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47 篇“ 严重多发伤 “的相关文章
创伤 中心在严重 多发 伤 救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多发 性创伤 是45岁以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创伤 也是我国主要劳动力青壮年首要死因,致残率较高,系统、专业的创伤 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件乃至世界迫切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目前我国严重 多发 伤 救治规范和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社会的救治需求难以满足,特别是边远地区因为交通的原因无法及时救治。 黄远剑 黄承夸 杨伟康 谭爽关键词:创伤中心 严重多发伤 综合创伤 中心模式救治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临床探索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 单元为主导,联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 救治体系,以综合医院创伤 中心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替代发达国家的独立创伤 中心建设思路,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创伤 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1年1月前后两年251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以ICU创伤 单元为主导的综合创伤 中心救治模式救治的严重 多发 伤 患者126例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DT的严重 多发 伤 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同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厅滞留时间、开始急诊手术时间及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损伤 严重 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min:14.40±3.10 vs.26.00±5.28)、抢救厅滞留时间(min:32.90±10.65 vs.68.20±21.33)、急诊手术时间(min:39.8±13.72 vs.108.10±59.94)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ICU为主导的综合创伤 中心救治模式的建立,构建了严重 创伤 救治的一体化流程,能够规范严重 创伤 救治体系,提高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救治成功率,极大缩短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晋小祥 刘燕 马继民 叶方 唐建辉 潘金戈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创伤中心 创伤 中心实体化建设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创伤 中心实体化建设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未建立创伤 中心时)收治的28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0月(建立创伤 中心时)收治的22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CT检查完成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输血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损伤 控制手术1h内开始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CT检查完成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输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损伤 控制手术1h内开始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 中心实体化建设可提升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急救效率,缩短治疗时间,还可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实施。 韦勇 李海峰 黄燕萍 周靖国关键词:创伤中心 实体化建设 严重多发伤 住院时间 死亡率 创伤 一体化集中救治模式对严重 多发 伤 的救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江西省1级创伤 中心创伤 一体化集中救治模式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71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对照组)及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江西省1级创伤 中心成立后救治的337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时间、从就诊到完成CT检查时间、开始输血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急诊手术患者入手术室时间及院内病死率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 原因及创伤 严重 程度(ISS)评分等一般资料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30 min内完成CT检查率(55.79%vs.35.93%,P<0.001)、30 min内开始输血率(60.00%vs.10.64%,P<0.001)、急诊手术患者1 h内入手术室率(42.07%vs.16.31%,P=0.0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抢救室滞留时间[55(40,71)min vs.96(75,120)min,P<0.001]及院内死亡率(3.86%vs.8.38%,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 一体化集中救治模式实现了多发 伤 患者的集中治疗,优化了救治流程及运行模式,有效地缩短了救治等待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龙新华 曾元临 刘承远 陈翔 陈海鸣关键词:创伤中心 急救模式 严重多发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救治效果 快速反应院前急救对交通事故致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快速反应院前急救在交通事故致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治疗的80例交通事故致严重 多发 伤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快速反应模式,对照组(40例)急救护理中采用常规模式,对比两组意识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征指标、急诊各环节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意识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征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院前急救反应、接收、评估、转运、核血备血、预检分诊、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医师到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或其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交通事故致严重 多发 伤 患者实施快速反应院前急救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等急诊各环节时间,改善患者的体征状况、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杨杰锋 颜丽婷关键词:交通事故 严重多发伤 院前急救 创伤 质控指标在严重 多发 伤 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2024年 探讨创伤 质控指标在严重 多发 伤 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 将150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研究组应用创伤 质控指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创伤 部位I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显效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5.909,P<0.05),指示了创伤 质控指标的应用能显著提高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部位ISS评分方面,研究组骨盆、胸部、颅脑、腹腔各部位的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创伤 质控指标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多发 伤 部位的伤 情程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结论 创伤 质控指标应用于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更广泛地推广。 郭志坤 陶亚洁 王一惠 张悦哲 杜同海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ISS评分 一体化创伤 急救模式在急诊严重 多发 伤 救治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 急救模式在急诊严重 多发 伤 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10例严重 创伤 患者的病历资料,按不同的急救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救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创伤 中心一体化创伤 急救模式。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完成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急诊至急诊手术室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采用创伤 程度评分(ISS)对两组患者抢救前、治疗结束后的损伤 严重 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转诊率及抢救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创伤 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完成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急诊至急诊手术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34±2.03)min、(23.13±3.33)min、(62.32±15.04)min、(69.31±10.51)min、(13.40±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1±2.98)min、(36.11±4.25)min、(70.03±20.02)min、(80.20±13.10)min、(15.14±2.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轻伤 占比为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5%,重伤 、严重 伤 的占比分别为10.5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2%、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DIC发生率、APACHE II评分、转诊率分别为5.26%、3.51%、(8.75±1.10)分、0,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15.09%、(14.21±1.68)分、9.43%(P<0.05),抢救成功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伤 合并症发生率为7.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 中心一体化创伤 急救模式在急诊严重 多发 伤 抢救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损伤 严重 程度, 王德震 梁娟娟 王红梅 刘畅关键词:急诊 严重多发伤 创伤中心 一体化 急救模式 基于EICU为平台创伤 中心救治模式应用于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为平台创伤 中心救治模式应用于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恩施市中心医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213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及救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2021年5月-2022年5月为对照组,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06例,使用传统专科救治模式进行急救.观察组患者107例,使用基于急症重症监护室EICU为平台创伤 中心救治模式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急症救治时间、入院-确定性治疗启动时间、ICU住院时间、早期病死率、患者入院3周损伤 程度及患者出院后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症救治时间长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入院-确定性治疗启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早期病死率、入院3周损伤 程度、出院3个月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EICU为平台创伤 中心救治模式应用于严重 多发 伤 患者可有效提高救治效率,尽快启动确定性治疗,提高急救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滕辉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创伤中心 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年 针对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本文研究在于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及实际效果。方法 将2022.9-2023.9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 多发 伤 患者,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分组,对照组(n=40)应用晚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n=40)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数据差异。结果 住院第21天观察组感染并发症率更低,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均更接近目标值,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结论 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推荐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干预方法,整体护理效果优于晚期肠内营养支持,感染并发症率更低,值得推广。 李仁杰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 严重多发伤 感染并发症 干预方法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益生菌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创伤 严重 程度评分表>16分的多发 伤 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行EEN支持,观察组行EEN联合益生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总蛋白(PB)、前白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统计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DAO、D-La、CRP、WB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7.77±1.03)ng/L vs(8.84±0.63)ng/L,(48.25±7.23)mg/L vs(53.85±6.44)mg/L,(33.43±17.28)mg/L vs(43.44±19.13)mg/L,(7.48±1.56)×10^(9)/L vs(9.77±1.3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P、PAB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8.80±2.83)g/L vs(54.43±2.06)g/L,(175.93±5.78)g/L vs(159.16±8.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1%vs 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联合益生菌可以有效保护严重 多发 伤 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对严重 多发 伤 患者ICU住院时间以及28 d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许浩 田琳 郑祥德关键词:多发伤 益生菌 早期肠内营养 肠道屏障 营养状况
相关作者
白祥军 作品数:276 被引量:1,928 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伤 创伤 严重多发伤患者 创伤患者 严重多发伤 张茂 作品数:579 被引量:2,988 H指数:2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创伤救治 心脏骤停 创伤 严重创伤 多发伤 唐朝晖 作品数:135 被引量:852 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多发伤 严重多发伤患者 严重多发伤 胰腺癌 耐药性分析 黄显凯 作品数:300 被引量:1,996 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创伤 多发伤 早期救治 严重多发伤 外科手术 王爱民 作品数:618 被引量:2,283 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救治 人工关节 脊髓损伤 骨科 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