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8篇“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章
东欧马克思主义
本书研究了南斯拉夫的“实践派”、波兰的“马克思主义”、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克思主义”、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等。
黄继锋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东欧马克思主义
本书研究了南斯拉夫的“实践派”、波兰的“马克思主义”、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克思主义”、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等。
黄继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多重现实问题
2024年
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三个现实问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思想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改革。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反思和批判这三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东欧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并直接影响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进程。全面揭示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多重现实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准确理解东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史、深刻反思东欧剧变的理论根源、全面总结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隽鸿飞王思楠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现代理性文明——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2024年
苏东剧变后,作为20世纪思想家群体重要成员的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将共同体的道德精神与每个人的道德个性生成视为人类与人自身的激进需要和整体社会变革的内在组成部分,倡导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现代理性文明。通过分析现代性的悖论及其道德后果,揭示现代性的理性化逻辑及其道德危机的社会生产,他们提出以良知和责任构建道德自我,不断培育和生成道德个体和伦理共同体,从实践上使现代性合法化。他们的理论还是一种现代性理论,以真正实现现代性的本质和价值为旨归,其中贯穿的精神内核是马克思式的道德愿景和人道主义,因而可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一种具体化。不过,我们显然不应该期待他们的现代性伦理批判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提供完整而切近的解释。如何从马克思的学说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思想遗产出发,如何在的历史条件下思考世界历史和革命实践,依然是我们尚待解决的问题。
张笑夷
关键词:伦理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齐格蒙特·鲍曼阿格妮丝·赫勒
东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贡献与理论局限
2024年
由卢卡奇开创的东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实践立场、辩证方法和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紧密联系东欧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物化批判、异化批判、社会批判、文化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中,揭示了难以列数的社会问题,分析了异常复杂的社会矛盾,提出了经过深入思考的对策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重要战略策略。但是,东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也存在明显的理论局限:低估了商品价值,轻视了市场作用,没有把物质生活关系的作用、改善与发展置于根本地位去对待,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意义重大。
刘少杰
关键词:异化辩证法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价值挖掘——评《东欧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2023年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不断挖掘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中的现实价值,从中获得启发,促进了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构建,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自说自话的抽象探讨,较少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如何“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思想资源和可资借鉴的现实路径”。
王思楠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代性话语
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读《东欧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2023年
当前,现代性研究又重成为人们的核心理论关切。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更多的是关注马克思本人和英美理论家的现代性理论,东欧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则被弱化和忽略。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颜岩教授的著《东欧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可为学界补上这块短板。作者采用一贯的文本学解读法,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做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批判、激进需要批判、历史哲学批判、政治哲学批判、道德哲学批判、文化哲学批判等方面,不仅层次鲜明地呈现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全景图,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慧阳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学术”与“现实”之间——改革开放初期东欧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印象(1979—1984)
2023年
东欧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初期引起国内学界关注的国外思潮之一。因其诞生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诸国,并且在理论层面既涉及对“苏联模式”“官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的反思,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20世纪中叶以来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故与当时中国的时代主题发生共振,由此成为学界的重要借鉴对象。与此同时,东欧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传播,与“真理标准大讨论”“社会主义异化和人道主义大讨论”,以及“社会主义要不要搞商品经济大讨论”相伴而行,这就使之成为透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变迁历程的“学术晴雨表”。据此,以当时学者对东欧马克思主义变动不居的研究理路为切入点,通过考察1979—1984年间学界有关东欧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印象,及其与当时国内重大事件之间的因应,就能在“学术”和“现实”的辩证统一中,从思想传播史层面以微观形式再现改革开放初期曲折的历史进程。应当说,对东欧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关系的历史学剖析,可作为对东欧马克思主义进行“精神史”观照,并拓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视野的尝试。
温权唐裕晨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史
寻求政治的道德基础——东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被引量:1
2023年
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具有道德的含义,他们对马克思理论进行重阐释与解读,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人道主义原则;在道德实践层面,强调道德个性应同包容相结合;在政治上,对苏联和本国集权的官僚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批判与反思,彰显出二十世纪中叶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伦理诉求。因此,在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单单表现为一场政治事件,在深层次上更是体现为一个伦理事件。因为它关乎现代政治能否同道德之间进行契合的问题,是国家与社会之间能否确立道德基础的问题。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道德批判理论对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反思和把握伦理学的当代走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李继锋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道德基础
回归经济学语境:东欧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人道主义解读视角的补充
2023年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探讨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生存状态,他从人与生产的关系出发,以“人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为尺度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的问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化了哲学批判。20世纪中叶,东欧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语境中再次围绕人与生产的关系重阐释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并着重传达了其中的人道主义价值理念。针对西方人本主义流派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解读,东欧马克思主义认为有必要补充经济学阐释维度,从而超越抽象层面的“浪漫主义”文化批判。东欧马克思主义不仅挖掘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超经济学特征,而且在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对“经济人”的批判思想。东欧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语境中重解读马克思“人与生产的关系”,批判了对马克思的断裂式解读,进而构建了对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理解;同时,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解读中还超越了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理解,是对马克思哲学视角的人道主义解读进行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补充。
杜红艳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语境理解马克思

相关作者

颜岩
作品数:63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赫勒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凯尔纳 布达佩斯学派
杜红艳
作品数:48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布达佩斯学派 赫勒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卢卡奇
傅其林
作品数:94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阿格妮丝·赫勒 布达佩斯学派 美学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彭成广
作品数:41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民族高校 文化 班级建设 大学生
衣俊卿
作品数:138被引量:2,40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编译局
研究主题:文化哲学 文化精神 哲学 现代工业文明 日常生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