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9篇“ 中美建交“的相关文章
- 他推动了中美建交,历史不会忘记
- 2025年
- 2024年12月29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佐治亚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卡特曾说,“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中国建交”,“这是我作为美国总统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他的离去,使中美关系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见证者、推动者和守护者。卡特是第3 9任美国总统,1977至1981年间在职。1924年10月1日,卡特出生在佐治亚州普兰斯的一个农场主家庭。
- 沈雅梅
- 关键词:美国前总统中美建交守护者农场主
- 中美建交:历经风雨45年
- 2024年
- 2024年1月1日元旦佳节,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互致贺信,祝贺两国建交45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两国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件。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福祉,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 易化
- 关键词: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国际关系史风雨
- 中美建交45年:新起点上再出发
- 2024年
- 今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4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互致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福让,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拜登表示,建交以来,美中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美国、中国和全世界的繁荣和机遇,美方期待继续推进美中关系。
- 任晶晶
- 关键词:中美建交美中关系
- 中美建交历程:从尼克松“朝圣”到美国刮起“邓旋风”
- 2024年
-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的国际战略实现重大调整,外交工作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建交高潮。毛泽东主导中美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是这个时期改变国际战略格局的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和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出现,对中国此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胡新民
- 关键词:中美建交中国外交战略尼克松历史性突破朝圣
- 在卡特中心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讨会上的演讲
- 2024年
- 尊敬的亚历山大首席执行官,伯恩斯大使,欧伦斯会长,艾伦大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互致贺信,高度评价中美建交的历史意义,充分肯定45年来中美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达了共同引领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的积极态度。此刻我正在从北京飞往华盛顿途中,只能以视频致辞方式与大家在亚特兰大“云相聚”。
- 谢锋
- 关键词: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首席执行官历史性成就
- 致力夯实中美两国友好往来的民意基础——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
- 2024年
- 45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非凡战略目光和卓越政治智慧启动了两国历史上具里程碑意义的中美正式建交,掀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也为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打开了大门。为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中国驻美大使馆和总领馆分别举办盛大招待会,政界要人、各界人士和华侨华人代表应邀参加。作为亲临者,深切感受到在两国数代领导人推动和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由过去的对立到正常化,由磕磕碰碰到对话合作,不断克服跌宕起伏的波折,砥砺前行。人们普遍期待中美两国可以形成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可行稳致远的新型大国关系。
- 吴惠秋
- 关键词:中美建交新型大国关系驻美大使民意基础
- 沿着合作共赢之路继续前行——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
- 2024年
- 中美建交已45年,事实证明,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是一个整体,完整地体现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时至今日仍然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美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底色是全球化,美国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是中美关系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突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关系对于结束东亚地区的冷战、对于南亚局势、对于克服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提出“印太战略”打压中国是不会得谨的。2023年11月旧金山中美元首峰会对于中美关系的重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全面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中美关系就能沿着合作共赢之路继续前行。
- 陶文钊
- 关键词:美国外交一个中国原则
- “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美国飞虎队遗产研讨会”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
- 2019年4月24日至26日,“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美国飞虎队遗产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研讨会主题为“历史昭示未来:团结应对挑战,合作...
- 刘旭健
- 关键词:认知负荷模型军事术语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
- 邓小平与中美建交后两国战略关系的巩固--以1979年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华为考察中心
- 2023年
-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的发布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次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为巩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成果,邓小平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友好访问。在访美过程中,邓小平就反对苏联一越南地区霸权主义威胁与美方达成战略共识,向美方阐明了中国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必要性,还与美方签定了一系列科技、文化协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国的战略互信。
- 薛鹏程
- 关键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美关系正常化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副总统中美建交战略互信
- 中美建交以来《人民日报》抗美援朝纪念报道变迁研究
-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立国之战”,参与这场战争是为了保卫祖国,抵抗霸权侵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彰显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军事威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历史记忆可以起到文化的连续、身份认同和精神传承...
- 展云鹏
- 关键词:《人民日报》抗美援朝
相关作者
- 倪世雄

- 作品数:95被引量:49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台湾问题 布什政府 冷战后 外交政策 新型大国关系
- 陶文钊

- 作品数:169被引量:4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美国对华政策 台湾问题 奥巴马 中美关系史 美国外交
- 张清敏

- 作品数:86被引量:61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外交 外交 外交决策 对外政策分析 大国外交
- 袁鹏

- 作品数:85被引量:45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研究主题:新型大国关系 国家安全观 中国外交 奥巴马 特朗普
- 赵稀方

- 作品数:105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香港文学 翻译 后殖民主义 小说 后殖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