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4篇“ 中药管理“的相关文章
精益管理模式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模式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中药房的中药处方100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张。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益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处方调配效果、患者就诊至取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处方调配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处方复核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就诊至取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益管理模式应用于中药管理中,有利于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缩短取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可保障患者用安全。
徐绘涵甘慧玲陈灵涛
关键词:中药房处方管理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5年
中医治疗疾病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医院物种类丰富,加之不同患者的处方用方案差异较大,医院房进行中药管理时,易出现不良事件,如取错误、品变质等。该研究综合分析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中药采购问题、库房管理问题与中药调剂问题、管理手段问题等),并根据中药管理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着眼于加强采购管理、库房规范化管理、调剂规范化管理以及中药管理信息化建设等,以期提高医院中药管理水平与质量。
王耿红
关键词:医院药房中药管理
中药鉴定技术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
2024年
当前各大医院的中药管理普遍存在中药材采购不规范、储存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很多珍稀的中药材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不仅降低了治疗效果,还会降低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利用中药鉴定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中药管理质量,保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然而中药鉴定技术众多,怎样选择并科学应用,最大程度发挥出中药鉴定技术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是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中药传统鉴定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常用方法,并分析中药鉴定技术对中药材质量把控的作用以及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方向,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中药鉴定技术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唐真李清青
关键词:中药房管理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管理的效果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研究中药房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随机抽取50例患者,调查患者对中药房服务满意度.并随机抽取15名工作人员调查管理前后工作质量以及调剂时间、发放品的时间,对比管理前后品报损、调配差错等情况.结果:管理物装斗评分,配评分,处方处理评分,环境管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评分(P<0.05).管理后未出现调配差错、复核出错等情况,有品报损1例(1.00%),均少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调剂时间,发放时间,均少于管理前时间(P<0.05).管理后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中药房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中药管理质量,减少配发差错,并提高中药配发效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方鉴
关键词:中药房管理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中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期间在中药房取的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实施PDCA管理方案期间在中药房取的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取时长、物调剂差错率、退率、处方合格率以及对中药房服务满意度,同时对比两组物调剂工作质量评分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取时长明显缩短,物调剂差错率、退率明显下降,而处方合格率和对中药房服务满意度则明显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药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调剂差错的发生。
崔俊丽于丹
关键词:中药房PDCA循环管理中药调剂
现代化管理模式对提高中药中药管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研究现代化管理模式对提高中药中药管理效果,以期为中药房重要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共16例,均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中药房工作人员。2019年7月起对中药房开展现代化管理,并以此为分界点,比较实施前(2021年1月—2021年6月)与实施后(2021年7月—2021年12月)工作人员对中药材的使用认知程度以及工作满意度。此外,采集实施前后医院收治的患者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处方调剂正确率、物调配准确率以及审核准确率、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中药材专业知识评分及认知态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相较于实施前更高(P<0.05)。实施后患者处方调剂正确率、物调配准确率以及审核准确率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实施后管理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现代化管理模式对提高中药中药管理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提升中药房工作人员的认知程度以及工作满意度。
卢艳庄华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管理工作满意度
中药的传统鉴定联合新型鉴定技术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的传统鉴定联合新型鉴定技术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文章随机选取2022年医院中药房中没有采取中药的传统鉴定联合新型鉴定技术的184例中药为实施前。2023年经中药的传统鉴定联合新型鉴定技术选取的中药184例为实施后。探究分析实施前后师专业能力及用意识、鉴别中药材、审方及单张处方调剂所消耗时间的情况、中药管理不良事件以及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中药师的各项得分全部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师在各项中所耗时情况全部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和实施前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药管理中,采用中药的传统鉴定联合新型鉴定技术,能有效地发现质量较差的中药材以及假冒伪劣等现象,从而降低品的毒副作用,可以使员工的工作状况、工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增强员工的管理满意度。
徐巧芳叶娇燕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中药房
某基层医院儿科中药管理模式的构建与问题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某基层医院儿科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针儿科中药管理服务模式,分析儿科中药管理服务模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儿科2023年6—8月收治的80例应用中药治疗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对其展开常规用管理,分析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构建中药管理服务模式。将2023年9—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应用中药治疗的患儿列为观察组,对其应用中药管理服务模式进行用管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管理质量变化及患儿家属的中药认知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中药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品使用管理品储存管理品信息管理品质量管理品安全管理品效益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品使用管理品储存管理品信息管理品质量管理品安全管理品效益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中药疗效认知、中药性认知、中药安全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药疗效认知、中药性认知、中药安全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儿科中药管理存在缺乏个性化管理中药理知识普及不足及品不良反应监测不足等问题,针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构建中药管理服务模式,并且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药管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中药认知水平,而且还更有利于减少中药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
蒋文倪萍
关键词:儿科
一种多功能中药管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药管理柜,具体涉及多功能中药柜技术领域,包括中药柜外壳,所述中药柜外壳内腔下壁固定连接有中药柜组件,所述中药柜组件前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显示器,所述中药柜外壳后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
吴李波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中药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中药房工作人员管理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莱芜区羊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工作的20名工作人员作为常规组,接受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3月-2024年4月同一批工作人员作为探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探究组的工作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工作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常规组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工作人员工作管理实践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并提高工作满意度。
王峰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中药房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

相关作者

武志昂
作品数:170被引量:838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药品 层次分析法 风险管理 基本药物 中药
林端宜
作品数:148被引量:387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 中医师 中医药 台湾中医 分类关联规则
黄璐琦
作品数:1,686被引量:14,371H指数:5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药 中药材 丹参 药用植物 道地药材
毕开顺
作品数:839被引量:7,272H指数:38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中药 RP-HPLC法测定
钟希文
作品数:142被引量:67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蛇鳞 中药 药理作用 三角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