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篇“ 两淮盐区“的相关文章
- 官控层级作用下海盐聚落体系演变研究——以明清两淮盐区为例
- 2024年
- 梳理明清海盐产区官控层级由“分司-盐场-团”向“分司-盐场-灶”发展过程中各层级职能的变化,建立与官控层级对应的“分司-场治-团”和“分司-场治-市镇-生产”的聚落发展体系。从时间纵向的角度,立足官控层级重心迁移,结合经济、自然、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解析海盐聚落体系整体格局的纵横发展,总结聚落体系层级格局分布的演变规律。立足官控层级职能变迁,结合明清海盐聚落体系空间构成要素的量化分析,对海盐聚落体系层级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研究现代东部沿海聚落体系的由来和发展过程,并为后续古代海盐手工业聚落体系的全面构建奠定基础。
- 张晓莉赵逵
- 关键词:空间构成要素
- 从防止“影射盐货”到监控“盐之通塞”——明代两淮盐区的退引制度
- 2024年
- 明初官府为了打击私盐,防止盐商“影射盐货”,建立了退引制度。不过,由于缺乏强制力,该制度形同虚设。弘治十四年(1501)两淮巡盐御史冯允中实行改革,开始为各行盐地方分配盐引额度,并对行盐地方官员实行退引考成。此后,经过多次改革,退引收缴情况与各行盐地方官员的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迫使他们承担起追缴退引的任务。同时,朝廷为行盐地方分配盐引额度遵从“反馈—修正”模式,在与行盐地方官员的不断互动中,制定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盐引额。明后期,官府已经通过退引制度来监控“盐之通塞”,了解各行盐地方食盐的实际销售状况。退引制度功能的转变,使得明后期官府掌握了比明前中期更为精确的食盐市场信息,有助于各项盐政决策的施行。
- 胡剑波
- 关键词:两淮盐区
- 明代两淮盐区天赐场置废始末考论--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
- 2023年
- 明代两淮盐区天赐场置废时间在各方志中记载不一,相关史料信息又与两浙崇明天赐场混淆,致使诸多研究引用讹文。现通过考证,否定成化年间置两浙崇明天赐场之说,确认实际所置为两淮天赐场,并进一步指出两淮天赐场始置于成化七年,奏革于正德十三年,该场的设立是为了在两淮盐业日益萧条的境况下增加盐产,裁场则受商困、课乏、丁少等因素的驱动。
- 徐应桃张晓绿
- 关键词:两淮盐区
- 明清时期两淮盐区的潮灾及其防治
- 2019年
- 明清时期尤其是在16—19世纪,两淮盐区多发潮灾,而大风暴潮则因其突发性和狂暴性,给两淮盐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两淮盐业事关明清王朝的财政和民生,所以明清官府和民间社会皆十分重视两淮盐区潮灾的赈救与防治,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有效的包括救人性命、缓征、带纳、捐课、平粜、赈粥、赈粮、赈银、赈贷、工赈、掩骼、建盐义仓、修捍海堤、筑避潮墩等措施在内的潮灾救防体系。明清两淮盐区潮灾的赈恤和防御,既有传统农业社会灾害救治的共性特征,又有与陆地农业社会、其他盐区的灾害防治体系相区别的独特措施,陆地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在两淮盐区广泛交融,陆海互动,共生发展。
- 张崇旺
- 关键词:明清两淮盐区潮灾赈灾盐商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两淮盐区的盐业缉私被引量:2
- 2018年
- 新中国成立前后,两淮盐区私盐泛滥。为打击走私,保证税收,相关盐业机构采取了多种缉私措施,收到了较好效果。与历代相比,新中国成立后的盐业缉私被赋予了浓重的时代和政治色彩。新生政权需要迅速取得充足的财政收入,而盐税在国家税收中占较大比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再强调取缔私盐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运动"促生产的做法也深刻影响了盐业缉私的方式,出现了全民缉私的局面。
- 周倩倩
- 关键词:新中国两淮盐区食盐缉私
- 清代两淮盐区中心地位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在中国古代社会,盐是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不对盐业高度重视,多对盐业进行了严密而系统的管理。两淮盐区在全国众多盐区中首屈一指,是清政府盐业事务之核心所在。清代两淮盐区的中心地位体现在行销范围、食盐产量、盐税三个方面。两淮盐区能成为清代最大盐区,是自然环境、历史传承、政府重视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夏咸龙
- 关键词:清代两淮盐区
- 基层民众与私盐——清中叶两淮盐区流通领域的私盐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清中叶,两淮盐区流通领域的私盐异常活跃,这些私盐的贩卖主体主要为肩挑背负之民、船户水手和流民等基层民众。本文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了上述基层民众贩卖私盐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与危害性等。
- 吴海波
- 关键词:流民私盐
- 清代两淮盐区盐政与地方督抚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清代沿袭明制,于比较重要的盐区派遣巡盐御史,后改名为盐政。就两淮盐区而言,盐政之上还有两江总督作为名义上管理盐务的最高长官,而销岸盐引亦有当地督抚监管。于是,不论产地、销地,盐政总是会与当地督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关系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到盐的产、运、销。因此理清盐政与地方督抚的关系就非常重要。
- 巩立彬
- 关键词:两淮盐区盐政地方督抚
- 明朝中后期两淮盐区私盐问题——以《明实录》为研究中心
- 2011年
- 明朝,国家财赋一半取之于盐业,而盐税的一半又来自于两淮,但是两淮盐区的官盐销售一直受淮区私盐和其他盐区涌入的私盐冲击,并在与私盐的对抗中长期处于下风,私盐在官府严厉压制之下反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以《明实录》为主要资料,对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正统之后两淮盐区的私盐进行了初步探索。
- 胡勇军
- 关键词:明朝中后期两淮盐区私盐
- 析明代两淮盐区未取晒盐法的体制因素被引量:11
- 2008年
- 晒盐法的发明是制盐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它肇始于处于边缘地位的福建盐区。到明中后期,晒盐法因其经济、实用、高效的特点而被推广到诸多盐区。但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淮南盐区却抵制这一新技术,直到清初才开始零星地试用晒盐法。晒盐法于明代没能在淮南盐区推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煎盐法是和利于国家严密控制盐业生产的"团煎法"、"火伏法"、"簿历法"等措施相配套的,国家自然不愿意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处于核心地位的两淮盐区因受国家政策的钳制,故其在管理及经营模式上体现出被动性和教条性;二是晒盐法对明代盐业体制起着分化作用,加剧了余盐、私盐问题。
- 王日根吕小琴
- 关键词:明代盐业体制
相关作者
- 曹金发

- 作品数:44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私盐 两淮盐区 两淮私盐 民国时期 南宋
- 董杰

-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
- 研究主题:私盐 两淮盐区 两淮私盐 民国时期 南宋
- 吴海波

- 作品数:206被引量:7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私盐 大病保险 城乡居民 两淮盐商
- 吕小琴

- 作品数:24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明代 盐商 明清时期 明清 子弟
- 张晓莉

-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聚落 古镇 盐业 历史文化名镇 淮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