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4篇“ 中转开腹率“的相关文章
-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中转开腹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4年9月在本院接受LC治疗的67例胆囊结石合并AP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患者中转开腹率;根据是否中转开腹将患者分为中转开腹组(n=7)和对照组(n=6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胆囊结石合并AP患者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67例接受LC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AP患者中有7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45%;中转开腹组患者胆囊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腹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囊壁厚度、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均是胆囊结石合并AP患者LC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AP患者LC中转开腹率较高,且患者中转开腹率与胆囊壁厚度和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 陈诚
-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中转开腹
- 超声检查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中的作用要素探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中的作用要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X线片检查,实验组使用详细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结果:实验组的中转开腹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实验组的总治疗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0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之前进行详细的超声检查能够明显降低术中中转开腹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详细的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 李红莲
- 关键词:超声检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X线片
- 预测性评分系统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中应用探讨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评分系统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发病时间≤72 h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8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前后3年分成A、B两组,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探讨预测性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中转开腹率的影响。结果89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病例。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92例患者中,体温≥38.5℃、腹膜炎体征、白细胞计数≥18.0×10^9/L、C-反应蛋白≥30.0 mg/L、胆囊壁厚度≥0.8 cm的组别有着更高的中转开腹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并以前后3年中转开腹率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 彭永辉李达强谢志华崔文博龚独辉莫宇轩李炳根聂向阳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评分系统
- 不同时期EST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转开腹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胆石病患者术前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其中转开腹率的影响以及EST术后行LC术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LC胆囊结石患者612例临床资料,按其LC术前是否行EST手术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537例),观察组又根据EST与LC的手术间隔不同分为观察组A(<7 d)31例、B(7~14 d)24例、C(>14 d)20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率的差异;比较EST术后不同时间窗内行LC术的术中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9.30%、41.66%、25.00%,对照组术中转开腹率为8.38%。观察组A、B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术后行LC术,中转开腹的风险较单纯行LC术高;EST手术14 d后行LC术是最佳时间窗。
- 杭健王孝益陈玉银刘丹峰孙礼侠
- 关键词:中转率
- 超声检查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中的作用
- 本文介绍了超声检查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中的作用,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一)目前,慢性胆囊炎经腹腔镜开腹手术的术中中转开腹率平均为2.8%,而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开腹手术的术中中转开腹率则升高为13.6%,当LC术...
- 张韵红陆瑞科
- 关键词:超声检查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手术
- 文献传递
- 超声检查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中转开腹原因,总结超声检查经验。方法1996年1月~2006年6月因胆石症进行LC的患者共计3 652例,其中34例术中中转开腹(占0.9%)。收集原始超声检查报告及图片、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总胆管下段结石、胆囊壁粘连,术中操作不慎致胆管、血管损伤等,少见原因为肝门部小血管瘤、Mirrizzi综合征等。结论详细认真的超声检查对于降低LC中转开腹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张迎春方军初沈钧康陈明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超声检查
- 泮托拉唑剂量差异辅助消化内镜止血对老年ANVUGIB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止血效果及中转开腹率的影响
-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剂量差异辅助消化内镜止血对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ANVUGIB)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止血效果及中转开腹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老年ANVUGIB患者...
- 刘红凌翟思佳
- 关键词: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 探讨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
- 2014年
-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预测中转开腹的效果。方法分析34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史,无中转开腹患者311例,中转开腹患者32例,患者术前留取血样,检测白细胞数、血浆中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浓度,并分析其与中转开腹的相关性。结果 C反应蛋白与中转开腹率密切相关,白细胞数和白介素6与中转开腹无明显相关性,年龄与中转开腹率显著相关。结论论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者中转开腹几率增高,C反应蛋白可预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
- 马宁蒙锦莹焦作义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C反应蛋白中转开腹炎症反应
- 浅谈如何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
- 2010年
-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07例腹腔镜胆囊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细致全面的综合评估,估计手术难度,排除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术中精细解剖,认清“三管”关系,做到手法轻柔、动作规范、不急不躁、思路灵活,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赵勇
- 关键词: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老年急性胆囊炎(AC)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作用。方法 纳入本院老年AC病例(起止收治时间:2022.1.1-2023.5.31;病例数:80),随机数表分组:A组[N=40,开腹手术]、B组[N=40,LC];比较指标:①围术期指标;②应激指标;③并发症;④中转开腹率。结果 ①出血量,较A组,B组更少(P<0.05);②手术、术后下床、术后排气、住院用时,较A组,B组更短(P<0.05)。③术后24h、72h应激水平,Cor、ACTH,较A组,B组更低(P<0.05)。④并发症,较A组,B组更少(P<0.05)。⑤中转开腹率,B组2.50%(1/40)。结论 予以老年AC患者LC治疗较常规开腹手术出血少,耗时短,术后恢复快,且手术应激反应较轻并发症较少,中转开腹率较低,疗效显著,可推广实施。
- 郭鹏飞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应激反应
相关作者
- 杨晓平

- 作品数:36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切除术 胆道出血 直肠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张红

- 作品数:11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妇科检查 妇科 检查床 CA724 CA199
- 张竝

- 作品数:79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术后 固脱 术后化疗 闭合性腹部创伤
- 李晓武

- 作品数:90被引量:3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结石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手术
- 包曙辉

- 作品数:7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舟山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传统手术 包皮过长 包茎 合用 阑尾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