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篇“ 中脑神经干细胞“的相关文章
Nurr1基因修饰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2021年
目的探讨移植Nurr1基因修饰胚胎脑神经干细胞对帕金森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1)建立SD大鼠帕金森病模型;(2)原代培养SD大鼠胚胎脑神经干细胞,并于神经干细胞过表达Nurr1;(3)移植治疗分组:假手术组(A组),移植神经干细胞组(B组),移植Nurr1修饰神经干细胞组(C组);(4)在移植后3周、6周、9周和12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观察各组症状改善情况;(5)移植12周后,分别检测各组Nurr1、TH蛋白表达情况和Nurr1荧光情况。结果(1)原代培养大鼠胚胎脑神经干细胞,并于神经干细胞成功过表达Nurr1基因。(2)免疫荧光、Western Blot证实过表达Nurr1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转化(P<0.05)。(3)移植Nurr1修饰神经干细胞可以有效的改善帕金森大鼠的症状(P<0.05),Western Blot证实小胶质细胞可显著促进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在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P<0.05)。(4)移植后Nurr1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转化,提高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达到更好治疗效果。结论Nurr1基因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转化;移植修饰Nurr1神经干细胞可以有效治疗帕金森大鼠。
乔奕胜陈孝祥徐蛟天王威张超宋晓斌杨智勇邓兴力
关键词:NURR1帕金森病
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帕金森病模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胚胎脑神经干细胞(mNSCs)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胚胎mNSCs并进行EGFP基因修饰。前内侧束和纹状体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建立PD大鼠模型。将EGFP基因修饰mN SCs定向移植到PD大鼠纹状体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鉴定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行为学实验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EGFP基因修饰胚胎mN SCs移植能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移植后行为学实验发现可改善运动功能。结论移植EGFP基因修饰胚胎mNSCs可改善PD大鼠的运动障碍。
张海龙李智高李玉王波段奎甲王明国邓兴力
关键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中脑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病
ghrelin对体外培养脑神经干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ghrelin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s)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SCs并进行鉴定;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s上ghrelin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1a(GHSR1a)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ghrelin对NSCs进行处理,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NSCs细胞活力的改变。结果分离培养的NSCs可快速增殖形成神经球;培养的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可分化为β-tubulinⅢ阳性、GFAP阳性和Oligodendrocyte阳性的细胞。体外培养的NSCs细胞膜上GHS-R1a表达阳性。10-9~10-6 mol/L的ghrelin均可提高细胞活力(F=7.293,q=3.636~4.984,P〈0.05),而[D-Lys3]-GHRP-6可拮抗ghrelin的效应。结论NSCs上表达ghrelin的受体GHS-R1a,ghrelin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的大鼠NSCs的细胞活力,使细胞存活能力增加。
宫冰焦倩杜希恂姜宏
关键词:GHRELIN中脑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细胞活力
Ghrelin对体外培养的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存在于发育个体和成年个体神经系统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通过分裂进行自我更新,或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NSCs的“...
宫冰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细胞分化细胞生物学
多巴胺神经元联合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神经元联合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作用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大鼠胚胎腹侧脑神经干细胞并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修饰。分离大鼠胚胎多巴胺神经元,并用CM-Di I染料标记。构建经典的6-羟多巴胺毁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将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区,阿朴吗啡(APO)腹腔注射诱导其偏侧旋转,评估细胞移植后运动障碍改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鉴定移植细胞的定植存活、迁移及分化。结果细胞移植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运动障碍,以多巴胺神经元联合脑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移植组)治疗最为显著,有更多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绝大多数移植细胞停留在移植部位,仅极少数向周围区迁移。结论多巴胺神经元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可显著改善其运动障碍,其具体相关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明国李智高杨智勇王波段奎甲张海龙宋晓斌邓兴力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移植多巴胺能神经元
脑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或者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但是两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比较相对较少。目的:观察比较脑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帕金森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58只SD大鼠构建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骨髓基质干细胞组(20只)、脑神经干细胞组(20只)、生理盐水组(18只)。造模成功后3周,选取右侧纹状体2个坐标点注入骨髓基质干细胞悬液、脑神经干细胞悬液、生理盐水5μL。移植后5个月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取纹状体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治疗后第5个月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和脑神经干细胞组大鼠旋转次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和神经干细胞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第1周,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纹状体内有Brd U与Nestin双重染色细胞;移植后第1个月,纹状体内出现Brd U/GFAP双重染色细胞和Brd U/NSE双重染色细胞;纹状体内存在TH阳性细胞,但未出现明显Brd U/TH双重染色细胞;移植1个月之后,Brd U与Nestin双重染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基本消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数量的Brd U/GFAP、Brd U/NSE双重染色细胞,Brd U/GFAP阳性细胞数量相对较多。同一时间点,脑神经干细胞组也存在类似情况,但生理盐水组未发现双标细胞。结果表明,脑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均可改善帕金森大鼠的行为学,且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
梁新明付国惠张保朝
关键词:干细胞帕金森中脑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行为学
体外培养脑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分化后TH、DJ-1和Nurr1的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腹侧脑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化后TH、DJ-1和Nurr1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0~1dC57BL/6仔鼠腹侧脑神经干细胞,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脑神经干细胞的生长状况;通过BrdU掺入实验明确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观察子代细胞分化趋势和DA分化相关因子TH、DJ-1和Nurr1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在条件培养基的作用下,腹侧脑神经干细胞呈悬浮的神经球生长,增殖速度较慢,干细胞数量较少;低血清自然分化条件下,脑神经干细胞更易分化为Tuj-1阳性神经元,且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加;DJ-1和Nurr1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时间依赖性,d7与d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腹侧脑神经干细胞在增殖和分化方面存在区域特异性,提示腹侧脑神经干细胞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此研究可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供体选择提供有利的探索和理论依据。
丁银秀蔡旭马江波张义伟刘娟
关键词:原代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神经球
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分化条件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培养方法以及各种条件对NSCs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胚胎,在含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扩增,得到的神经球用神经巢蛋白nestin抗体鉴定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 uridine,Brdu)掺入检测增殖能力。血清诱导分化后用免疫荧光做星形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Ⅲ型微管蛋白(neuron-specific classⅢβ-tubulin,β-Ⅲ-tublin)的双标检测。研究进一步观察了细胞因子b FGF和EGF单用及合用对克隆形成数量的影响及不同接种密度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神经球nestin免疫荧光表达显示强阳性;Brdu掺入实验显示神经细胞具有很好的增殖能力;分化后免疫双标结果得到了GFAP(68.32±5.70)%和β-Ⅲ-tublin(21.65±3.40)%的阳性表达;当2种因子同时存在时细胞克隆数量优于单因子作用组(P﹤0.05,与EGF组比较;P〈0.01,与b FGF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LIF作用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F=2 630.114,P=0.000);细胞接种密度对神经球的数量有明显影响(F=155.100,P=0.001),在(0.5~16.0)×105个/ml密度范围内,神经球数量随着接种密度增加而增加。结论:b FGF和EGF 2种细胞因子对NSCs的生长是必须的;长期传代过程LIF能促进NSCs的生长;NSCs生长有密度依赖性,但接种密度应该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晋贞超邓小兰刘品月袁莉姜蓉王健王亚平郑敏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分化白血病抑制因子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原代细胞的分离传代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原代细胞的分离传代培养方法,其应用于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过程,所述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过程是从人胚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其包括步骤原代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陆华
文献传递
常氧与低氧环境下白细胞介素-1β体外诱导鼠胚脑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在低氧环境下体外诱导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方法:分离孕12d胎鼠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先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做原代和传代培养;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分化细胞分别行免疫细胞化学显色鉴定。鉴定后,传代培养的源性神经干细胞按组接种于含10% FBS的DMEM/F12培养基和含10%FBS的DMEM/F12+IL-1&beta;培养基;分别置于常氧(21% O2)和低氧(3% O2)环境下诱导分化,诱导9~11 d后行小鼠抗大鼠TH免疫细胞化学显色,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及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率。结果:各实验组,常氧组(对照组)、常氧+IL-1&beta;组、低氧组、低氧+IL-1&beta;组TH阳性神经元分别为3.63&plusmn;0.76、 11.76&plusmn;0.54、 15.83&plusmn;1.15、 23.87&plusmn;1.83;NSE阳性神经元分别为19.82&plusmn;0.65、 29.33&plusmn;0.84、 41.62&plusmn;1.51和60.35&plusmn;1.56。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12d胚鼠腹侧组织可以在体外培养传代、并能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在低氧环境或低氧+IL-1&beta;诱导下,分化率均高于常氧组,其表型更成熟。说明在低氧或低氧+IL-1&beta;诱导下,可明显促进源性干细胞分化为形态及功能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罗特坚丁继固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关作者

邓兴力
作品数:104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 基因修饰
丁继固
作品数:61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中脑神经干细胞 脊髓胶状质 酪氨酸羟化酶 辣椒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杨智勇
作品数:168被引量:347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中脑神经干细胞 NURR1 小胶质细胞
刘如恩
作品数:89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面肌痉挛 中脑神经干细胞 视神经 伽玛刀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冯忠堂
作品数:190被引量:4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 BDNF NT-3 NGF 挤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