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9篇“ 严重外伤“的相关文章
IL-27基因多态性与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联
2022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基因多态性与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急诊外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50例为脓毒症组,同期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后未发生脓毒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DNA中IL-27基因-964A>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乳酸、IL-27水平,统计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最终生存情况。结果 脓毒症组IL-27基因-964A>G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而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计分(ISS)评分等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携带IL-27基因-964A>G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是严重创伤后脓毒症的影响因素(P<0.05);携带GG型严重创伤脓毒症患者血清IL-27、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均高于携带AA/AG型患者(P<0.05),携带GG型严重创伤脓毒症患者病死率(58.82%)高于AA/AG型患者(P<0.05)。结论 IL-27基因-964A>G位点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突变显著增加本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风险,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GG基因为易感基因型。
吴文涛魏鲲鹏周正武张家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严重创伤脓毒症
超声下止血剂局部注射对严重外伤止血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超声下止血剂局部注射对严重外伤止血效果。方法以20只雄性杂种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小型生物撞击器建立严重外伤模型后,观察组采取超声下止血剂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对两组实验动物的股动脉收缩压、超声造影(CEUS)指标以及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有1例实验动物未达到肝脏损伤Ⅲ-Ⅳ级剔除。撞击前、撞击伤未处理前20 min两组实验动物股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实验动物的股动脉收缩压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股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18.755,P=0.000);两组实验动物治疗后即刻的病灶最大直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3 d(t=5.637,P=0.000)、7 d(t=2.419,P=0.027)、14 d(t=2.362,P=0.030)以及21 d(t=2.405,P=0.028)的实验动物的病灶最大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实验动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实验动物的ALT(t=16.026,P=0.000)、AST(t=7.722,P=0.000)以及TBIL(t=3.395,P=0.003)ALT、AST以及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下止血剂局部注射对严重外伤止血效果显著,肝功能恢复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王建业郑泽源陈炎标郁毅刚
关键词:CEUS止血效果
IL-1β rs16944位点多态性与严重外伤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及死亡的关联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rs16944位点多态性与严重外伤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及死亡的关系。方法选择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严重外伤继发脓毒症患者80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严重外伤后未发生脓毒症患者70例设为对照组。统计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脓毒性休克和28 d死亡情况。研究组患者入院24 h时统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以及实验室指标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患者IL-1βrs16944目的序列进行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确定分型结果。结果研究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32.50%、49.38%)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年龄、入院时APACHE II、基础疾病、既往史等因素后,携带IL-1β-511C/T位点C等位基因、CC基因型为严重外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1β-511C/T基因携带CC型患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占比(76.92%)和28 d病死率(61.54%)高于TT/CT型患者(P<0.05);IL-1β-511C/T基因携带CC型患者入院24 h APACHE II、MODS、SOFA评分和血乳酸、CRP、PCT分别为(18.85±6.34)分、(5.71±2.03)分、(9.57±0.34)分、(4.51±0.69)mmol/L、(31.48±8.84)mg/L、(0.93±0.21)ng/ml)高于TT/CT型患者(P<0.05)。结论 IL-1βrs16944位点C等位基因显著增加本地区居民严重外伤后脓毒症发生风险,且与患者病情及不良预后有关。
王小青葛梅王晶晶茅一民单佳嫩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严重外伤脓毒症脓毒症休克
两种手术方法对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19年1月在我院肝脏外科就诊的66例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其中32例接受常规手术,34例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比较近期生存率。结果DCS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41.0±10.7)min,显著短于常规手术组[(185.2±15.8)min,P<0.05],DCS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754.6±52.3)mL,显著少于常规手术组[(1185.7±104.6)mL,P<0.05],DCS手术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9.9±4.4)分,显著小于常规手术组[(46.8±5.0)分,P<0.05],休克纠正时间为(6.2±1.1)h,显著短于常规手术组[(9.1±3.4)h,P<0.05];术后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H值为(7.4±1.3)对(7.4±0.8),凝血酶原时间为(12.9±2.3)s对(13.0±2.8)s,部分活化的凝血酶时间为(37.1±3.2)s对(40.3±7.5)s,P>0.05];DCS组术后膈下脓肿、胆瘘、腹腔感染和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的62.5%(P<0.05);DCS组生存率为88.2%,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的71.9%(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比,施行DCS手术可显著改善严重创伤性肝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唐浩宋文渊曾凯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损伤控制性手术生存率
UTI对降低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受损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statin,UTI)对降低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受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UTI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3 d、7 d收集外周空腹静脉血液样本,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ascu?lar hemophilia factor,vW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流式细胞仪检查CD4+和CD8+淋巴细胞的水平.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ICU治疗时间(7.96±1.79)d、机械通气时间(4.25±1.32)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1.85±2.15)d和(8.12±1.69)d.均P<0.05],MODS发生率(17.14%)低于对照组(40.0%,P<0.05).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vWF、IL-1、IL-10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7 d后CD4+(36.76±6.52)%、(45.87±7.10)%、CD4+/CD8+(1.79±0.55)%、(1.86±0.59)%、IL-10(72.31±6.21)ng/L、(80.41±6.32)ng/L水平高于对照组,CD8+(31.14±2.98)%、(27.54±3.29)%、vWF(158.44±31.52)%、(114.52±28.12)%、IL-1(15.41±3.66)ng/mL、(12.32±2.11)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可降低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MODS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缩短ICU治疗时间.
蒙绪君王光权陈公海颜光寰严思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严重外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性护理在手部严重外伤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性护理应用于手部严重外伤术后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手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评分、手部感觉功能分级、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评分、手部感觉功能分级及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延伸性护理促进手外伤患者手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锻炼依从性,帮助患者尽早进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价值。
陈凤娟莫想有张东桂
关键词:手外伤术后康复
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严重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严重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10月该院接诊的严重外伤急诊患者8 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预后情况、进入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0.0%)和护理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65.0%),进入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严重外伤急诊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进入有效抢救的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李丹红
关键词:危机管理渗透式一体化急救护理严重外伤
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临床疗效
2020年
目的:探讨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严重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脾切除治疗,观察组(n=40)采取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治疗,观察2组手术效果.结果:2组IgM、IgG、IgA、CD4^+/CD8^+、CD3^+对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14天、30天血小板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治疗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可促进患者脾功能恢复,且对患者血小板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关毅李长风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自体脾移植
C2F6气体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C2F6气体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安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30例(30眼)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遭受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冲洗后前房仍有活动性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15眼)。前房积血冲洗干净后,给予对照组前房注入消毒空气,给予观察组前房注入C2F6气体。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0.05~1.00所占比例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视力0.05~1.00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青光眼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消毒空气比较,C2F6气体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能有效制止活动性出血,提高视力,稳定眼压,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郭光王宇宏李松涛王一鹏穆泽辰王佩丽
关键词:外伤性前房积血抗凝药物视力眼压
鼻畸形矫正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严重外伤性鼻畸形一例被引量:7
2020年
鼻畸形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其中外伤所致的鼻畸形以歪鼻、鞍鼻、驼峰鼻多见[1]。严重鼻畸形患者常伴有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与畸形[2]。患者除对外形不满意外,通常还会伴有鼻塞、鼻衄、头痛等鼻腔功能障碍症状。这部分患者希望既能矫正鼻畸形又能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本课题组开展了大量鼻畸形矫正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陈凯王君唐玥玓
关键词:鼻整形手术鼻畸形鼻中隔偏曲

相关作者

王建华
作品数:1,343被引量:160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南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
朱保峰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严重外伤 急救 护理 急诊管理 专科护士
王芳
作品数:54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诊 急诊抢救 洗胃 危重病 安全管理
刘莹
作品数:34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供精人工授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成像评价 儿童 护理
张法标
作品数:66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研究主题:肝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