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5篇“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相关文章
优质护理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研究
2025年
对比分析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样本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体温更加稳定且急救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抢救效率,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理想,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徐慧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
优质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5年
探讨优质急诊护理策略在处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评估。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间,选取了我院急诊医学科9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例,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急诊护理,每组均含4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了优质急诊护理策略。对比分析两组的关键时间参数、并发症出现频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在时间指标的比较分析中,观察组展现出显著的缩短趋势,相较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MOF、ARDS以及DIC等关键指标上,两组间展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调研揭示,观察组在高度满意、一般满意及满意层面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不满意的比例则较低(P<0.05)。结论 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采用优质急诊护理策略显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其不仅能够有效地缩减救治时长,还能大幅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极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董佩泽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液体复苏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9.4±4.7)岁,年龄范围为22~62岁。根据患者不同复苏方式分为充分组(充分急诊液体复苏方法治疗,n=31)和限制组(限制性急诊液体复苏方法治疗,n=33)。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临床指标[一氧化氮(NO)、剩余碱(BE)、血清乳酸(BLA)]、氧代谢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氧消耗(VO_(2))、氧输送(DO_(2))]、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复苏期间预后情况。结果 复苏前,两组患者的NO、BE、BLA、SvO_(2)、VO_(2)、DO_(2)、aPTT、P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患者的NO、BE、BLA显著下降,限制组NO、BLA低于充分组,BE高于充分组;两组患者的SvO_(2)、VO_(2)、DO_(2)、均明显提高,限制组提高程度更显著;两组患者的aPTT、PT、TT均明显缩短,限制组缩短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充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治疗比充分液体复苏方法疗效更佳,可有效维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显著调节氧代谢,改善凝血功能,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效果更显著。
薛海霞张莉曹彩霞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氧代谢重症监护凝血功能预后
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急救指标的干预研究
2025年
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其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7月开始采集资料,至2024年7月截止,纳入该时段我院急诊科诊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阿拉伯数字按入院先后顺序编1号-90号,随机抽取一个编号纳入对照组,再随机抽取另一个编号纳入研究组,以此类推完成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比较急救结局。结果 研究组急救耗时及住院总时长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本次急救成功率(100.00%)、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总满意率(100.00%)与对照组的86.67%、33.33%、84.44%对比明显更优(P<0.05)。结论 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洛毛卓玛
关键词:急诊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率
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
2024年
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选取我院2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n=1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10)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干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干预,预后效果较好。
央金拉姆次旺白久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预后效果
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及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及急诊护理。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王燕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症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效果
2024年
观察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优质急诊护理的观察组(36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优质急诊护理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借鉴。
韩桂月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对患者的个人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采用数字标记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满意度、休克指数、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休克指数(0.91±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并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杨曦魏云欣吴春燕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
2024年
探索优质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3.01-2024.01本院诊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n=108),将其均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n=54,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54,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抢救、相关指标及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后观察组的体温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症状表现,有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
罗树权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
优质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4年
探讨优质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住院治疗的10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由实验数据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变化情况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体温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的满意度等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后,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仅可以直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迅速止血,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学思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相关作者

张连阳
作品数:666被引量:3,679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创伤 多发伤 严重创伤 外科手术 腹腔镜
杨军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严重创伤 亚低温治疗 细胞免疫 亚低温
汤善华
作品数:45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纳米羟基磷灰石 庆大霉素 骨髓炎 药物缓释系统 内固定
王明
作品数:10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救治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 序贯 肺炎感染
杨瑞和
作品数:93被引量:383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创伤 脑缺血 急诊 心脏骤停 亚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