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专制皇权“的相关文章
子贵母死制与北魏专制皇权的确立
2023年
子贵母死制是北魏时期一项特殊的君位传承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本文以北魏不同时期子贵母死制的发展演变为主线,说明北魏皇权与女主政治之间的关系与变化。北魏专制皇权在“子贵母死”制的发展过程中得以确立,又因太后干政而被分散。
马子骏
继承与断裂:清初的会推与专制皇权的强化被引量:2
2020年
清初继承的明制包括了高级官员的会推制度,然而此制在康熙年间逐渐没落。开列制与保举制的先后引入,使皇帝加强了对会推的控制,会推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也产生了低效、徇私等弊,得人效果不佳。康熙朝官员参与会推的积极性较低,不愿承担保举责任。决策时,康熙帝常与大学士共议,并越来越多地行特简之权,但也因此造成了明珠等权臣借机结党营私。明清会推中皇权的强化,不仅是皇帝个人意愿的展现,更是政局现实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郑旦
关键词:皇权
服从与服务——专制皇权视野下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建构
2018年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专制皇权,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只有依靠专制皇权的承认与推崇方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反之,则会在专制皇权的打压之下日渐没落甚至难以为继。回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专制皇权决定着民间信仰的兴废存亡,民间信仰沦为专制皇权的附庸,成为封建帝王除却儒家经义与正统礼教之外教化万民、巩固统治的又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工具。故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服从于皇权、服务于皇权的世俗政治化特征。
董名杰
关键词:专制皇权民间信仰传统文化
古代谏官制度对专制皇权的制约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古代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体制之下,高高在上的君主权力并不是毫无限制与约束,在以儒家文化为支撑的思想体系之下,衍生出的诸多制度设计对其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制约力量,谏官制度便是其中一种。谏官制度历经各个朝代展现出萌芽、发展成熟及至衰败的演进过程,这一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对大一统王朝皇权专断产生有效的制约与牵制之功用。而这一约束制度得以存在与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文化的限权思想根基。谏官制度虽然未能对皇权形成一种刚性的强制作用,但它对独断专制皇权的有限制约作用与其背后儒家思想中权力限制的文化因素是不能被忽视与否定的。
刘聪
关键词:谏官制度儒家文化权力制约
从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的变化看专制皇权的发展轨迹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直至魏晋南北朝,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制为主;第二阶段,上起隋唐、下至明洪武十三年,中央官制以“三省六部”制为主;第三阶段,从明洪武十三年直至清末,废除宰相,设内阁,相权分于“六部”,中央高度集权,专制皇权达到极致。
邢帅
关键词:中央官制专制皇权封建社会高度集权洪武宰相
儒学与明朝的专制皇权被引量:2
2010年
明初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对教化的重视,使儒学的忠孝思想在明朝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其统治也江河日下,但在儒学的哺育下,许多知识分子把儒学倡导的忠、孝当成毕生奋斗目标,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忠臣。这些人多成为明王朝的栋梁之才,对明朝江山的巩固起到巨大作用。
李玉洁
关键词:儒学教化专制皇权
从君臣礼仪、官员思想意识看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2010年
关于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中学历史教科书只举明初废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两个史实,其实,这只是皇权强化在制度上的体现。明清时期皇权能够得到空前的强化,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厚的基础。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官僚队伍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执行者和依赖对象。
赵树国
关键词:明清皇权
清朝秋审与专制皇权
2008年
秋审制度是清代一项重要司法审判制度,它在中华传统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秋审制度起源、有关法律条例、秋审制度的执引及秋审与皇权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借此进一步深化对秋审制度的研究。
龙山
关键词:清朝秋审专制皇权
专制皇权制度下的明代阁辅严嵩被引量:4
2006年
严嵩是明代官僚士大夫中较有作为的一个。在专制皇权制度下,严嵩被迫与群臣一样献媚君上,对世宗的失德失政行为不敢大胆谏阻,甚至被迫代为推行,但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严嵩时常委婉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世宗沉迷声色不理朝政的情况下,严嵩并没有象其它许多官僚士大夫一样碌碌无为,甚至愤而辞官离去,而是恪守忠君之道,代行积极有为之政。他倡导节俭,与民休息,反对大兴土木,御虏抗倭,为明王朝惨淡经营了二十年。由于严嵩要有所作为,就必然要干预六部的事务,尽管他始终小心谨慎,仍不可避免地触犯了皇权,而遭到群臣的非议弹劾,当年老不济时,即被专制皇帝无情地抛弃。
"严嵩研究"课题组谢禾生
关键词:明代专制皇权
从康雍乾三帝对督抚的简用谈清代的专制皇权被引量:12
2004年
在我国古代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是封建国家权力结构的基本形态 ,它通过君主集权驾驭着庞大的官僚体系 ,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官僚制度 ,君臣之间以相对稳定的权力占有及权力制衡关系共同操纵与控制着封建政治的运行。但是政治运行必须在既定的规则下方能得以实现 ,换言之 ,就君主而言 ,他在实施专制政治的时候 ,必须要保证其个人的意志要与普遍原则的体系共存 ;就官僚而言 ,他们是被置于成文法规的制约下从事政治活动的。因而 ,由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等构建的政治机制 ,是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 ,它将政治运行置于有序的规则程序中 ,而支持这种有序运行的内在因素 ,是渗透于国家法规、制度以及统治者思想中的政治文化。每一时代都有支配政治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法家与道家的思想历来被视为封建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涵 ,特别是儒家文化 ,当它在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解释下被赋予了官方文化的政治地位之后 ,它便完全成为封建政治的灵魂 ,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运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 ,在这一意义上 ,政治运行的过程也即文化的运行与传承过程。在政治运行中 ,作为掌握政治命运的权力人物即君主与官僚 ,他们既是政治活动的主体 ,也是文化的载体 ,他们的任何政治行为都是一个政治运行的过?
刘凤云
关键词:清代专制皇权职官制度康熙雍正

相关作者

刘军
作品数:146被引量:325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研究主题:北魏 宗室 墓志 起家 士族
兰青青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命运 专制皇权 笔下 功臣 西汉前期
刘聪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谏官制度 专制皇权 权力制约 儒家文化
董新林
作品数:45被引量:25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上京 辽代 考古 遗址 城址
王锦花
作品数:3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绝对贫困 经验及启示 相对贫困 社会排斥 国防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