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3 篇“ 不良事件报告 “的相关文章
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报告 计算机自动审核规则的初步探索 2025年 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 (MDAE)报告 是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管理的关键信息来源。高质量的MDAE报告 对于识别和预警可疑医疗器械风险信号至关重要,也是开展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和评价的基础。在我国的监测评价体系中,报告 单位提交的MDAE报告 需要经过地市级监测机构的审核。随着报告 数量的逐年增长,审核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提高MDAE报告 的审核效率和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个例MDAE报告 的审核要点,对计算机自动审核报告 的规则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方雅宁 刘小瑜 汪曙关键词: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报告 口服抗凝药致肾损伤风险:基于美国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数据库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挖掘不同口服抗凝药物(OAC)在不同人群中引起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信号,为临床使用OAC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收到的OAC与非OAC致AKI的报告 ,采用报告 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分析上述药物与患者发生AKI的关系。当目标药物发生目标不良 事件 的报告 数量≥3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或信息成分(IC)的95%CI下限(IC025)>0时,提示目标药物与目标不良 事件 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到OAC相关AKI报告 12402份,包括华法林1313份,达比加群3086份,利伐沙班4730份,阿哌沙班2918份,艾多沙班365份;非OAC相关AKI报告 454378份。对OAC的整体分析结果显示,OAC导致AKI的ROR值(95%CI下限)为1.791(1.759),IC值(IC025)为0.813(0.787)。对OAC单一药物致AKI事件 的分析结果显示,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均具有引起AKI的风险,其ROR值(95%CI下限)分别为1.220(1.156)、2.386(2.302)、2.044(1.986)、1.375(1.326)、3.003(2.706),其IC值(IC025)分别为0.284(0.204)、1.231(1.178)、1.010(0.968)、0.452(0.399)、1.560(1.407),其中艾多沙班ROR值和IC值最高,华法林的ROR值和IC值最低。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18岁亚组中,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均未显示具有引起AKI的风险;ROR法未显示达比加群具有引起AKI的风险,而BCPNN法显示其有。在18~45岁亚组中,2种挖掘方法均显示阿哌沙班不具有引起AKI的风险,其他OAC均显示有。在45~64岁亚组中,所有OAC均显示具有引起AKI的风险。在≥65岁亚组中,华法林和阿哌沙班均具有引起AKI的风险。性别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种挖掘方法均显示华法林在男性中具有引起AKI的风险;所有OAC均显示在女性中具有引起AKI的风险。结论OAC有引起AKI的风险,其中艾多沙班风险最大,华法林最低;不同OAC在不同年龄� 彭文星 陈国权 丁征关键词:口服抗凝药物 基于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数据库的奥美拉唑联用伏立康唑不良 反应信号比值失衡分析 2025年 目的 基于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FAERS)数据库筛选奥美拉唑与伏立康唑联用时的不良 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4—2023年FAERS数据库中奥美拉唑与伏立康唑不良 事件报告 ,利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 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 比值比法(PRR),比较奥美拉唑联用伏立康唑与各自单独使用时的潜在不良 反应信号;同时对比这两种药物联用时的不良 反应信号及累及系统器官。结果 共纳入奥美拉唑与伏立康唑联用不良 反应报告 1414例,其中以奥美拉唑联用伏立康唑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 反应报告 数为302例。与奥美拉唑单独使用相比,奥美拉唑联用伏立康唑的ROR和PRR都>2的不良 反应信号共134种;与伏立康唑单独使用相比,奥美拉唑联用伏立康唑的ROR和PRR都>2的不良 反应信号共31种。结论 奥美拉唑与伏立康唑联用相较于单独使用时,不良 反应的信号更为显著。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建议密切关注联合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 反应,及时调整这两种药物的剂量。 田丽凤 王莉 邱雄泉 秦方序关键词:奥美拉唑 伏立康唑 基于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数据库的3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不良 反应信号比值失衡分析 2025年 目的 基于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3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HP-CCB)上市后的药品不良 反应(ADR)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FAERS数据库,收集自2004年1月至2023年12月,以上述3种DHP-CCBs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报告 。对ADR发生例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采用报告 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 比值法(PRR)行信号筛选。结果 检索到氨氯地平ADR报告 45 206例、硝苯地平5604例、非洛地平747例。3种药物报告 频次前20位的ADR中均包括低血压、外周水肿、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恶心等,且被说明书收录。信号强度前20位的ADR中,氨氯地平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分类(SOC)为心脏器官疾病(3个)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3个),信号最强的首选术语(PT)为非心源性肺水肿;硝苯地平主要累及的SOC为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10个),信号最强的PT为胎儿心动过缓;非洛地平主要累及的SOC为胃肠系统疾病(4个)和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4个),信号最强的PT为牙龈肥大;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3种药品分别检出说明书未收录的阳性信号19、18、10个。结论 不同DHP-CCBs的ADR信号特征存在差异;孕产妇使用硝苯地平时应谨慎评估其风险与获益。 王惠铎 郭浩 杨宏昕关键词:非洛地平 药物不良事件 基于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数据库的左炔诺孕酮上市后药物警戒研究 2025年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FAERS)数据库中左炔诺孕酮不良 反应的记录,挖掘和评估左炔诺孕酮上市后的不良 反应。方法提取2004年第1季度至2024年第2季度FAERS数据库中以左炔诺孕酮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 事件报告 ,采用报告 比值比(ROR)、比例报告 比值比(PRR)、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MGPS)计算左炔诺孕酮不良 事件 的信号强度。结果左炔诺孕酮的不良 反应报告 主要来自18~44岁的女性。左炔诺孕酮的不良 反应以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最为常见。其中卵巢囊肿破裂、乳腺囊肿、溢乳、焦虑、宫颈上皮内病变和特皮性颅内压增高呈现出阳性的药物警戒信号,这些不良 反应并未被说明书所记录。结论卵巢囊肿破裂、乳腺囊肿、溢乳、焦虑、宫颈上皮内病变和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可能是左炔诺孕酮的潜在不良 反应。临床医师和患者在使用左炔诺孕酮时,应当注意这些不良 反应,降低左炔诺孕酮的用药风险。 高慧 吴航关键词:左炔诺孕酮 药物警戒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 事件报告 数据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听力受损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借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听力受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借助OpenVigil平台,检索2004年1月至2023年3月听力受损不良 反应,怀疑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报告 。采用报告 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比例报告 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及贝叶斯置信度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听力受损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共检索到84088份听力受损相关报告 ,其中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的报告 数分别为428、415、64份,致残率分别为2.34%、10.84%、1.56%。听力受损与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相关性强,其ROR值分别为3.74、3.59,与红霉素有弱相关性,其ROR值为1.28。3种药物与耳毒性、双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聋有强相关性。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听力受损之间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应加强不良 事件 评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付中华 申庆利 赵成龙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听力受损 耳毒性 萨特利珠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不良 事件 风险信号挖掘:基于美国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数据库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挖掘萨特利珠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不良 事件 (A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数据库2020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4季度收到的萨特利珠单抗AE报告 。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1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采用报告 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进行风险信号挖掘。将报告 数≥3、ROR值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且BCPNN法的信息成分-2倍标准差(IC-2SD)>0的PT定义为风险信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AE报告 526份,通过ROR法及BCPNN法检测到风险信号(PT)39个,涉及13个SOC。39个PT中11个为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 反应,包括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肝功能异常、蜂窝织炎等;28个说明书中未记载,其中11个涉及感染及侵染类疾病。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肾盂肾炎、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骨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报告 数居前5位的PT为尿路感染、感染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脓毒症、带状疱疹。结论萨特利珠单抗治疗NMOSD时除可引起说明书已记载的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肝功能异常、蜂窝织炎等不良 反应外,还可能引起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肾盂肾炎、压缩性骨折等说明书未记载的AE,临床医师需予以警惕。 史华慧 季春梅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基于美国疫苗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的疫苗相关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疫苗不良 事件报告 系统(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VAERS)的疫苗相关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vaccine-associate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VA-ITP)的临床特征,为疫苗安全性监测、预防接种以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VAERS自1990年建库后至2023年11月7日数据锁定点中,所有接种疫苗后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报告 数据,对接种者性别、年龄、接种疫苗类型和剂次、ITP发生时间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7例VA-ITP病例中,有效统计疫苗类型数为868例,共涉及43种疫苗类型,排名前10的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434例,50%)、麻疹-腮腺炎-风疹活疫苗(82例,9.4%)、甲型肝炎疫苗(48例,5.5%)、三价流感病毒疫苗(41例,4.7%)、四价流感病毒疫苗(32例,3.7%)、人乳头瘤病毒四价疫苗(30例,3.5%)、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29例,3.3%)、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活疫苗(32例,3.7%)、水痘-带状疱疹疫苗(17例,2.0%)、人乳头瘤病毒九价疫苗(13例,1.5%)。877例报告 病例中,明确统计患者性别共843例,男374例,女469例,男女比例为1∶1.25;377例18岁以下患者VA-ITP发生率为44.7%,不同性别患者在各年龄段发生VA-ITP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9,P<0.05);336例患者接种疫苗后8 d内ITP发生率为39.9%,不同性别患者发生ITP时间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6,P>0.05);54.9%ITP发生于接种第1剂疫苗后,不同接种疫苗剂次患者在男女受种者中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23,P>0.05),不同接种疫苗剂次患者在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91,P<0.01)。结论通过从VAERS数据库中提取汇总数据,充分认识了VA-ITP这一不良 反应,临床接种疫苗后,应重点关注未成年和老年人群以及8 d内接种人群血小板情况,应持续开展疫苗安全性监测,有助于减少疫苗不良 事件 (adverse event,AE)漏诊并 王俊芳 成娟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回顾性分析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报告 834例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淮南市2023年上报的834例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 (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s,MDAEs)报告 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市MDAEs监测的总体情况,为合理监测评价及安全用械提供参考建议。方法:统计2023年淮南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在国家监测系统上报的834例MDAEs,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不良 事件 的报告 来源、患者的性别、年龄、涉及的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不良 事件 发生的原因、严重伤害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等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等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DAEs报告 主要来源于使用单位,共708例;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51~70岁之间;Ⅲ类器械报告 最多;严重伤害报告 数主要分布在Ⅱ类和Ⅲ类医疗器械,共741例;事件 发生原因主要是“产品故障类”居多;主要涉及无源医疗器械。结论:加强MDAEs风险评控,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监测评价及风险预警能力。 高燕 曹梦欣 张剑锋 宏伟关键词: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报告 自动分析软件的设计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为实现对不良 事件报告 的自动筛查和预警,提升不良 事件 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开发一款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报告 自动分析软件。方法软件基于Visual Studio 2013和QT 5.9.5开发,包括报告 导入、报告 显示、报告 分析、分析结果、关键词库管理5个功能模块。利用以往的不良 事件报告 创建关键词库并持续更新,根据需求制定多项分析规则,选定规则后对导入的待查报告 进行自动分析,导出分析结果,实现报告 的筛查和风险预警。结果从5399份医用监护仪不良 事件 数据中提取并创建关键词库,以695份监护仪不良 事件报告 进行软件测试,自动分析的准确率达到85%左右,分析时间缩短至5 s以内,与手动分析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报告 自动分析软件可同时筛选分析大量报告 并导出分析结果,实现对不良 事件报告 的自动筛选及预警,极大地减轻了监测机构分析人员的负担。 凌庆庆 王浩文 夏景涛 张博涵 李子好 孙遥 陈宏文关键词: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报告
相关作者
陈力 作品数:308 被引量:807 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数据库 比值比 比例失衡 共聚酯 阻燃 施雁 作品数:415 被引量:5,810 H指数:3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质量 护士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韩剑童 作品数:19 被引量:237 H指数:6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不良事件报告 执业 硕士研究生 择业效能感 孙晓 作品数:113 被引量:1,919 H指数:2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病 影响因素 延续性护理 护士 护理 王美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不良事件报告 美国FDA 系统数据库 单抗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