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篇“ 不定期刑“的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相对不定期刑适用研究
- “相对不定期刑”概括来说是指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判决时,不予确定明确自由刑刑期,而是根据行为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改造表现,经过专门机关评估后再确定具体刑期的一种刑罚制度。现代刑法学当中的相对不定期刑具有更为先进的内涵,是刑罚...
- 许诺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司法制度
- 我国少年司法中的不定期刑试点及其未来被引量:2
- 2018年
- 不定期刑肇始于16世纪的德国,后随世界狱制改良运动而兴盛,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达到高潮。不定期刑的背后为刑事新派对行为人的关注及对主观主义的强调,此二者正与少年司法不谋而合。2013年,福建省三明中院率先在我国开展不定期刑试点。而有试点必有突破,有突破必有争议。不定期刑是否有违罪刑法定、是否于法无据均需得到回应。这不仅从侧面反映出司法性少年法典制定的必要,亦对少年法庭、未检及至公安、未管所的职能延伸提出新的要求。
- 孙鉴
- 关键词:少年司法不定期刑主观主义刑罚个别化
- 我国未成年犯处遇中的不定期刑构建 ——以福建省三明中院试点为视角
- 系统的不定期刑制度滥觞于新派(刑事人类学派与刑事社会学派)对旧派(刑事古典学派)的批判之中,是教育刑与刑罚个别化的强调,表现为裁判时不予确定具体的自由刑执行期限,而是根据受刑者在服刑中的改善程度,另行确定最终刑期。百余年...
- 孙鉴
- 关键词:不定期刑少年司法刑罚个别化
- 文献传递
- 不定期刑之知识论考察
- 2014年
- 中世纪西方社会宗教神学的教育思想使不定期刑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但其与现代的教育矫正思想相去甚远;启蒙运动后,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影响下的刑法,全面否定了不定期刑。现代意义上的不定期刑产生于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全面渗透的知识背景下,在矫正犯罪人为刑罚主要目的的主导下,不定期刑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全面融合下的科学主义,导致了不定期刑的适用范围不断限缩。
- 张洪成
- 关键词:不定期刑知识论刑法学派刑罚个别化
- 相对不定期刑:刑罚改革与未成年人司法的双重突破——以三明中院开展相对不定期刑试点评估为视角
- 2014年
- 2012年以来,三明中院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试点法院,积极探索和改革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经过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详细研判,并结合现行法律框架体系和试点法院相关配套情况的可行性论证,着手开展相对不定期刑制度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尽管存在未成年人考察期情绪波动影响、与成年犯混押、附带民事赔偿的以钱买刑印象等棘手问题,但借助于和其他制度配套,建立完整的相对不定期刑制度的技术流程,以上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 吴星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 关于不定期刑的若干思考
- 2010年
- 自由刑的量刑模式有两种:定期刑和不定期刑。美国经历了从定期刑到不定期刑再到定期刑的司法改革历程。我国刑法中仅规定了定期刑,不定期刑不仅在立法中处于空白地位,在理论界也鲜有人论及。定期刑与不定期刑孰优孰劣?笔者认为,我国的刑罚改革要力求有所突破和成效,对不定期刑的重新正确认识和借鉴,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笔者期望从它们的传承中领悟到未来的自由刑裁量模式。
- 屈耀伦
- 关键词:不定期刑罪刑均衡被害人
- 不定期刑的历史命运被引量:2
- 2008年
- 不定期刑作为近代刑法学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刑罚制度,是刑事古典学派向刑事人类学派和社会学派进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思想,其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刑罚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在过程中,不定期刑受到过一些责难,但是它仍有存在的合理性。我国应对惯犯、累犯及青少年犯罪适用不定期刑,但应同时进行一定的改制。
- 张洪成
- 关键词:不定期刑历史命运责难
- 废除无期徒刑的思考——兼论相对不定期刑的替代性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长期以来,在我国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存在着广袤的"刑期真空地带",无期徒刑的刑期已名不副实。从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保留死刑也好,抑或是废除死刑设立终身监禁刑也罢,都存在着如何合理地解决好"有期"与"无期"之衔接的问题。从刑罚价值上看,无期徒刑既失去了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也不具有了可行性,理应废除。为此建议,应在刑法上确定一种新的刑种——"相对不定期刑"替代现行"无期徒刑",以弥补我国现行刑法制度设计上的罅隙。
- 高长富
- 关键词:废除无期徒刑
- 不定期刑的兴衰及启示
- 在人类发展史上,刑罚从无到有,从野蛮走向文明,刑罚思想和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以自由刑为例,在奴隶社会和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死刑和身体刑是刑罚体系的核心,自由刑并未占据主要地位。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刑事古典学派的影...
- 徐吉亭
- 关键词:刑罚自由刑不定期刑
- 文献传递
- 论美国的不定期刑制度被引量:3
- 2007年
- 作为一项刑罚制度,不定期刑制度在新派刑法观的理论根基上建立起来,在美国特色的刑法价值取向和司法环境中壮大并引领起一场西方不定期刑的运动热潮,之后却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又由美国率先开始废止,继而掀起了“确定刑运动”。在我国加快进行法制改革探索之时,有必要对不定期刑制度在美国的兴衰历程进行一番剖析,并从这一看似理论与实践的覆辙重蹈现象中获得启示。
- 胡威李杉杉
- 关键词:不定期刑刑罚目的
相关作者
- 张洪成

- 作品数:60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毒品犯罪 制造毒品罪 刑法 被害人 毒品
- 黄伟明

- 作品数:37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罚 死缓 犯罪 刑事政策 刑事司法
- 衣家奇

- 作品数:21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罚改革 刑罚制度 习惯法 非刑罚化 刑事政策
- 华瑀欣

-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严刑 青少年保护 少年法 环境法学 全球环境基金
- 李杉杉

-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不定期刑 刑罚目的 传闻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 共同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