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4篇“ 中性洗涤纤维“的相关文章
- 一种近红外快速检测饲用苎麻叶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近红外快速检测饲用苎麻叶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方法,包括:采用化学测量法检测样品饲用苎麻叶粉中中性洗涤纤维的组分含量;采用近红外农产品品质测定仪扫描样品饲用苎麻叶粉的吸收光谱数据;选择中性洗涤纤维的光谱预处理方...
- 邢虎成霍颖怡邵明宇揭雨成
- 糠麸类饲料粗纤维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关系的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选择国标滤袋法进行糠麸类饲料粗纤维和中洗涤纤维含量的测定,探究其粗纤维(CF)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米糠粕、次粉和麸皮粗纤维含量(x)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y)呈强线性关系:米糠粕CF和NDF二者的回归方程为y=0.8351x+17.417(n=10,R^(2)=0.9877,P<0.01);次粉CF和NDF二者的回归方程为y=3.2748x+13.163 (n=10,R^(2)=0.9920,P<0.01);麸皮CF和NDF二者的回归方程为y=1.1698x+34.976(n=10,R^(2)=0.9825,P<0.01)。本研究为糠麸类饲料中CF和NDF含量关系的比较提供实证支持,为利用NDF含量推测CF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 杨泉张潮桓郭翠华张桂国张崇玉
- 关键词:次粉麸皮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
- 不同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开食料对湖羊羔羊回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的开食料对湖羊羔羊回肠黏膜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和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究羔羊开食料适宜的NDF水平。试验选取54只体重(3.58±0.06)kg的7日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单栏饲喂。7日龄开始饲喂代乳粉并分别补饲15%、20%和25%NDF水平的开食料,35日龄断奶,饲养至56日龄屠宰,采集回肠中段样品,-80℃保存,用于黏膜形态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结果表明:15%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V/C)大于25%组(P<0.05),20%组大于25%组(P<0.05);跨膜蛋白-1(Claudin-1)、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ZO-1)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相对表达量20%组和25%组均低于15%组(P<0.05);Toll样受体2(TLR-2)mRNA相对表达量25%组高于15%组与20%组(P<0.05);TLR-2mRNA相对表达量与平均日增重呈正相关(P<0.05)。本试验条件下,20%NDF水平的开食料饲喂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回肠黏膜形态结构,也可以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从而维持肠道健康。
- 柳丽芸韩晓霞安天虎杨帆汪晓娟
- 关键词:开食料中性洗涤纤维黏膜肠道健康
- 不同淀粉/中性洗涤纤维比例饲粮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淀粉/中性洗涤纤维(starch/NDF,SN)比例饲粮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51头体况良好、体重[(247.48±24.02)kg]相近的健康雄性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饲粮,分别为低SN比例(LSN组)、中SN比例(MSN组)、高SN比例(HSN)饲粮,SN比例分别为0.41、0.51、0.64。舍饲饲养115 d。结果表明:HSN组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LSN组(P<0.05),同时料重比显著低于LSN组(P<0.05)。HSN组牦牛瘤胃重显著低于LSN、MSN组(P<0.05),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大肠及心脏、肝脏重在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牦牛在胴体长、胴体胸深、胴体深、胴体后腿围、胴体后腿长、胴体后腿宽、大腿肌肉厚差异不显著(P>0.05),HSN组牦牛屠宰率显著高于LSN组(P<0.05),净肉率显著高于LSN组(P<0.05)。HSN组牦牛背最长肌熟肉率高于LS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LSN组(P<0.05),HSN组亮度值高于LSN、MS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育肥牦牛对高SN比例饲粮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高SN比例饲粮能够促进牦牛增重、提高产肉性能并改善肉品质。
- 马宗亮张怀达富兰李斌峰官久强赵洪文武志娟罗晓林张翔飞
- 关键词:牦牛淀粉中性洗涤纤维肉品质
-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晋汾白猪生长性能、消化能力、肠道微生物以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饲粮对晋汾白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消化能力、肠道微生物以及代谢产物的影响,为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体重为(19.72±0.37)kg的晋汾白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公母各占1/2)。4组试验猪分别饲喂NDF水平为9.0%(不添加大豆皮,9N组)、13.5%、(添加9.35%大豆皮,13.5N组)、18.0%(添加18.64%大豆皮,18N组)和22.5%(添加28.03%大豆皮,22.5N组)的饲粮,以9N组为对照组。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1)与13.5N组相比,9N组、18N组和22.5N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22.5N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9N组和18N组(P<0.05)。3)在结肠前段,13.5N组和22.5N组的纤维素酶含量显著高于18N组和9N组(P<0.05)。4)18N组和22.5N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9N组和13.5N组(P<0.05)。5)结肠内容物中丙酸和异丁酸浓度以9N组的最高,丁酸和戊酸浓度以13.5N组最高。6)13.5N组、18N组和22.5N组的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9N组(P<0.05);18N组结肠内容物中普雷沃氏菌属_9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9N组和22.5N组(P<0.05),13.5N组结肠内容物中毛螺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9N组(P<0.05);同时,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均与普雷沃氏菌属9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丁酸与毛螺菌属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7)13.5N组结肠内容物中γ-L-谷氨酰基-L-谷氨酸表达量高于其他3组。综上可知,饲粮NDF水平的适当提高降低了晋汾白猪的料重比,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了机体的消化能力,增加了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肠道健康,影响了机体的代谢产物,进而促进了机体健康发育。在本试验条件下,晋汾白猪饲粮中适宜的NDF水平为13.5%~18.0%。
- 牛瑾赵晓磊王士斌李一飞杨冠青赵燕杨光杨阳郭晓红李步高曹果清
-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
- 反刍动物日粮精粗比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4年
- 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受日粮精料水平的影响。日粮精粗比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是反映日粮精料水平的2个常用指标。适宜的精粗比和NFC/NDF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维持瘤胃健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日粮精粗比和NFC/NDF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反刍动物的日粮配制及健康生产提供参考。
- 郭训雨孙磊董晓玲张微
- 关键词:反刍动物精粗比NFC/NDF
- 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日粮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模型的评估
- 2024年
- 试验旨在通过分析体外瘤胃发酵动力学的累积气体生成曲线,对比研究指数模型(Exponential)、冈珀茨模型(Gompertz)、逻辑模型(Logistic)、双池-逻辑模型(Dual-pool Logistic)的拟合效果及预测能力。配制3种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NFC/NDF)(0.60、0.90、1.11)全混合日粮(TMR),以产气量观测值和预测值、均方误差(MSE)、确定系数(r^(2))、残差平均绝对偏差(RMAD)、平均百分比误差(MPE)以及相对效率(RE)等指标作为评判标准,筛选最佳TMR体外发酵产气量评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Dual-pool Logistic、Logistic、Gompertz、Exponential模型均可作为筛选不同NFC/NDF比例日粮的评估手段;Exponential模型和Dual-pool logistic模型的r^(2)最高,MSE和MPE最低;Dual-pool Logistic模型的RMAD最低,RE最大。综合来看,Dual-pool Logistic模型的效率最高,拟合度最好,评估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最为有效。
- 金鹿李胜利张春华张崇志萨初拉杨鼎刘威王博宝华胡晓晓珊丹孙海洲
- 关键词:体外产气NFC/NDF
- 日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对德州驴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例(NFC/NDF)对德州驴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7月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16.24±9.5)kg的德州驴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NFC/NDF为0.38、0.55和0.91的3种颗粒型全混合日粮(TMR)。试验为期45 d,其中预饲期15 d,正试期30 d,每头驴每天饲喂3.5 kg TMR颗粒饲料。结果表明,德州驴在采食3种NFC/NDF日粮时,0.91组日增重、料重比和经济效益优于0.55组和0.38组(P<0.05);德州驴在采食3种NFC/NDF日粮时,0.91组对消化能(DE)、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无氮浸出物(NFE)、碳水化合物(CHO)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0.55组和0.38组(P<0.05);0.55组NFE、CHO、NDF和NFC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38组(P<0.05);德州驴在采食3种NFC/NDF日粮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尿素氮(UIEA)含量随着日粮NFC水平升高而降低,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随NF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日粮NFC/NDF(0.38~0.91)范围内,饲喂高NFC/NDF(0.91)日粮能提高德州驴的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 杨泉王云张晨张桂国张崇玉
- 关键词:德州驴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
- 日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对奶牛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研究日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含量对奶牛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旨在为奶牛日粮配制提供依据。选取12头体重相近的2胎次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为33.0±1.7 kg/d、泌乳天数131±8 d),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日粮组成相同但peNDF_(8.0)水平为高(11.25%)、中(10.56%)、低(9.02%)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25 d,其中前21 d为适应期,后4 d为采样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3种日粮条件下瘤胃细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低peNDF_(8.0)组ACE指数有低于其它两组的趋势(P<0.10)。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为优势菌属。BS11科在高peNDF_(8.0)组和中peNDF_(8.0)组显著高于低peNDF_(8.0)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料日粮情况下,奶牛日粮中peNDF_(8.0)水平从9.02%上升至11.25%对瘤胃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
- 赵聪聪王砀砀王菁李永姚军虎曹阳春
- 关键词: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奶牛
- 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日粮30 h中性洗涤纤维(dNDF30)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在等能等氮(蛋白含量为16.5%)与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为32%下分别配制dNDF30水平为16.4%、17.9%、19.4%、20.9%、22.4%、23.9%、25.4%和26.9%的日粮为发酵底物,分别为T_(1)组~T_(8)组,每组8个重复。结果显示,体外发酵24 h,T_(1)组的产气量(GP)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体外发酵48 h,T_(5)组、T_(6)组、T_(7)组、T_(8)组GP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T_(8)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最高,显著高于T_(1)组、T_(2)组、T_(3)组、T_(4)组(P<0.05)。T_(8)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T_(1)组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高于除T_(2)外的各组(P<0.05)。T_(1)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T_(8)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T_(7)组、T_(6)组之外的各组(P<0.05)。T_(1)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除T_(2)组、T_(3)组、T_(4)组外各组(P<0.05)。T_(8)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T_(1)组、T_(2)组(P<0.05)。研究表明,较高日粮dNDF30水平有利于氨氮的利用和反刍动物瘤胃发酵。
- 张诣贤魏尊李树静张秀江肖阳梁英杰李秋凤曹玉凤
- 关键词:体外法反刍动物中性洗涤纤维瘤胃发酵
相关作者
- 刁其玉

- 作品数:976被引量:5,622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研究主题:犊牛 羔羊 代乳品 肉羊 反刍动物
- 屠焰

- 作品数:515被引量:3,014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研究主题:犊牛 代乳品 羔羊 肉羊 血清生化指标
- 赵国琦

- 作品数:506被引量:2,515H指数:22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山羊 瘤胃 日粮 山羊瘤胃
- 玉柱

- 作品数:449被引量:2,753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青贮 发酵品质 青贮品质 添加剂 青贮饲料
- 李胜利

- 作品数:651被引量:3,881H指数:28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瘤胃发酵 日粮 反刍动物 产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