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70篇“ 中心城“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市中心居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
2025年
市居住区的生态宜居性评价能有效揭示市发展中存在的宜居性挑战。本研究以济南市中心居住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数据、POI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源数据,从研究区的本底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建设2个维度9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市居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优劣解距离法进行市居住区的生态宜居性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中心居住区生态宜居水平差异性较大,生态宜居综合得分高的居住区多为片区绿化率高、距离公园近且夏季地表温度较低的住宅区,整体上呈现南部向东部边缘地区的居住区生态宜居指数较高,中部向西北部地区较低,东北部与西部区域的居住区生态宜居性高值与低值混杂分布。在指标维度上,本底生态环境指标层的生态宜居评价指数分布与生态宜居综合评价指数分布较为一致,各居住区间的宜居环境建设指标层的生态宜居评价得分差异较本底生态环境指标层的生态评价得分小。
张旭辉孟飞
关键词:TOPSIS城市居住区
上海市政基础设施更新规划编制探索——以中心污水处理厂为例
市政基础设施是保障市健康运行和韧性发展的的物质基础,系统性功能强,用途稳定,设施提标改造和有机更新是超大市存量规划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上海中心污水厂为例,结合上海市总体规划和总规层次水务系统专项规划实施,全...
王威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更新上海中心城污水处理厂
多维协同的市蓝绿空间降温效应情景模拟——以上海市中心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高温热浪叠加热岛效应导致市夏季温度日益升高,布局蓝绿空间是有效应对途径。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受多重因素影响,认知不同建筑环境中其面积、配置、构形维度如何协同降温,是提升降温能力的关键。在厘清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情景模拟统筹分析多维度指标对蓝绿空间降温效应的影响,并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其的交互作用。以上海市中心为例开展实践,结果显示,单一维度提升情境中,面积提升带来的降温幅度最大,其次为配置优化,但小斑块优化配置、构形效果不佳。协同多维度更能提升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尤其在建设强度低的社区。
王忙忙盛硕王云才
关键词:城市热岛景观配置情景模拟
光谷中心专项规划编制与管控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专项规划一直存在"编制协作性少、规划引导性差、管控约束力弱"等问题,需要探索更具落地效果的编制与管控路径。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专项规划在成果编制与传导、管控实施中存在...
郑新
关键词:专项规划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公交走廊客流特征及优化方法研究
2024年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需重新定义和明确公交走廊的客运功能。首先,基于传统评价指标和大数据分析模型筛选出7条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公交走廊,并融合多源数据对其线网结构及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骨干型和换乘型2种公交走廊的判别方法;其次,基于公交走廊线网优化调整实践经验,总结公交走廊线网优化的技术路线,并以沪南路为示范廊道给出具体方案;最后,对上海市地面公交转型发展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温馨
关键词:客流特征线网优化多源数据
水泥土复合管桩在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岩溶地区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水泥土复合管桩型为在水泥土桩中植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种复合桩,其充分发挥了两种桩型优良的受力性能,且比灌注桩具有明显的优势。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该种桩型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在华南岩溶地区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推广使用,且业界对于该种桩型的应用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该种桩型在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岩溶地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桩型设计桩长为30 m左右,桩长适中;相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单桩抗压承载力提高了35%左右,两者的抗拔承载力相当。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该种桩型在岩溶地区的推广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邓伟
关键词:岩溶地区承载力分析承载力检测
特大中心产业区转型难点及策略——以上海市“三高”地区为例
2023年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创新驱动,大力推动实施自主创新。特大中心产业区作为市开发开放重要的产业承载空间,亟需产业迭代、产能升级,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文章以上海市“三高”地区为例,通过对转型难点的剖析和策略研究,探讨传统产业区在转型过程中加快产业升级和市更新的发展策略,提出推动市经济发展,完善中心产业区转型的发展路径。
陈洁
关键词:产业区产业转型产城融合
上海市中心容积率转移的创新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上海市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存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回顾上海市开发强度控制体系自1990年代建立至今的发展演进,分析当前中心开发总量管控、旧改风貌保护的新挑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结合上海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实施体系的3个层次,提出中心容积率转移的规划实施策略。其中单元规划层次重点是结合中心单元规划编制,明确容量转移价值导向、转移原则和空间指引;详细规划层次重在探索管理制度的创新,明确容积率转移的适用情形、方案评估要求等审批管理实施路径。最后探讨了搭建容积率转移的公共平台、加强交易过程的监督监管等相关政策机制保障。
凌莉杨帆徐继荣
中心工业区更新演变的时序性特征及其治理思考——基于上海杨树浦地区的分析
2023年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心工业区较大的转型幅度决定了其更新是一个需在较长时间里逐步推进的过程。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工业区中不同位置地块的更新通常呈现出较明确的时序性,且整体来看,现实时序的确立主要取决于待转型区域与市既有建成环境的关系;在上海杨树浦地区既往30年的更新实践中,这样的规律也得到了较好的印证。同时,立足于更新治理的视角,大规模市区域更新中的时序性特征也对土地储备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要求,指向使待更新地块使用状态的变化与其在各阶段中的再开发可行性形成更为准确的对应。在当前的土地储备和治理实践较少考虑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关系的背景下,这也成为空间治理中可能进一步优化的内容。
蒋竹翌
桂林市中心水系设计
2023年
桂林市既是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之一,又是具有享誉中外独特山水风景的旅游市。为了完善和塑造符合未来“国际旅游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功能和形象,1999年,桂林市政府组织了“中心水系设计”国际竞赛。因长期将原有的古区作为中心发展建设。
关键词:国际旅游城市环城水系历史文化名城

相关作者

甄峰
作品数:487被引量:8,362H指数:5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 大数据 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 城市网络
王红茹
作品数:925被引量:1,14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经济周刊
研究主题:经济周刊 省份 GDP 专访 学者
修春亮
作品数:129被引量:2,776H指数:3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 熵值法 矿业城市 主成分分析法 中心城区
田美玲
作品数:17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中心城市 层次分析法 实证研究 国家公园 竞争力
秦尊文
作品数:185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长江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