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0篇“ 中国声音“的相关文章
- 用传统音乐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以茂腔戏为例
- 2025年
- 本文以茂腔戏为例,对其宫调、润腔、板式、伴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茂腔戏与“用传统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充分结合,阐述茂腔戏中的中国故事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意义。再以笔者过去的“茂腔戏进课堂”为依据,对“用传统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关于传统音乐教学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笔者还将中国故事与现代音乐创作、自媒体传播相结合,期望为传统音乐与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融合做出有益的创新性尝试。
- 刘婧涵
- 关键词:传统音乐
- OBE视阈下以“传播中国声音”为驱动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2025年
- 在OBE视阈下,以“传播中国声音”为核心理念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性地将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基础、旅游实务、跨文化交际四大模块统一在同一课程体系下,旨在系统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文化传播能力及文化应用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及SPSS数据分析发现经过教学改革,学习者的旅游英语水平及文化认知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在短期内并不显著,说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累和实操。
- 何燕
-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 开拓互鉴融通——“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声音”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5年
- 在全球文化交融与世界文明对话日益加深的当下,跨文化音乐史书写成为当下音乐研究趋向,如何在世界人类文明中寻找中国文化本位随之成为学者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西方音乐的中国声音——汇流东方》(第一辑,上海音乐出版社)2024年的出版,引发了学界对中国音乐文化在西方音乐语境中独特表达的深刻思考及广泛讨论。
- 张婕怡
- 关键词:文化交融西方音乐文明对话中国音乐文化
- 苏海珍 以独弦琴传播中国声音
- 2025年
-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生活着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广西南部东兴市的氵万尾、山心、巫头三个岛上,与越南隔海相望. 京族特有的传统乐器名为独弦琴,出现于殷商时期,盛行于唐朝.自明代传播至越南及东南亚各国,传承数百年之久.
- 黄伶伶
- 关键词:独弦琴殷商时期传统乐器京族
- 深耕东盟,传播中国声音:地方媒体区域国际传播的路径探索
- 2025年
- 地方媒体在我国的对外传播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作为广西地区的主流媒体,积极推进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广西云通过推出各类国际传播内容,并与东盟各国媒体进行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广西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广西云在对外传播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导致自身在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上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广西云应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 麦蕊
- 关键词:主流媒体
- 英语课堂从“中国文化失语”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转向探析
- 2024年
- 英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由来已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已成为英语课堂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为改善英语课堂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供了契机。文章将从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符玉梅
- 关键词:英语课堂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失语中国故事
-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声音——刘文飞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 2024年
- 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在总结自身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俄文学外交”“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等概念,主张让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同时对接俄苏本土的文学研究传统和欧美的俄国文学研究传统,并注重对俄国文学在文化学、思想史方面的阐释。与此同时,刘文飞教授兼顾文学研究的社会性影响,他从学术、翻译、写作的三种路径出发,通过一系列著译作品和文化活动致力于推动俄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普及。刘文飞教授所代表的新一代俄国文学研究者们将以中国视点、中国阐释、中国特色于一身的最新研究理念融入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的撰写之中,是对中国俄国文学史书写的一次全面更新,在向世人展示中国近一个半世纪的俄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创建拥有我们自己民族风格和立场的斯拉夫学派,让国际斯拉夫学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 郑晓婷刘文飞
- 关键词:俄国文学
- 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观念、影视叙事与“中国声音”
- 2024年
- 文学IP的媒介扩散已成为文学传播的关键路径。当前文学研究将影视作品纳入文学史,引发对文学观念的反思。可从“叙事”这一文学形态考察影视作品,将其视为新的叙事类文学形式;也可从“文学性”视角出发,从文学角度理解影视。从传统农耕社会到全球化阶段,文学艺术历经抒情的衰落与叙事的发达,影视作为叙事艺术的发达形态,是当下的主流艺术形式。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需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借助媒介融合契机,通过文化产业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夯实人文基础。
- 樊柯潘玮
- 关键词:影视抒情叙事
- 传递自信自强的中国声音——主流媒体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观察
- 2024年
-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重大主题报道,两会报道对于人民群众有序参政、社会各界凝聚发展共识、国际社会了解读懂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国家层面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1]以来,主流媒体从相融、深融再到智融,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增强传播效能。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央地媒体更新传播理念,强化技术赋能,打造精品内容,以各具特色、丰富多元的报道传递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自信自强的中国声音。
- 李舒史浩儒
-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主流媒体两会报道强国建设
- 媒体融合视域下中国声音传播路径研究——以《新民歌大会》为例
- 2024年
- 《新民歌大会》通过深度挖掘地方优势资源,搭建媒介交互载体,将广西秀美山水实景和多元人文生活场景进行了艺术与传播融合,为地方媒体的内容创新和传播“破圈”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优质范例——打破了国界和文化的障碍,以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搭建沟通的桥梁,展示了“音乐无界”的世界意义,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调用与创新,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表达,加深了对当前文化自信自强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了音乐综艺节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与成功经验,以期增进国际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和传播样态。
- 张菁
- 关键词:中国故事文化自信
相关作者
- 蔡名照

- 作品数:77被引量:1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 研究主题:新华社 总书记 宣传思想工作 喉舌 新闻舆论工作
- 王庚年

- 作品数:66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央电视台
- 研究主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台 媒体 中国故事 国际传媒
- 江和平

- 作品数:49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电视台
- 研究主题:体育频道 央视 北京奥运会 奥运会 奥运
- 薛小迪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 研究主题:《SCIENCE》 《NATURE》 科学信息 声音 中国声音
- 卫庶

-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人民日报社
- 研究主题:中国声音 故事 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实践 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