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篇“ 中亚成矿域“的相关文章
中亚成矿西部早二叠世金、镍重大成矿事件
2024年
晚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蕴含着潘吉亚超大陆、规模最大冰期、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以及巨量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信息。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成矿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大陆增生区,以晚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显著特色,尤其早二叠世(270~290 Ma)在中亚成矿西部天山及邻区巨量金、镍爆发性集中成矿作用,造就出世界第二大金成矿省,形成了超过10000 t金,造就出具有世界特色的造山带岩浆型镍矿集区,形成了包括8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在内的东天山、额尔齐斯、北山3个重要镍矿床集中区,镍资源达250万t,是一次全球罕见的金-镍时间耦合重大成矿事件。文章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中亚成矿西部早二叠世金、镍大规模成矿的时空分布和基本地质特征,探讨了该重大成矿事件的区动力学背景和可能成矿机制。研究认为,早二叠世金矿床产于天山古缝合带附近的脆/韧性构造变形带,构成独具特色的大陆变形带金成矿系统,已有成矿理论难以涵盖,含碳碎屑岩系、地块抬升导致的大规模区变质作用、多来源的流体作用、多期构造活化富集、多种因素耦合叠加等,可能是大规模金成矿的关键条件;早二叠世镍矿床沿天山、北山、阿尔泰地区深大断裂附近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线性展布,是全球造山带镍成矿作用最强烈、发现矿床数量最多的地区,俯冲熔/流体的交代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发生高程度部分熔融、区超壳深断裂为玄武质岩浆提供快速运移的通道、壳源物质加入触发硫化物熔离、硫化物与多幕脉动侵位的岩浆反应是造山带岩浆型镍大规模成矿的关键。整体上,中亚成矿西部早二叠世金、镍重大成矿事件表现为“时间耦合、西金东镍”的时空格局,但大规模成矿的全球和区动力学背景、金与镍富集机制及成矿响应机理还是未解�
薛春纪赵晓波赵晓波赵云莫宣学莫宣学肖文交马华东朱炳玉Bakhtiar Nurtaev邓军邓军
关键词:早二叠世
中亚成矿锂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被引量:8
2023年
中亚成矿发育一系列锂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南部的造山带中,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性,包括前寒武纪(1.85~1.83Ga)、晚寒武世-早奥陶世(494~483Ma)、早二叠世(294~272Ma)、晚三叠世-早白垩世(220~180Ma)和早白垩世(139~121Ma)等5个成矿期,矿床类型主要为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基于成矿构造背景和锂成矿特征的研究,以重要构造线为界,将成矿划分为2个成矿省和7个成矿带:(1)阿尔泰-东萨彦成矿省,位于成矿的西部,包括阿尔泰、桑吉伦高地和东萨彦等3个成矿带,主要发育伟晶岩型锂矿床,成矿作用集中在上述前4个成矿期,矿床形成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古亚洲洋2个构造体系有关。(2)蒙古-鄂霍茨克成矿省,位于成矿的东部,包括东外贝加尔成矿带以及Gobi Ugtaal-Baruun Urt和大兴安岭等2个锂远景成矿带,主要发育早白垩世花岗岩型锂矿床,矿床形成主要与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有关。此外,在中国东天山发育少量晚三叠世伟晶岩型锂矿床,构成东天山锂远景成矿带,矿床形成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碰撞有关。中亚成矿稀有金属花岗岩和大多数稀有金属伟晶岩为花岗质岩浆高分异结晶的产物,其结晶分异的驱动机制主要是热驱动。富含稀有金属的花岗岩和伟晶岩岩浆的形成温度偏低(~650℃),压力变化较大(500~170MPa);锂富集机理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流体不混溶作用。本次研究分别提出了阿尔泰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模式“地壳熔融→深部花岗岩岩基→浅部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枝-伟晶岩岩脉”和东外贝加尔花岗岩型锂矿床的成矿模式“地壳熔融→深部花岗岩岩基→浅部花岗岩-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株”。
申萍潘鸿迪潘鸿迪李昌昊马华东罗耀清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伟晶岩岩浆成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
中亚成矿古生代斑岩铜(金、钼)矿床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意义
2023年
中亚成矿夹持于东欧、西伯利亚、塔里木和华北克拉通之间,是全球重要成矿之一。本文以中亚成矿古生代时期的斑岩铜(金、钼)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亚成矿南北两个斑岩铜矿成矿带内主要斑岩型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该时期主要的斑岩型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等距性规律,相邻矿床等距分布的间距范围为385±25km。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疆托克逊县以南-库米什一带、内蒙古额济纳旗以东中蒙边境附近、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一带是中亚成矿古生代斑岩型铜(金、钼)矿床成矿的重要空间节点,目前尚未在斑岩铜(金、钼)矿找矿中取得突破,在今后的找矿工作应引起重视。
肖鸿葛栋锋赵旭辉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
中亚成矿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和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对比被引量:2
2021年
中亚成矿位于北侧西伯利亚克拉通、南侧华北—塔里木克拉通及西侧东欧克拉通之间,与环太平洋成矿和特提斯成矿并称为全球三大成矿,发育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金、斑岩型铜(金、钼)及斑岩型铜钼矿床。对比研究了中亚成矿两个典型斑岩型矿床——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与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与成矿相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异同。结果表明: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斑岩岩性主要是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同时代发育的火山岩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则主要是石英二长闪长岩,矿化后期的花岗闪长斑岩仅发育有弱矿化作用,同时代火山岩以英安质-玄武质岩石为主,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这两个矿床与成矿相关的岩石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相似,均显示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但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显示出高Sr/Y和La/Yb值及低相容元素(Cr、Ni)含量,且与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相比,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具有相对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结合区地质背景资料认为: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斑岩源于加厚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段演化末期的陆缘弧环境;而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斑岩源于亏损地幔物质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于与古亚洲洋北向俯冲有关的大洋岛弧环境;不同的构造背景形成了这两类具不同特征的斑岩型矿床。
李润武童英苏尚国
关键词:斑岩型矿床成矿斑岩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中亚成矿域
中亚成矿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5
2019年
中亚成矿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异,可高度概括为具‘西铜东钼、早铜晚钼’特征。基于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及斑岩成矿特征方面的系统综合研究,以重要构造线为界,将成矿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斑岩Cu(-Au-Mo)、蒙古斑岩Cu(-Au)和中国东北斑岩Mo(-Cu)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具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四个大型斑岩Cu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增生造山过程(481~440Ma),而绝大多数矿床为晚石炭世(330~295Ma)集中爆发成矿的产物。古亚洲洋西段,沿我国中天山—伊犁南缘—吉尔吉斯北天山—中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至成吉思线性展布的古生代岩浆弧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共同制约了斑岩成矿作用;增生造山向山弯构造的转换阶段为斑岩集中成矿期。蒙古斑岩成矿省亦具新太古代—早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斑岩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泥盆纪(~370Ma)和三叠纪(~240Ma)两个时期,为图瓦-蒙古山弯构造演化过程中两个局部时段的突发成矿;早期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体系向南戈壁微地块下的俯冲增生造山有关,晚期成矿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的结果。中国东北斑岩成矿省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泛非事件岩石学记录;奥陶纪(482~440Ma)斑岩成矿受控于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时期俯冲增生作用;而中生代斑岩钼集中爆发成矿则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体系后碰撞(~250Ma)、蒙古—鄂霍茨克洋体系同俯冲(248~204Ma)、古太平洋体系同俯冲(195~145Ma)及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145~106Ma)不同地球动力学体制。成矿流体方面总体而论,中亚
高俊朱明田朱明田洪涛洪涛李光明李继磊肖文交曾庆栋秦克章徐兴旺曾庆栋周建波申萍张晓晖徐兴旺万博张招崇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大地构造背景
孙枢先生与中亚成矿大数据研究
2018年
孙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地质学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太平洋科学协会终身会员、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聘任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副主编.
肖文交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中亚成矿大型斑岩铜矿床岩浆源区、地壳厚度及成矿模式
斑岩型铜矿床是世界重要的铜来源,其成岩成矿过程的研究备受关注.世界上大多数斑岩铜矿产于环太平洋成矿,集中在第三纪和第四纪东太平洋的安第斯陆缘弧和西太平洋的岛弧环境;在特提斯成矿也发育一系列与新生代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铜...
申萍潘鸿迪曹冲李昌昊冯浩轩苑鸿庆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地壳厚度成矿模式
中亚成矿核心区斑岩铜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3
2018年
中亚成矿核心区发育多个斑岩型铜矿床,集中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中国新疆西准噶尔和东天山地区。笔者从成矿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岩浆性质、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对以上地区主要斑岩铜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境内外斑岩铜矿床的异同。中亚成矿核心区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主要为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二长岩,属钙碱性或高钾钙碱性系列,除哈萨克斯努尔卡斯甘外,大多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地区和中国西准噶尔、东天山地区斑岩铜矿成矿斑岩结晶温度主要集中在668~836℃,斑晶相结晶压力为0.8~3.2kbar(对应深度2.4~8.8km),环巴尔喀什地区成矿斑岩(ΔQFM=2.9~4.8)具有明显高于西准噶尔和东天山地区(ΔQFM=0.3~1.8)的岩浆氧逸度。中亚成矿核心地区含矿斑岩的(^(87)Sr/^(86)Sr)i=0.702 5~0.706 7,εNd(t)=4.9~8.8,显示含矿岩体主要来源于新生洋壳,可能伴随古老基底物质的参与。矿区发育以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为主的热液蚀变,努尔卡斯甘矿区发育与高级泥化有关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区内斑岩铜矿硫化物的硫主要为岩浆硫(δ^(34)S=-5‰~2‰)。环巴尔喀什地区和中国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成矿流体为氧化性的H_2O-NaCl-CO_2-SO_2体系,西准噶尔包古图为还原性的H_2O-NaCl-CO_2-CH_4体系。
黄杰安芳
关键词:斑岩铜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中亚成矿斑岩铜矿床基本特征
中亚成矿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斑岩铜矿成矿。我们对9个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进行了研究,包括地质特征、含矿岩体地球化学、SIMS锆石U-Pb定年和成矿流体成分等,结合前人成果,我们认为中亚成矿...
申萍潘鸿迪SEITMURATOVA Eleonora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成矿构造背景中亚成矿域
文献传递
中亚成矿斑岩铜金成矿的地质环境问题被引量:11
2016年
中亚成矿在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产有Oyu Tolgoi、Almalyk、Andash-Taldy Bulak、Aktogai、Kounrad等众多巨型和世界级斑岩铜金矿床,中国新疆北部斑岩铜金找矿持续重大突破令人期待。中亚成矿大规模斑岩铜金成矿于什么地质环境?新疆北部、尤其天山斑岩铜金地质找矿持续突破的前景怎样?都是颇受关注的重大地质和找矿问题。通过广泛深入文献调研和重要矿集区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中亚构造成矿在古亚洲洋壳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和后碰撞伸展等不同时期地质环境中,虽然均有斑岩铜金成矿作用发生,但古亚洲洋俯冲形成不同时期的增生岛弧是中亚斑岩铜金最为重要的成矿地质环境,大规模斑岩铜金成矿出现在洋盆演化末期、或即将关闭时的成熟岛弧环境。为什么中亚重要斑岩铜金矿床多形成于年长的成熟岛弧是值得探索的重要科学问题。新疆北部、尤其天山不同时期的岛弧发育完整,岛弧岩浆作用强烈而漫长,斑岩铜金成矿条件优越,大型-超大型铜金矿地质找矿潜力巨大,有望持续发现重要斑岩铜金矿床。
薛春纪赵晓波莫宣学
关键词:成矿环境中亚成矿域

相关作者

申萍
作品数:158被引量:81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金矿床 新疆西准噶尔 中亚成矿域 斑岩铜矿床
潘鸿迪
作品数:66被引量:270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新疆西准噶尔 斑岩铜矿床 中亚成矿域 地球化学
朱永峰
作品数:186被引量:1,522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西准噶尔 地球化学研究 金矿 包古图 成矿作用
陈宣华
作品数:161被引量:1,958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究主题:晚古生代 西准噶尔 巴尔喀什成矿带 新生代 裂变径迹
叶宝莹
作品数:47被引量:57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巴尔喀什成矿带 ARCGIS 土地复垦 晚古生代 中亚成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