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79篇“ 世界社会“的相关文章
世界社会的日常生活:兴起与影响
2025年
日常生活是真实个体相互关联所构成的现实过程,一定是在特定时空存在的,必然具有在地性和共时性。人类基于交通和通信等人际连接技术在当代的革命性变化,日常生活的在地性和共时性已经从容纳在地方、国家发展到世界社会——这是一个我们正在见证的趋势,它也正在促使社会科学的重塑。民俗学追寻日常生活的世界性,可以拓展自己的对象和视角、方法,迈向世界社会日常生活研究的民俗学。
高丙中张真豪
关键词:世界社会生活文化民俗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
2024年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旧的国际秩序尚未瓦解,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出现了“东升西降”的趋势。如何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显现出来,是世界各国共产党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余泓希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大变动中的世界社会主义
2024年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大变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动中大国之间矛盾斗争的方式、强度,使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机遇,呈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和斗争方式。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发生了几次较大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动。面对国际格局变动中的挑战和机遇,世界社会主义也随之显现出不同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动中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存在着深刻的底层逻辑。考察和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态势,关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动中大国之间矛盾斗争形式、强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正确应对,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周淼周淼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与当代发展——第一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论坛综述
2024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论述,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主题、历史进程、历史趋势、历史规律等研究,2023年12月1日至3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论坛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50余所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理论学刊》《陕西日报》等媒体代表参加论坛。
李婧何莉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中央党校《光明日报》
世界社会主义当前发展阶段本质及特征探析
2024年
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社会主义当前处在什么阶段的重大理论课题,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和整体观,超越“高潮”“低潮”表象透析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及本质。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理论、道路、运动和两制关系均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变化不单单是从一元到多元、从保守到革新、从地区到世界,而是一种复合的、多层次的、跃进式的变迁,是世界社会主义递进式发展、阶梯式上升的历史逻辑延展至当代的最新表现。
李育寰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
新技术革命下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2024年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断突破,持续推动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数字化,从资本形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改变也推动了包括统治方式、政治架构、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更新。在资本主义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也出现了新的趋向: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因素出现了新的增加,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也为左翼组织和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制博弈扩展了新的空间和方式。“数字资本主义”的概念不能全面概括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新技术革命在助推资本主义发展延续的同时,也推动着广大劳动阶级的觉醒、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数字革命的负面效应不应被夸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飞跃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杨春林
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2024年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从不是毫无意义的运动。以《乌托邦》一书的出版为起点,世界社会主义已走过50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全面总结,深研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意蕴,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的正统地位,有助于我们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培高邓姗姗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意蕴
“跟跑”“并跑”“领跑”: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演进逻辑被引量:1
2024年
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正式嵌入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紧跟”世界大势,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步走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极大增强了世界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在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并跑”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发展方向,绝不走“趋同式”“依附式”等老路邪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一种模式向多样化发展作出开创性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契机,“领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成功开拓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光明前景,推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陈明凡王娜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先进本质和中国特性——兼论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被引量:2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先进本质和中国特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深刻体现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发展了自身又造福了世界,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先进本质和中国特性决定了它“先天”地蕴含着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助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发展。
唐未兵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2024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难以磨灭的丰碑。新时代以来,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智慧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向世界社会主义展现了发展的新范本,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伟大复兴贡献了中国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深刻领悟时代主题,深刻把握时代矛盾,创造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湛雨余维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复兴

相关作者

高丙中
作品数:120被引量:2,405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学 民族志 公共文化 中国民俗学
黄安年
作品数:118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学历史教学 学术批评 世界史教学 问题教学 华工
梁树发
作品数:117被引量:65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
方帆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研究主题:共同体 世界社会 人类命运 本科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丁康
作品数:16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研究主题: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 课程设置 高校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