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3篇“ 中医手法治疗“的相关文章
- 中医手法治疗骨折后肘关节粘连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骨折后肘关节粘连实施中医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4例骨折后肘关节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为参考组与手法组,各42例。参考组行常态治疗,手法组行中医手法治疗,评估肘关节功能,比较疼痛情况,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评估Mayo评分、症状积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估肘关节功能,均差异,评估Mayo评分在手法组高于参考组,症状积分在手法组低于参考组(P<0.05)。轻度疼痛率在手法组(83.33%,35/42)高于参考组(40.48%,17/42),中度、重度疼痛率在手法组[16.67%(7/42)、0.00%(0/42)]低于参考组[50.00%(21/42)、9.52%(4/42)](P<0.05)。有效率在手法组达到了95.24%(40/42),在参考组为78.57%(33/42),即手法组高(P<0.05)。结论:中医手法措施多,能迅速提升肘关节功能,减轻肘关节疼痛感,有效率高,可促进骨折后肘关节粘连的康复。
- 毕海峰王科
- 关键词:中医手法肘关节粘连疼痛情况骨折
-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述要
- 2024年
-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属中医学项痹、颈项痛、项肩痛等范畴,当代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该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本文通过梳理国家级、省级、市级名老中医手法治疗CSR相关文献,总结名老中医对CSR的病因病机认识,分析其以手法治疗CSR时遵循的原则,提炼其特色手法操作,为传承发展名老中医手法治疗CSR学术思想奠定基础。参考文献34篇。
- 安成飞宁静李粒萌张嘉程李华南谭涛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名老中医理筋手法正骨手法
-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经验撷萃被引量:2
- 2024年
- 颈源性眩晕在中医上属“眩晕”、“项痹”、“头痛”等范畴,我国当代名老中医手法治疗此病经验丰富,笔者以国家级、省市级名中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经验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名中医针对此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手法治疗原则、特色手法操作等学术思想,以期为今后临床上手法治疗此病进行传承和创新。
- 安成飞宁静黄偲崟边明真李华南谭涛
-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推拿手法名中医
- 多学科交叉背景下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效应机制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3
- 2024年
- 中医手法效应机制研究是目前手法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骨伤科现代化与国际化道路上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我国正逢多学科交叉引领知识生产、科技创新、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医骨伤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创新的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医手法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载体。颈椎病作为中医骨伤学科的优势病种,近年来许多学者基于多学科的技术和理论开展中医手法效应机制研究。本文以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为切入点,重点围绕颈部肌群,颈椎椎体、椎间盘、椎体附件,颈部血管,神经系统4个维度,整合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中医手法效应机制研究中多种技术和理论的应用现状和实施策略,有利于中医骨伤学科与其他学科更好地结合、创新、转化,为系统阐明手法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与借鉴。
- 朱立国冯天笑王旭王平王平
- 关键词:中医手法颈椎病
-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 2024年
- 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采取常规治疗)和试验组(70例,实施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医手法治疗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 赵普
-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加味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阿仑膦酸钠维D3联合中医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继发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维D_(3)联合中医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术后患者骨密度变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5例踝关节损伤后保守治疗3个月仍疼痛的患者,所有患者行改良Brostr9m-Gould术修复踝关节外侧韧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法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补充钙剂和常规康复锻炼,手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手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维D_(3)口服。在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进行下肢肌肉功能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收集踝关节局部骨密度值和AOFAS踝-后足评分;治疗后6个月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处理,3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法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手法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的AOFAS评分、踝关节局部骨密度和下肢肌肉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优于手法治疗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维D_(3)联合中医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踝关节损伤术后患者局部疼痛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局部骨密度,促进下肢肌肉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许子平张琦张海鑫杨茂伟
- 关键词:中医手法
- 中医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 韩飞飞
-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手法治疗效果初探
- 2023年
- 目的:对老年期痴呆患者提供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并对此疗法在减轻患者精神行为问题和提高日常生活机能与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进行评价,为该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和缓解提供新思路。方法:总共71名受试者来自中国十个省市的14个中医院和养老院,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中50~60岁2人,60~70岁16人,70~80岁23人,80~90岁25人,90以上5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所有病人得到为期为6个月,每周3次,每次40~60分钟的统一规程的中医手法推拿按摩治疗。使用单组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全部参加者在入组时先做基线测查,治疗中期(3个月)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再做一次同样的测查。结果:认知功能(MMSE)三月追踪和基线无显著性统计变化,但六月追踪与基线相比有显著性提高(t=2.71;p <0.01)。精神行为问题(NPI)三月追踪(t=-3.15;p <0.01)和六月追踪(t=-4.43;p <0.001)都相对基线有显著性降低。日常生活机能(ADL)三月追踪(t=3.75;p <0.001)和六月追踪(t=6.17;p <0.001)相对基线有显著性提高。这些结果表明,这些患者在接受传统中医手法治疗三个月后,在降低精神与行为问题方面有明显好转,在日常生活机能方面也有明显提高。在连续接受治疗六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还表现出明显的好转。结论:初步证据表明传统中医手法对老年期痴呆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中医手法操作简单易学,在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护实践中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泛接受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李宗民刘勇泼刘洪旺杜宁张守字丁全茂王红梅扈盛王凯鹏王锡宁赵祥麟陈凌霜陈宏图
- 关键词:中医手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疗效评价
- 中医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思考被引量:3
- 2023年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又称“脊柱侧弯”)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脊柱三维空间发生弯曲、旋转的疾病。中医手法治疗本病疗效肯定,具体应用时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整体施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并结合导引在侧凸早期进行手法干预。此外,还应加强脊柱健康知识普及,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王媛媛詹红生
- 关键词:脊柱侧凸中医手法筋出槽骨错缝
-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0
- 2023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手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局部功能的效应,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中医手法治疗LDH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欠规范的问题,制约了中医手法的临床推广和应用。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为解决中医手法研究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重点从临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对常用中医手法治疗LDH进行系统梳理,归结手法研究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为后续手法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助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程。
- 齐保玉王旭杨克新冯敏山金哲峰金哲峰朱立国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手法中医药现代化理筋医工结合
相关作者
- 朱立国

- 作品数:446被引量:3,701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 手法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 魏戌

- 作品数:308被引量:2,69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 林彩霞

- 作品数:78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推拿治疗 推拿 典型病例 手法治疗 软组织损伤
- 冯敏山

- 作品数:191被引量:1,501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 颈椎 META分析
- 王平

- 作品数:1,125被引量:5,912H指数:33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预后 手法 腔镜甲状腺手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