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249篇“ 中国博物馆学“的相关文章
- 中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制度发展与完善之思
- 2024年
- 中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制度萌芽于民国时期,其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学习苏联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经验;80年代,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被置于博物馆组织规范议题下讨论并引发争论;90年代,成为博物馆改革的子议题;21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发展与失范并存。本文以江西省各级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为例,从章程结构、宗旨与定位、人员构成、运行机制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中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的发展现状,并从制度定位、秉持原则、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 刘迪
- 关键词:历史演进章程
- 民国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研究(1912-1937)
- 马逸飞
- 努力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学——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综述
- 2023年
- 11月23—25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广州举行。作为中国博物馆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聚焦“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主题,着重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坚持服务大众,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 耿坤游敏顾婷艾静芳李晨
- 关键词:差异化发展博物馆学服务大众
- 民国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的学术特色与价值评估被引量:1
- 2023年
- 从学术史角度而言,民国时期是中国博物馆学形成与初步发展期,此一时期,中国博物馆学在学科建制上完成了“学科化”,并体现出相应的时代特征和学术特色,对此学界鲜有专门论述。本文拟从“学科”概念入手,梳理相关史实,以明了民国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的总体面貌,并对其进行初步价值评估,以为今日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锚定起点,提供相应的理论思考基础。
- 李飞
- 关键词:博物馆学博物馆学史民国时期学科
- 从地志博物馆“存在”与“消亡”之争看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的学术反思被引量:1
- 2023年
- 地志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博物馆模式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一场围绕地志博物馆“存在”与“消亡”的争论。透过这场争论,可以窥见当时众多博物馆学者在审视并反思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历史遗产,思考我国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它和当时学术界开展的其他方面的讨论一起,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的学术反思思潮,为中国特色博物馆学的建立与发展扫除思想阻碍。
- 田军张文立
- 关键词:博物馆学
- 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亟需特色新型“智库”支撑
- 2022年
- “智库”指代以公共政策为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准则的专业研究咨询机构。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且日益进入公众视野,发展属于行业型智库的博物馆学智库正当其时。可惜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型,我国博物馆学智库或准智库目前都鲜少,就连文物、文化遗产领域智库也鲜少。为什么建设我国博物馆学智库、它们应承担哪些职能、怎样才能建成建好、如何助力中国博物馆学的实践、理论和制度创新,应成为现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新型博物馆学智库应以服务相关公共政策和推动科学决策、推进理论创新、提高国际话语权三大功能定位为己任。同时,以智库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博物馆学的学科布局。
- 郑奕
- 关键词:博物馆智库博物馆学
- 女性学视野下的中国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发展史
- 女性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具有特定视角并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系统性独立学科,既以妇女为主体对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研究,又以女性为视角或站在妇女立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层面进行解读。中国近现代博物馆事业经历了...
- 徐珊珊
- 关键词:女性学博物馆学女性解放
- 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其北京实践——致敬中国博物馆学的杰出贡献者苏东海被引量:2
- 2022年
- 苏东海先生推动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并结合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主题,指导北京开展生态博物馆建设实践。调研表明,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具有开放性。解析生态博物馆在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中的发展路径,发现社会、政府、博物馆业应为三足鼎立、互为支撑的体系结构。
- 白杰张靓罗征
- 198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发展被引量:4
- 2021年
- 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类课程包括了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等不同学科的相关课程。本科专业建立以来,各高校的具体课程和修读要求,随着博物馆学学科发展而变化,根据各校自身基础而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起,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构建博物馆学课程体系,以概论性质课程为基础,逐步发展为以博物馆经营管理、藏品管理、展览内容策划、展览形式设计、博物馆教育等为主干课程的架构。博物馆学课程建设回应实践需求,反映出博物馆行业的时代特征;课程内容不断深化与细化,逐步扩展自身学科分支体系。在现有本科学制和学科归属下,博物馆学课程在行业需求与学科建设之间兼顾平衡,并呈现多元发展的面貌。
- 刘守柔
- 关键词:博物馆学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检视被引量:2
- 2021年
-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梳理这一时期文献,清理出该时期博物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版块:博物馆史、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类型、博物馆管理、博物馆效益、博物馆陈列展览、观众研究和博物馆学构建,其中博物馆学构建是这一时期的核心议题。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在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既是对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年(1949-1966)来博物馆学研究的扬弃,也为中国当代博物馆学研究奠基。
- 刘迪
- 关键词:博物馆学学术史学术回顾历史地位
相关作者
- 周峰

- 作品数:114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代 考释 辽金 辽代 金史
- 郑奕

- 作品数:27被引量:263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博物馆 教育活动 博物馆教育 展览 观众
- 陆建松

- 作品数:60被引量:63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 研究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展览 博物馆事业 展览 博物馆建设
- 徐玲

- 作品数:49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博物馆 古物 民国时期 文物 博物馆教育
- 白文源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博物馆
- 研究主题:博物馆学研究 藏品研究 考古学 历史学 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