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10篇“ 中医证候学“的相关文章
中医
本书作者在自己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作、医话、医案,编成此书。
李洪成
关键词:辩证
成都市青白江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中医调查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青白江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见中医及特征,总结型规律,为中医药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是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运用流行病调查研究方法,查阅大量COPD中医分型相关文献并参照朱文锋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第七版本课本四诊信息、辨纲要及周仲英的《中医内科》第二版书本有关内容,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标准(2011版)》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最新诊断标准制定中医调查表。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病例共293例,其中女性126例,男性167例,其中60岁及以上患者多见;在临床症状以气短气促、咳嗽、咳痰、动则喘息加重等最常见;在舌脉方面,以淡白舌、胖大舌、厚腻腐苔、滑脉居多;中医型方面,以痰浊壅肺最常见,其次为痰热壅肺、肺肾气虚、外寒内饮、风寒、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痰蒙神窍、血瘀、肺气虚。结论:青白江区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在年龄方面,以老年患者多见,其在中医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以实为主,实患者中以痰浊壅肺、痰热壅肺较常见。
袁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
脂肪肝中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由于脂肪肝病因与病理机制的不同,在不同病理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中医”。“”又称“”,是以一定阶段病机为基础,是中医治疗的基石。目前对脂肪肝的“”研究,尚不统一,且比较杂乱,采用不同辨方法得出不同的型,影响了临床辨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历代医家与现代医家对脂肪肝型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强调规范与准确的脂肪中医型对辨论治的意义。
赛俊婷李秀惠
关键词:脂肪肝证候辨证论治
413例视疲劳患者中医研究
2024年
目的 观察视疲劳患者的中医特征。方法 对413例视疲劳患者进行视疲劳的中医问卷调查,并分析视疲劳患者的中医分布特征和分型。结果 413例视疲劳患者中,肝火炽盛198例(47.94%)、肝阳上亢215例(52.06%)。结论 视疲劳分型以肝阳上亢为主,以肝火炽盛为辅。
许李娜
关键词:肝劳视疲劳问卷调查证候分析
145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45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中医资料,分析入院当天、入院第3天及第5天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临床特点。结果:145例患儿在入院当天及入院第3天、第5天中,咳嗽、咳痰的出现频率均最高,其次为咽红及发热;舌象均以舌红为主,舌红绛在入院第3天(18.62%)较入院当天(7.59%)所占比例升高,入院当天舌象以苔黄(35.86%)、苔薄黄(22.07%)、苔黄腻(13.79%)多见,入院第3天舌象以苔薄白(26.21%)、苔黄(21.38%)、苔黄厚(20.00%)、苔黄腻(15.17%)多见,入院第5天舌象则以苔薄白(61.38%)最多见。入院当天患儿中医型共4种,分别为风热闭肺(78.63%)、痰热闭肺(15.17%)、痰湿蕴肺(4.14%)、风寒犯肺(2.07%),入院第3天及第5天中医型为风热闭肺(51.03%)、痰热闭肺(44.83%)、痰湿蕴肺(4.14%)。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初期以风热闭肺最多见,随着病情进展痰热闭肺所占比例升高,同时可兼夹瘀、湿等病理因素,临床治疗应以疏风清热化痰为主,配合活血化瘀及化湿药物的应用。
梁大为谢静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中医证候分析
1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 总结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规律。方法 收集160例IBS-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研究临床表现分布情况,中医型分布以及与各临床指标的关联情况。结果 脾虚湿盛占33.1%最多;肝郁脾虚患者每日排便次数最多,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脾肾阳虚患者Bristol分型评分最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脾肾阳虚患者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肝郁脾虚患者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IBS-D以脾虚湿盛最多见,情志失调对排便次数有较大的影响,脾肾阳虚病情较重,应以健脾化湿、疏肝解郁为治则,久病重病需固护元阳之气。
徐晓东黄笑欢王蓉张宇陈迎莹段友锋
关键词:腹痛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
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特点与预后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留观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中医特点与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中医药大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留观收治入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278例,分析探讨其中医型特点与预后。结果共纳入278例,其中男146例,女132例,平均年龄(83.18±8.86)岁。97.48%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SCAP患者较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Non-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NSCAP)患者更易出现发热、意识障碍、心率及呼吸频率加快、肺部闻及湿啰音和痰鸣音、多肺叶受累、合并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NEU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更高,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更低。中医方面,SCAP患者气促、形体消瘦、痰多、咯黄痰、神昏、细脉、数脉的出现比例高于NSCAP患者,大便干结的出现比例则低于NSCAP患者。SCAP患者常见的中医型为痰热壅肺和痰浊阻肺,比NSCAP患者更易出现热陷心包,预后更差。结论急诊留观SCAP患者以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多见,以咳嗽、咳痰、痰多为主,常见的中医型为痰热壅肺和痰浊阻肺,SCAP患者更易出现神昏、气促等热闭心包的表现,病死率更高。
王鑫菊徐红日郝丹丹张路遥李雅莉杨丽娟
关键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证候预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特点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长春中医药大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出本地区血透患者死亡原因、危险因素、中医特点,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收...
周霄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医证候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612例中医特征的多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中医特征及型分布规律。方法:结合文献及专家意见设计《POI中医流行病调查问卷》,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研究方法,对纳入的612例POI患者采集四诊信息,运用SPSS 26.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到POI中医要素及型分布。结果:筛选出有意义的四诊信息条目76项,经带情况以月经量减少为主,伴有经质和经色的改变,全身症状以腰膝酸软、心烦、头晕、耳鸣、便干、倦怠、脱发、潮热、口干、失眠、健忘、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最为突出。舌象多见舌红、苔薄白,脉象多见细、沉等。对76项条目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病性素包括阴虚、阳虚、气滞、血瘀、气虚、血虚、精亏、津亏、热、湿;病位素包括肾、心、脑、肝、脾、胃、胞宫、大肠。聚类分析显示POI型为肾精亏虚占28.92%(177/612),肝肾阴虚占25.65%(157/612),肾虚血瘀占20.10%(123/612);心肾不交占14.38%(88/612),肝郁脾肾两虚占10.95%(67/612)。结论:POI中医分布具有规律性,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主要型为肾精亏虚、肝肾阴虚、肾虚血瘀、心肾不交、肝郁脾肾两虚
贾紫千冯晓玲杜惠兰刘雁峰张杨姚睿婷韩昕宇
关键词:流行病学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严重程度与中医特征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严重程度以及中医分布的相关性,为偏头痛的预防及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方法:运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在长春中医药大附属医院脑病门诊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进行患者病历信...
孙琦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人口学特征中医证候学

相关作者

王阶
作品数:1,100被引量:8,177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血瘀证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药 病证结合
王玉光
作品数:352被引量:3,317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间质性肺疾病 中医 手足口病 中医证候
张军平
作品数:590被引量:3,661H指数:2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病毒性心肌炎 冠心病 四妙勇安汤 中医药
谢道俊
作品数:205被引量:833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豆状核变性 黄蒲通窍胶囊 血管性痴呆 WILSON病 抑郁
窦永起
作品数:201被引量:1,24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性肺损伤 帕金森病 中医药疗法 抑颤汤 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