3种制品共有成分20种。生品、《中国药典》品、北京规品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0.0069、0.0436、0.0330 mg/mL。生品组、北京规品组、《中国药典》品组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荧光强度均低于空白组(P<0.001)。结论:何首乌不同制品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衰老能力,且北京规品优于《中国药典》品。
何秀娟王璇黄蓉彭若威李晓欣刘永刚谭鹏
关键词:何首乌秀丽隐杆线虫抗衰老
白术不同制品对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在参苓白术散中分别运用土炒白术、麸炒白术和焦白术辅助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观察白术不同制品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气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土炒白术组、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最终各组分别完成41例、42例、39例。3组患者均口服美沙拉秦联合中药汤剂参苓白术散1个月,其中参苓白术散中的白术分别按灶心土炒、麸炒、焦炒三种方法进行制,其余中药饮片完全相同。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便溏、腹痛、气短乏力、纳差)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3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并评估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便溏、腹痛、气短乏力、纳差等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土炒白术组上述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P<0.05),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7、TNF-α、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土炒白术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P<0.05),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土炒白术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麸炒白术组(73.81%)和焦白术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土炒白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麸炒白术组(23.81%)和焦白术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白术组和焦白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中使用土炒白术在辅助治疗脾胃气虚型UC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与灶心土�
李亮于丹王永林李芬沈泉泉王凯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参苓白术散中药炮制疗效差异
栀子不同制品标准汤剂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栀子不同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变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性标志物。结果: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苷的含量排序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苷的转移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指纹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成分,栀子不同制品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OPLS-DA将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分为两类,并找到5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6、峰5、峰7、峰3和峰2,表明随着炒制程度的加深,上述化学成分在标准汤剂中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可为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配方颗粒及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李振雨何民友吕渭升刘晓霞周湘媛梁月仪何广铭邓淙友曲丽媛陈向东孙冬梅
关键词:栀子炮制品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方法的陕产黄精不同制品化学差异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陕产黄精不同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陕产黄精不同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所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处理,陕产黄精不同制品的差异指标成分通过精准的一级质谱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同对照品图谱和软件数据库搜索以及相关文献报道成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共鉴定得到45个成分,通过OPLS-DA,筛选出不同制品之间差异性化学成分23个,包括氨基酸类13个,生物碱类5个,糖类2个,香豆素类1个,皂苷类1个,有机酸类1个。结论黄精、蒸黄精、酒黄精存在一定的化学成分差异,可为黄精制品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宋艺君孙婧孙婧高阳丽宋瑞卢旭阳张凯张桥赵重博赵重博
关键词:黄精不同炮制品
大黄不同制品化学成分及药效差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大黄各制品间的各类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药效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现查阅相关文献,以鞣质、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和黄酮类成分为研究对象,对大黄不同制品间的化学成分和药效差异进行综述。
王哲王毛毛马定财王彦钧张转红刘婷高飞云李越峰
关键词:炮制品药效
款冬花不同制品中生物碱的肝脾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款冬花不同制品中生物碱的肝脾毒性进行初步研究以获得最佳制方法。方法分别给昆明种小鼠灌胃款冬花生品、蜜炙品、甘草水制品、甘草水制蜜炙共制品以及用甘草水炼蜜的蜜炙品所提取的总生物碱,连续给药8 d后,测定体重变化,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对小鼠的肝脏、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品组肝脏指数升高明显;各制品组与生品组相比,各制品组小鼠体重均有小幅度的增加,肝脏指数也有降低。与空白组比较,生品组的白蛋白、总胆汁酸、AST水平明显升高;各制品组与生品组相比都有所下降。病理切片显示,小鼠的脾脏未见明显病变,肝脏切片中生品组和各制品组的肝细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性坏死,可见肝细胞局灶性,水性变样以及汇管区炎症,但甘草水制组和甘草水制蜜炙组坏死融合程度较为轻微。结论不同制品的款冬花生物碱含量对小鼠肝脏毒性存在差异,其中以甘草水制和甘草水制蜜炙共制款冬花对小鼠肝脏毒性较小,减毒效果较好。
赖岳晓刘佩沂田素英梁晓滢
关键词:生物碱肝脏毒性
基于电子仿生感官技术的山楂不同制品颜色、味道变化研究
2024年
目的 基于电子仿生感官技术探索山楂Crataegi Fructus生品、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制过程变化规律,表征制过程中的颜色、味道变化与内在有机酸之间的关系,为山楂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电子眼技术,通过明度值(L^(*))、黄蓝值(b^(*))、红绿值(a^(*))和总色度值(Eab^(*))对山楂生品及不同制品的颜色进行客观表征。利用电子舌技术,采集山楂生品及不同制品的味觉值,绘制雷达图,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 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 sis,PL S-DA)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来区分山楂生品及其制品,并与山楂制过程中总有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电子眼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制程度的加深,整体颜色变暗加深、红色度值先升高后降低,黄色度值降低,Eab^(*)、L^(*)与b^(*)数值明显下降。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制程度的加深,酸味先增加后减小;鲜味先减小后增加;涩味、涩味回味减弱;山楂炭苦味、鲜味明显增加。滴定分析结果显示,有机酸的含量随着制程度的加深,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炒山楂有机酸含量最高。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电子舌酸味、涩味、涩味回味、丰富性与电子眼L^(*)、a^(*)、b^(*)、Eab^(*)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苦味、鲜味、咸味与L^(*)、a^(*)、b^(*)、Eab^(*)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苦味回味与a^(*)呈显著负相关(P<0.01)。电子眼色度值颜色特征PCA降维后第1主成分(FAC1)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性(P<0.01),电子舌味觉响应值PCA降维后FAC1、第2主成分(FAC2)均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基于电子仿生感官技术,将外观、味道特征客观化,可对山楂生品及不同制品进行鉴别,并将客观数据作
曲珍妮吕畅毕钰冯金鹰朱娟娟周巧卢琪石典花戴衍朋
关键词:山楂炮制品电子眼电子舌

相关作者

贾天柱
作品数:562被引量:3,574H指数:25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炮制品 正交试验 狗脊 不同炮制品 化学成分
陆兔林
作品数:600被引量:4,368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莪术 五味子 HPLC
龚千锋
作品数:390被引量:2,368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炮制品 中药炮制 枳壳 不同炮制品
张振凌
作品数:568被引量:2,726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中药炮制 中药 饮片 牛膝
毛春芹
作品数:420被引量:2,851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莪术 五味子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