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78篇“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相关文章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秋瑾形象书写(1907-1949)
秋瑾(1877-1907)是代著名的女性革命家,曾参与教育事业,传播先进知识;创办杂志《白话》《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革命活动,发动武装起义。最后,因起义计划暴露,在1907年6月,于绍兴轩亭口英勇就...
贺丽娜
关键词:现代文学秋瑾
梅花落玫瑰兴:花之喻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女性的情感嬗变
2024年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变推动着国人的情绪样貌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情与爱”突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上升为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参数,尤其对女性解放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借助文学女性笔下的“花之喻”便可豹窥中国近现代女性的情感嬗变。以秋瑾、徐自华、吕碧城、张默君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女性偏爱梅花,她们的咏梅诗既继承了传统文人借花比德的精神传统,也展露出代知识女性各具风采的情感特征。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承载着现代爱情意蕴的玫瑰取代传统梅花成为新文学女性热烈情感和自由追求的载体。但是,源自西方的爱情玫瑰舶来本土之后却发生了有趣的形变,由“夜莺玫瑰”转变成“杜鹃玫瑰”并在玫瑰的颜色上有了红白之分,由此透露出新文学女性情感嬗变中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状态。
王桂妹
关键词:梅花玫瑰文学女性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安重根传”书写考察
2023年
1909年10月26日,韩国爱国志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时任日本枢密院议长的伊藤博文。该事件引起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更是纷纷将目光投向韩国爱国英雄安重根,积极创作安重根题材小说、诗歌、传记及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以赞扬安重根的义举、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安重根题材文学书写由此兴起。“安重根传”是安重根题材文学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异域英雄人物传记,旨在介绍安重根的生平经历、“安重根事件”及其个人的社会思想,传播安重根的爱国事迹,激励民气。
汤振
关键词:安重根文学书写伊藤博文爱国热情生平经历
从“中流小说”到金庸小说——汉学家柳存仁的中国近现代文学译介与研究
2023年
柳存仁(Liu Ts’un-yan,1917-2019)是著名澳大利亚汉学家,享誉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与道教研究等多个领域。在1966年正式接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后,柳存仁作为澳大利亚汉学研究的中坚学者主导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
宋奇论
关键词:金庸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汉学家
浅析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寻根意识
2023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包含大量的文化底蕴及内涵,部分作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时,会将民族文化及现代意识充分融入在里面,注重对我国民族形象的重塑。寻根文学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文学的创新与革命。中国近现代寻根文学的类型可以具体划分为反思型、相恋型、互补性及地域文化性,其不仅能够摆脱传统政治束缚,让文学重归本位,同时还能在较大程度上对文学进行创新,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推进文学回归本质。笔者从近现代寻根文学的几大类型入手,分析寻根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详细阐述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寻根意识的体现,以期为推进文学领域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陈景源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文学寻根意识
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的三级构成体系
2022年
从1872年11月学术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瀛寰琐纪》创刊到1949年9月末,我国的文学期刊已知创刊10400余种,其中逾200种仅存名目。现存可以查阅到其主要学术信息的10000余种文学期刊,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庞大繁杂、流变丰富的文学期刊世界。对这份极其重要的文学遗产开展尽量科学合理的研究,特别是注重从其三级构成即总体构成、群体构成、个体构成切入,以有效推进文学期刊研究,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历史任务。
刘泉王今晖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文学学术信息文学遗产
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22年
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研究属于跨学科领域研究,它既属于语言史范畴,又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包括文学语言在不同历史空间中的生成嬗变,又包括文学与语言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观念和实践的互动。尽管目前学界对此展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依然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较多的缺憾。为此,我们应该坚持“论从史出”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在更为宽阔的大文学视野中整理和挖掘更为丰富的文学语言史料,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不同阶段的演变规律、特点和相应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期绘制出近现代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图景,发现文学语言变革的近现代文学机制。
李怡郑娟
关键词:语言中国近现代文学知识社会学
法国文学成就溯源及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2022年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久负盛名,贡献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成就举世瞩目。法国文学是以标志法兰西王国建立的第一份罗曼语文献作为起源标志,即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词》。至19世纪发展到高峰,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流派,贡献了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等文学巨匠。法国文学之所以有巨大成就,原因是:(一)深厚且富饶的哲学底蕴;(二)创作过程不断创新;(三)不吝借鉴他国文学发展经验。法国文学成就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文学作品中有革命思想,有诸多流派,表现技巧和手段丰富,并且有新的文体,为中国文学界的创新和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全新的形式。但现代中国文学创作者借鉴法国文学成就不是硬套,而是将其精华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学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由此创作出一大批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
陈婧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近现代文学“吃人”叙事研究
论文聚焦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吃人”叙事研究并将其置于从晚清到民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政治、文化背景之下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之中,通过回溯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变迁、作家的文化选择和创作实践、小说文本的现代化转...
王海泉
关键词:晚清民国文化批判精神向度
中国近现代文学“抵制日货”叙事的三种维度
2021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日本的关系极为密切,并在经贸领域的“日货”这一关键词上体现出来。清末民国时期,来自东邻日本的商品大量输入,而中日关系的起伏不定、冲突频仍则令抵制日货成为时人反抗日本侵略、塑造民族身份的重要手段。近现代文学中的“抵制日货”叙事是时代的产物,其话语建构和意义阐释可归纳为“反日的先声”“抗战的协力”以及“观日的自省”三种维度,有着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和消费政治色彩,并最终汇入到抗战文学的大潮中。发掘这一特有的文学景观,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日本的独特交叉点、问题点,进而拓展中日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
曹晓东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文学抵制日货中日关系民族主义

相关作者

孙建忠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人事处
研究主题:司各特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艾凡赫》 五四作家 中国近现代文学
王学振
作品数:88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抗战文学 抗战时期 战国策派 老舍 抗战
耿传明
作品数:92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清末民初 小说 文学转型 文学政治 无名氏
李威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寻根文学 寻根意识 近现代 中国近现代文学 《基督山伯爵》
任小娟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洋货 中国近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