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0篇“ 中小学师德“的相关文章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 2025年
- 本文阐述了教育家精神在信念、道德、学识、态度、情感、境界六个维度的核心内涵,并从这六个维度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路径,从而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 王红李贇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 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
- 2025年
- 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日臻完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经之路,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小学师德问责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师德问责政策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寻觅探索时期、发展深入时期和日渐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其演进呈现出以改变师德困境为目的的动力机制、以多种渠道保障政策落实、以教育公平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和以文本形式表达政策话语的逻辑。未来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将朝着育人为本的动力机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政策工具助力过程保障、政策话语日益合理科学等方向发展。
- 姚佳胜段谦谦段筠茹
- 关键词:演进逻辑
- 中小学师德建设专业化诊断及实践改进研究
- 2025年
- 师德建设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政策规约和微观层面的个体修养,对于作为中观领域核心实践单元的学校组织则缺乏深入探究。基于学校组织这一关键主体,本研究以专业化水平为观测点,对中小学师德建设进行诊断研究。研究发现,学校师德建设呈现箩筐泛化型、任务替代型、间接渗透型以及专业驱动型等差异化类型,在专业化谱系上体现了师德建设从盲目被动走向自觉和专业。在价值层面上,师德建设体现为“对教师”和“为教师”两种不同取向,前者将教师客体化,以“做工作”的思路实施自上而下的纪律监管性师德建设;后者则将教师视为师德建设主体,以“做教育”的情怀实施自下而上的关怀支持型师德建设。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实践改进,需要确立支持型师德建设取向,增强校本化特色并在持续走向专业化的同时,探索生态型师德建设模式。
- 蔡辰梅詹谨蔚刘华杰
- 关键词:师德建设
- 经济脱贫后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2025年
- 在经济脱贫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对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师德建设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学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但在农村中小学的师德建设实践中仍旧存在着诸多挑战,为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师德建设上健全教师综合素养的培训体系,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激励机制,以多样的优化策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实现农村教育公平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 罗黄鹏
- 关键词:农村教育师德建设教师发展
- 指向伦理决策能力提升的中小学师德教育课程开发
- 2024年
- 师德教育是提升教师道德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师德教育课程呈粗放状态,在高位师德典范引领和底线师德规范说教之间游离,难以帮助教师在面对专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时作出正当的伦理决策。师德教育课程应指向伦理决策能力提升,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真实的专业生活,以伦理困境案例作为学习内容,以探究体验和实践反思作为课程实施与评价方式。
- 陈玲玲
- 关键词:师德教育伦理困境伦理决策课程开发
- 师德关键行为描述:中小学师德评价内容建设的创新实践
- 2024年
- 基于师德关键行为描述,对师德关键行为以及支配关键行为的师德观念、品质进行观测、评析与判定,让师德评价指标具体化、行为化和可测量、可观察,是解决师德评价内容笼统抽象等突出问题的可行之路。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为基本依据,着眼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采取“扩展解释内容+关键行为描述举例”的方法,先对十项准则的原则规定进行扩展解释形成评价内容,然后对评价内容进行关键行为描述形成评价案例,为师德定性评价提供基本依据。
- 黄佑生
- 关键词:师德评价
-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 2024年
- 课程思政对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为坚定政治方向,强化价值引导;传播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注重关爱学生,落实立德树人。在深刻把握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基础之上,文章围绕制度体系建设,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基础;强化组织宣传,塑造师德师风校园风貌;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能力;优化师风环境,彰显时代教师精神风貌;健全评价体系,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效果五个方面,提出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 杨赛蕾曹海涛曹妍
- 关键词:立德树人
- 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价值归旨、现实审思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符合当前“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承袭我国“以德化人”的历史传统,同时能够正向干预教育实践中“败德毁人”的师德失范案例。现阶段,指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现实困境,表现为师德培养环节,重外塑作用、轻内生力量;师德考评环节,重底线师德、轻原则师德;师德问责环节,重人情因素、轻法理依据。为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需明确自觉自律的师德培养目标,细化有赏有罚的师德考评规则,创建公平公正的师德问责体系。
- 郑婕谢莉莉
-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中小学教师
- 从政治为先到综合施策: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变迁研究
- 2024年
- 教以师为要,师以德为先,师德问责在督促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从纵向历史序列和横向历史节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经历了从政治为先到综合施策的变迁过程;师德问责政策深深植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层结构中;协同效应和学习效应使师德问责政策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在教书育人和国家需要双重动力的影响下国家对中小学师德提出日益完备的要求。未来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发展离不开全方面的内容覆盖和全过程的督促提高,在各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推进新时代师德问责的发展。
- 段谦谦姚佳胜段筠茹
-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教师素养师德失范
- 新时代基层党建模式对中小学师德师风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基层党建模式对中小学师德师风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 我们发现新时代基层党建模式在提升中小学师德师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层党建模式为教师提 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学习平台,促进了师德师风的提升。其次,通过强化党组织对学校的领导作 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最后,新时代基层党建模式还加 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建共享氛围。因此,我们认为新时代基层党建模式 对中小学师德师风的影响是积极的,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合格公民起到了重要作用。
- 陈加强
- 关键词:师德师风教育质量社会责任
相关作者
- 乔花云

- 作品数:29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研究主题:问责制 中小学师德 师德 特点及启示 中小学教师
- 司林波

- 作品数:180被引量:965H指数:15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
- 研究主题:问责制 教育问责制 装备制造业 高校 问责
- 王萃萃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小学师德 英国教师 问责 中小学教师 师德
- 钟海青

- 作品数:53被引量:3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民族教育 教育 高等教育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
- 姚佳胜

- 作品数:53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政策 演进 演进逻辑 社区教育 历史制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