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576篇“ 中医药预防“的相关文章
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研究进展
2025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广泛运用于肝胆胰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术后胰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难度。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西有限,且具有诸多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方面有效,可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且有整体调节、无特殊禁忌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由于中医药的复杂性及处方的个体差异性,目前仍难以得到明确的循证证据,且相关基础研究较少,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目前仍难以明确阐述。本文归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内容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提供参考。
陈萌蔡淦李甫龚彪张振超邵家东
关键词:中医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炎
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下骨科疾病的中医药预防与管理
2025年
为了提高骨科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择针对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下的中医药预防以及管理工作模式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从承德县下板城镇卫生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患者群体中,选择80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预防管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普通组以及对比组,针对两组患者分别落实常规管理以及中医药预防管理。研究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管理工作质量、徒手肌肉力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比。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对比组患者的管理质量、徒手肌肉力量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较于普通组得到了明显提升(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则是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在骨科疾病的临床预防治理期间,随着中医全科服务模式的推广,中医药预防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全面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并且患者的肌肉力量以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得到合理管控。
姜柏琨
关键词:骨科疾病
癌邪理论指导中医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临证经验
2024年
肝癌切除术后高复发率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正虚邪实是肝癌的基本病机,正虚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脾虚等,邪实包括气滞、血瘀、痰、湿、热等。肝癌患者由于体质因素、饮食习惯、情志状况、病程阶段、西医治疗等不同,表现出多个单证组成的复合证型,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时空差异性。以癌邪理论学术思想为指导,制定中医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总原则,在治疗上避免或减少不良因素刺激,如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需要抗病毒治疗;在组方时应该包括扶正组分、一般祛邪组分和祛癌组分物。扶正物重在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包括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健脾等一种或多种联用;一般祛邪物重在改善人体病理状态,使机体环境不适宜癌邪生长,包括理气、活血、祛痰、化湿、清热等一种或多种联用;祛癌物重在攻伐癌邪,直接抑瘤,包括解毒类、散结类等抗癌中。三个组分从不同侧面相互协同,共同作用,最大程度发挥抗复发效果。在具体用方面,还需要注意个体化用,一人一方;证候变化,及时调方;评估复发风险,草与成联用;坚持不间断用,优先从肝癌中草数据库中选,最大化发挥中医药抗肿瘤疗效。研究介绍中医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临证经验,并附验案1则。
吴孝雄
关键词:预防复发学术经验医案
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规律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近二十年各医家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规律,为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各医家处方为切入点,提取处方涉及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物组成,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一系列高级的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处方的证型证素分布、用频次、性味、归经、物相关性以及聚类情况。结果:共收集到数据库相关文献所载预防大肠息肉复发的处方105首,涉及中医证型30种,中186味。其中核心物组合139对,潜在常用对157对,新处方3首。结论:脾胃虚弱是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治疗当以健脾益胃为基础,根据不同患者血瘀、湿阻、痰凝、热毒等的差异,佐以活血、祛湿、化痰、清热之法,标本兼治,方获良效。
谢伟昌陈楠姜小艳王洪亮刘磊罗爽张伟健郭绍举黄彬
关键词:中医药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组方规律
中医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观察研究及Meta分析
赵睿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通过挖掘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用规律及治疗方法,探讨大肠息肉发病机制,为结肠息肉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10年后国内公开发表的、具有明确疗效的中医药预防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文献,利用古今医案平台系统V 2.4.3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总结相关用规律。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50篇,预防大肠息肉复发中组方50首,涉及中173味;10次以上高频10味,分别为茯苓、甘草、党参、白术、薏苡仁、陈皮、白花蛇舌草、乌梅、莪术、黄芪;15次以上关联物5对,分别为党参-茯苓、白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茯苓、薏苡仁-茯苓;得出方剂树包含以下物:茯苓、党参、白术、陈皮、甘草、薏苡仁、山;中及方剂功效均以健脾、祛湿、清热、活血为主。结论 在大肠息肉发病中,脾虚为本,湿、热、瘀为标,其治疗原则以健脾祛湿为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辅。
刘洪波
关键词: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数据挖掘
儿童中医药预防保健管理
本书分13章系统介绍了儿童中医药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等内容,包括儿童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管理理念、团队建设、资源管理、质量控制、健康教育管理、健康促进管理、医防融合体系建设管理策略,以及儿童脊柱疾病、科学用...
刘冰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没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本文中,我们简要地总结了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回顾了已发表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试验,总结中医的治疗潜力及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中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多种信号途径(包括氧化、凋亡等)方面比化学物更有效。然而,中抗ED应用的主要局限是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其潜在的物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沛丰孙一鸣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病氧化应激
中医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概述被引量:4
2023年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致死性血管疾病之一,气虚、血瘀为致病基础,肿为临床表现。本病“防重于治”,在发病前采用针灸、推拿、压力治疗、中内服外敷等预防措施,注意调畅情志、控制饮食;病程中应用针灸及物治疗;病情稳定后配合物及压力治疗防止复发。治疗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基础,为临床防治VTE提供依据。参考文献32篇。
张筱杉刘明刘春龙赵亚男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治未病药物预防气虚血瘀
COVID-19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目前COVID-19疫情仍肆虐全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且毒株不断变异,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中医温病学发展源远流长,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可调畅人体气机,增强免疫力,减少感邪发病。本文回顾了COVID-19的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方法相关研究,指出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应遵循“三因制宜”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其预防方法主要为中口服、中香囊、中香熏、中浴、中膳食、中医功法等;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宣肃肺气、调畅气机,肠肺同治,既病防变;此外,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中调理、针灸疗法、运动康复、心理疏导、饮食调护等康复方法。
伏巧赵文豪戴海龙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康复

相关作者

刘明
作品数:383被引量:820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医证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静脉性溃疡
周宗起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骨科术后 中医药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 红花注射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李英帅
作品数:211被引量:1,798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体质 体质 中医体质学 中医 痰湿体质
袁圆
作品数:33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血药浓度 高脂血症 泽泻汤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许才明
作品数:20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重症急性胰腺炎 阳明腑实证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