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的相关文章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 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邢运高王宝祥陈庭木杨波刘艳徐波孙志广迟铭李健李景芳方兆伟卢百关徐大勇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竞争优势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两系亚种杂交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表明,2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株高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使用剂量越高,降低越明显,1500g/667m^2的高剂量使植株株高降低31.7cm,降低28.25%;助壮素次之。对水稻生长发育、穗粒数没有负面影响,且能不同程度增加穗总粒数、实粒数和粒重。
肖月土刘明宽何长水
关键词:多效唑助壮素矮壮素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库源流特征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以亚杂1号(株1S/广粳1号)等6个组合和汕优63(对照)共7个组合为材料,对各组合库、源、流的主要特征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亚种组合亚杂1号、亚杂2号库、源、流的主要特征良好,产量最高;2)两系亚种组合具有较大的光合叶面积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3)各组合单茎重与大、小维管数相关显著,与维管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相关极显著;单茎鞘重与大维管数、维管总面积相关显著,与韧皮部总面积相关极显著.
周喜新严钦泉匡逢春齐绍武
关键词: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赣亚1号”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2004年
李桂勇廖军铖
关键词:两系亚种杂交水稻栽培试验栽培模式
提高两系亚种杂交水稻结实率的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该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施N量、追N时期、施K量、密度和播期五个因素,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81进行了以提高结实率为目标的栽培模式的研究,建立了该类品种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同时,采用了统计选优方法、降维分析法...
李天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结实率栽培模式
文献传递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培矮64S/JR1068)制种技术
1996年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培矮64S/JR1068)制种技术郭启普,古锦来,康裕均(泰和县农牧渔业局343700)在省科委、省农科院、江西农大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承担了省科委两系杂交稻制种攻关示范项目“配制1.8hm2培矮64S/JR1068”。经过各方面的...
郭启普古锦来康裕均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初步研究(简报)
1993年
本试验结果表明:亚种杂交稻比品种杂交稻灌浆达到峰值的时要长、峰值要小、启动灌浆晚;亚种杂交稻强、弱势粒异步灌浆特性比品种杂交稻更明显.亚种杂交稻籽粒含水率大于品种杂交稻;籽粒灌浆速率最大时,杂交稻籽粒含水率为50%~57%,但强势粒该值大于弱势粒.杂交稻灌浆的临界含水率为25%左右.另外,对提高亚种杂交稻籽粒灌浆能力进行了讨论.
贺浩华刘宜柏饶治祥潘晓云
关键词:亚种间籽粒灌浆杂交稻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抽穗期与结实率的关系(简报)
1993年
本文初步探讨了亚种杂交稻抽穗期与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亚种杂交稻不同抽穗期的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变异幅度大于品种杂交稻.即亚种组合千粒重和结实率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比品种组合要大.不论品种组合,还是亚种组合二次枝梗的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变异幅度大于一次枝梗的千粒重和结实率.两类杂交组合的结实率都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但是亚种组合比品种组合暗期更耐高温.
贺浩华刘宜柏饶治祥潘晓云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率抽穗期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被引量:7
1993年
用两用核不育水稻与广亲和品种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目前已成为利用籼粳亚种杂种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
孙义伟李继庆刘宜柏
关键词:杂种优势配合力杂交稻
两系亚种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0
1993年
用光敏核不育水稻与广亲和品种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目前已成为利用籼粳亚种杂种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籼粳交杂种一代往往表现生育期延迟的特点,使一些产量优势明显的两系亚种杂交组合因生育期过长而限制了在生产上应用。几年来,通过对许多籼粳杂种一代的观察,发现并非所有籼粳交组合都表现超亲迟熟,不同组合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亲本有关。因此,有必要研究两系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方面的杂种优势特点及不同亲本在这一性状上的配合力效应,为组配两系亚种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990年夏季,以5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0个广亲和品种为父本,按5×10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50个杂交组合。5个光敏核不育系为W6154S,W6184S,KS-9,5460S和衡农S-1。
孙义伟李继庆刘宜柏
关键词:杂种优势杂交水稻配合力抽穗期

相关作者

刘宜柏
作品数:152被引量:1,608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稻 选育 杂种优势 籼稻
李继庆
作品数:2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抽穗期 杂交水稻
孙义伟
作品数:30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稻 制种 两用核不育系 杂种优势
匡逢春
作品数:38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铅胁迫 黄瓜幼苗 胚乳 镉胁迫 粒重
贺浩华
作品数:349被引量:1,417H指数:1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杂交水稻 基因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