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 篇“ 中华补血草 “的相关文章
中华 补血 草 乙醇提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为了探究中华 补血 草 醇提物(Limonium sinense(Girard)Kuntze enthanol extract,LSKE)保肝的物质基础及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到中华 补血 草 提取物(LSKE),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标准品鉴定LSKE的主要成分是木犀草 素、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圣草 酚、异鼠李素6种黄酮类成分;通过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不同剂量中华 补血 草 醇提物(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对小鼠血清ALT、AST、SOD、GSH-Px和MDA含量及活性的影响;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以及肝药酶CYP2E1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LSKE能够抑制血清中ALT、AST的水平,降低MDA水平,同时提高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以及抑制炎症因子和肝药酶CYP2E1的mRNA表达。结论:LSKE可通过改善因酒精引起的炎症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发挥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眭丹娟 盛玉青 蒋双红 曹莉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黄酮 抗氧化 酒精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6-BA对中华 补血 草 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中华 补血 草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激素对补血 草 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导,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MS+6-BA 0.5mg/L+IBA 0.1mg/L是补血 草 的叶片与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通过组织培养来建立和优化补血 草 离体再生体系,可以为补血 草 的快速繁殖以及其资源的保护奠定基础,同时为其它药用植物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蔡金方 李佳 缪静怡 赵步青 丁鸽 蔡照胜 商士斌 张代臻 杨中烈 卞金玉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快速繁殖 中华 补血 草 内生真菌发酵物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2018年 研究中华 补血 草 的内生真菌及其发酵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旨在深入开发天然药物新资源。以中华 补血 草 为研究对象,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其发酵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MTT法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中华 补血 草 中共分离纯化出11株内生真菌;菌株A-2-13、A-1-5、A-2-5、A-1-8、A-2-8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1 000.00、500.00、250.00、125.00μg/m L发酵物浓度下,菌株A-2-13对DPPH自由基及菌株A-2-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90%;菌株A-1-5、A-1-16、A-2-5、A-2-7、A-2-13的抑菌活性较强,且对枯草 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几乎均高于90%。说明中华 补血 草 中蕴含着具有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可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 毛涵 毛涵 代飞 汤新慧 薛菲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内生真菌 发酵产物 抗氧化 抑菌活性 中华 补血 草 LsRab7基因的克隆及盐、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2018年 利用RT-PCR技术从中华 补血 草 中获得了LsRab7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NCBI ORF founder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61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20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利用ExPASy服务器预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 849.95,理论等电点为5.67.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盐处理或干旱处理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LsRab7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升高,说明LsRab7可能参与中华 补血 草 的抗逆反应过程,为探究中华 补血 草 的抗逆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艾丽花 姜夕雷 贾冰晨 王宇 陈世华 尹海波 郭善利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胁迫处理 盐胁迫下弯曲芽孢杆菌KLBMP 4941对中华 补血 草 的促生效应及其根际互作机理初步研究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危害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前期课题组发现一株盐生植物中华 补血 草 内生弯曲芽孢杆菌KLBMP 4941,通过组培方式能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因此本论文围绕盐胁迫下... 王田田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盐胁迫 基因组 转录组 中华 补血 草 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为进行中华 补血 草 优良品种的保存和培育,为从分子水平进行泌盐植物耐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中华 补血 草 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对中华 补血 草 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MS+6-BA 0.1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为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以MS+6-BA 1.5 mg·L^(-1)+NAA 0.2 mg·L^(-1)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99.06%;丛生芽继代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 0.2 mg·L^(-1)+6-BA 0.15 mg·L^(-1);以MS+NAA 0.2 mg·L^(-1)培养基为最佳生根率培养基,生根率为87%,且根系生长良好。 卢兴霞 骆建霞 任志雨 孙世海 柴慈江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植株再生 中华 补血 草 组培苗对NaCl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含不同浓度NaCl(0、0.2%、0.4%、0.6%、0.8%、1.0%)的MS增殖及生根培养基上对叶片分化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了中华 补血 草 的生长发育指标(株高、叶数、叶宽、植株鲜样质量、根长)和生理指标(MDA、SOD、Pro、Na^+、K^+)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中华 补血 草 组培苗的生长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盐害症状。其中,根长随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1.0%浓度时主根最长,为对照的3.9倍;株高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再增加的趋势,0.6%浓度处理时最低,0.8%浓度处理时最高,1.0%浓度处理时有所下降,但与0.8%浓度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植株鲜样质量除0.2%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且这些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叶数总体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1.0%浓度处理的叶数最少,为对照的1/3;叶宽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0.4%浓度处理时叶最窄,0.8%浓度处理时叶最宽,但与1.0%处理的叶宽差异不显著。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MDA含量、SOD活性和Pro含量均随NaCl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在0.6%浓度处理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在1.0%浓度处理时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Pro含量也在0.6%浓度处理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在1.0%浓度处理时含量虽有所下降,但也显著高于对照;SOD活性在0.8%浓度处理时最高,其次为1.0%浓度处理,二者间差异显著,且均显著高于对照。Na^+、K^+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Na^+、K^+含量总体上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K^+/Na^+比随NaCl浓度的增加出现先降低后增加的现象,在0.8%浓度处理时比值最小,1.0%浓度处理时K+/Na+比值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组培苗可以耐含NaCl为1.0%浓度的盐汁生境,在其受到盐胁迫时,可以通过增加SOD活性和Pro含量以及维持高K^+/Na^+比值来保护细胞膜系统,增强吸水能 卢兴霞 郭文涛 孙云 兰晓天 明聪 任志雨 骆建霞 柴慈江 孙世海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组培苗 盐胁迫 生长发育 生理响应 中华 补血 草 内生与根际具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获得江苏沿海滩涂盐生药用植物中华 补血 草 内生及根际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潜在促生活性。【方法】从中华 补血 草 和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对其ACC脱氨酶活性定量检测,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系统发育地位。同时研究其固氮、溶磷、产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及耐盐能力。【结果】分离筛选获得18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内生与根际细菌,定量检测发现其中有13株菌的ACC脱氨酶含量在20 nmolα-KA/(mg Pr·h)以上,有11株菌可以固氮,7株菌能够解磷,9株菌产生IAA。菌株的Na Cl盐耐受范围多数在0–13%之间。16S r RNA基因测序表明,活性菌株分属于7个属,多样性丰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优势类群。其中菌株KLBMP 5180为节杆菌属的潜在新种。【结论】江苏沿海滩涂盐生药用植物中华 补血 草 共生环境中具有丰富多样的具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并存在潜在新物种资源,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冯维维 武美贤 司雨婷 邢珂 秦盛 蒋继宏 彭学关键词:盐生植物 ACC脱氨酶 内生菌 中华 补血 草 醇提物及有效成分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中华 补血 草 (Limonium sinense(Girard) Kuntz)属白花丹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在江苏沿海地区分布甚广,具显著的地域资源特色。研究发现其具有保肝、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实验主要从中... 刘佳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醇提取物 木犀草素 抗肿瘤活性 文献传递 中华 补血 草 5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比较被引量:12 2015年 比较研究5种中华 补血 草 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槲皮素、异槲皮苷、木樨草 素、芹菜素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运用MTT试验,检测5种中华 补血 草 黄酮类化合物对Hep G2和Hela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运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检测中华 补血 草 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知,5种中华 补血 草 黄酮类化合物均显示一定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但其活性强弱存在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其抗肿瘤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木樨草 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芹菜素>异槲皮苷;体外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槲皮素>木樨草 素>异鼠李素>芹菜素>异槲皮苷。结果表明,中华 补血 草 黄酮类化合物木樨草 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芹菜素等为中华 补血 草 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董蒙蒙 喻樊 刘佳 汤新慧 高静 徐永新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黄酮 抗肿瘤 抗氧化
相关作者
汤新慧 作品数:65 被引量:377 H指数:12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 研究主题:中华补血草 天然药物 肝损伤 线粒体 乌苏酸 高静 作品数:165 被引量:637 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线粒体 积雪草酸 肝损伤 抗肿瘤 氧化应激 高静 作品数:29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补血草 天然药物 中华补血草 抗肿瘤 线粒体 李妍 作品数:61 被引量:368 H指数:11 供职机构:德州学院 研究主题:种子萌发 盐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中华补血草 丙二醛含量 郭善利 作品数:80 被引量:324 H指数:10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家族 互花米草 生物信息学 盐胁迫 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