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0篇“ 不同肥力土壤“的相关文章
- 纳塑料对不同肥力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及生物学机制
- 随着塑料的大规模生产及使用,大量的废弃塑料进入环境。塑料在环境中会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老化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和纳塑料(Nanoplastics,NPs)。微纳塑料等外源有机碳对土壤“本土”碳库...
- 贾明昊
- 关键词:温室气体土壤碳库土壤健康
- 不同肥力土壤秸秆还田下碳氮矿化规律及微生物响应机制
- 碳(C)和氮(N)是植物生长必须营养元素,而秸秆还田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艺措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固存和有效氮含量。因此,探秸秆碳和氮的矿化规律,对于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调控秸秆养分释放至关重要。然而不同肥力土壤秸秆还...
- 王恩召
- 关键词:秸秆同位素标记
- 应用在不同肥力土壤区域的灵活肥料混料机
- 本发明适用于农业肥料设备领域,提供了应用在不同肥力土壤区域的灵活肥料混料机,包括肥料混料罐,所述肥料混料罐包括辅助混料组件、混料罐体和主混料组件;混料罐体在其内部划分出主混料腔、侧辅料混料腔和过渡混料腔;侧辅料混料腔设置...
- 乔慧芳刘浩鲁倩倩张晓飞王茂盛赵淑涛唐岭峰张帆戚剑梅杨森杨鑫张子涵杨子涵
-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不同肥力土壤剖面肥力变化特征及验证被引量:3
- 2023年
- 研究东北典型县域稻田不同肥力土壤剖面特征,阐明东北典型县域高肥力土壤的特征及中、低肥力土壤的关键障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稻田肥力和水稻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在黑龙江省方正县7个乡镇采集了9个稻田不同肥力土壤剖面样,测定了耕层和犁底层厚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硫离子(S^(2-))、锰离子(Mn^(2+))、阳离子交换量(CEC)、团聚体组分、微生物量碳/氮等指标,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以及水稻产量与各土壤肥力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探究肥力差异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稻田不同肥力土壤剖面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CEC、Mn^(2+)含量随剖面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且均表现为高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方正县高肥力土壤(产量大于10000 kg/hm^(2))耕作层厚,容重低,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高,全磷含量中等,且犁底层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高。中肥力土壤(产量介于7500~10000 kg/hm^(2))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全氮含量中等,全磷含量低。低肥力土壤(产量介于5500~7500 kg/hm^(2))耕作层薄,土壤S^(2-)含量高,其他养分含量均低于高肥力土壤。高、中、低肥力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达到丰富水平。高肥力土壤与中肥力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碳、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和Mn2+差异显著,中肥力土壤与低肥力土壤耕作层除全磷和阳离子交换量外,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高、中、低肥力土壤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分别为0.70和0.83、0.42和0.49、0.21和0.26。水稻产量与各土壤肥力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机碳和全磷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耕作层微生物量氮和pH以及犁底层有效磷和全钾对产量影响较小。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对产量的影响�
- 周玲红刘淑军刘立生刘立生黄晶刘彩文黄晶马星竹刘彩文申华平
- 关键词:土壤剖面
- 秸杆添加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李亚林
- 施氮对不同肥力土壤小麦氮营养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农田养分供应是由土壤基础肥力和肥料投入共同决定的,不同土壤肥力下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特征也不同。本文研究了河南省高、低肥力田块下,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主要生育时期植株氮素营养和土壤硝态氮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河南省同类生产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和产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15—2016年,以小麦品种矮抗58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分别设置0、120、225、330 kg/hm^2 4个施氮处理(表示为N0、N1、N2、N3),在开花期到成熟期调查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及产量的影响;在开花期、花后10天和花后20天,测定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到倒4叶的叶片氮含量、SPAD值和氮素积累量,以及对植株和所有叶片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从开花期到成熟期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肥力田块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低肥力田块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施氮能显著增加低肥力田块产量,但是高肥力田块的产量均高于低肥力田块,与不施氮相比,低肥力田块的产量最大增幅是高肥力田块产量最大增幅的2.63倍。N1和N2处理下,在开花期和花后10天倒2叶的SPAD值高肥力田块显著高于低肥力田块,但在花后20天低肥力田块显著高于高肥力田块。在N1、N2和N3处理下,旗叶的氮含量在花后10天高肥力田块显著高于低肥力田块,但在花后20天则显著相反。开花期到花后20天,对于低肥力田块旗叶的氮素积累量对上4叶的贡献率最大(N0除外),最高达52.6%;高肥力田块,旗叶和倒2叶对上4叶的氮素积累量贡献率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最高分别达39.9%和39.7%。花后10天到花后20天,高肥力田块不同叶位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高于低肥力田块(N0除外)。【结论】增施氮肥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来提高土壤供氮能力,高肥力田块的叶片转运量和转运率比低肥力田块高,低肥�
- 杜盼杜盼郭伟张娟娟郭伟
- 关键词:小麦氮肥处理氮含量
- 秸秆添加量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影响的研究
- 农田土壤有机碳决定着土壤肥力,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固碳减排、提高作物产量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我国东北黑土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但是由于长期高强度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理化性质变差、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
- 徐香茹
- 关键词:团聚体
- 吉林省不同肥力土壤微生物肥力评价指标体系
- 依据吉林省不同肥力土壤的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高、中、低肥力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系统分析了不同肥力土壤微生物指标差异,拟合不同肥力土壤与微生物指标的关联性,确定...
- 彭畅范作伟李阳阳沙洪林迟畅马巍朱平吴海燕
- 关键词:不同肥力土壤评价指标
- 氮磷钾配比对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合理利用肥料,发挥品种基因型优势,促进油菜高产稳产,本研究以‘丰油10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考查了氮磷钾配比对2种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不同肥力土壤对施肥响应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氮磷钾配比均可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株高、有效分枝高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氮磷钾肥配比为15:9:6时,油菜产量及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均达到最高;相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油菜产量、千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株高、有效分枝高、主序有效段长及有效角果数均表现出随土壤肥力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但贫瘠土壤中的油菜产量始终低于中等肥力土壤的产量水平。结果说明,土壤肥力对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具有重要影响,平衡配施氮磷钾肥,培肥土壤肥力,保证油菜全生育期正常生长发育的养分供给,是实现油菜稳产高产的关键。
- 何俊平张书芬王建平曹金华文雁成蔡东芳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 关键词:油菜土壤肥力氮磷钾配比经济性状
- 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为明确油菜(Brassica napus L.)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促进油菜高产稳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丰油10号在2种不同肥力土壤中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不同肥力土壤对氮肥运筹方式响应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中的产量与相关经济性状均高于不施肥对照;施氮处理中,氮肥作基肥和越冬肥分两次施入且比例为7∶3时,油菜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达到最高,氮肥作基肥、越冬肥与蕾薹肥分3次施入且比例为5∶3∶2时,油菜产量虽明显高于对照但均为最低。说明,充足的氮素供应是油菜苗期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纯氮用量在192 kg/hm^2且基肥和越冬肥比例为7∶3时,能够较好的协调油菜高产与氮肥运筹利用的统一,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
- 何俊平张书芬朱家成曹金华文雁成蔡东芳赵磊王东国王建平
- 关键词:NAPUS氮肥运筹经济性状
相关作者
- 吴海燕

- 作品数:79被引量:6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黑土 溶磷 土壤养分 高效菌株
- 周建斌

- 作品数:180被引量:3,052H指数:3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日光温室 土壤养分 可溶性有机碳 氮肥 可溶性有机氮
- 范作伟

- 作品数:63被引量:4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溶磷 黑土 土壤养分 调节装置
- 马巍

- 作品数:158被引量:4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大豆 水稻 苏打盐碱地 选育 盐碱地
- 张书芬

- 作品数:168被引量:8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选育 杂交种 双低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