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8篇“ 中重度疼痛“的相关文章
-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腔镜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号机械抽样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TPVB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术后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苏醒期停留时间、疼痛和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8、24、48 h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h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TPVB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平稳度过疼痛期。
- 袁文涛张海波张小林胡小冬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中重度疼痛疼痛程度
- 穴位贴敷结合放松正念训练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贴敷治疗结合放松正念训练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接...
- 吕银雪张茜赵慧丽王玲玲李进瑾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中重度疼痛穴位贴敷
- 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对早期食管癌内镜术黏膜剥离术后中重度疼痛的预防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对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中重度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拟行ESD的早期食管癌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4 h的疼痛评分为(3.61±1.25)分,低于对照组的(4.73±1.16)分(t=4.012,P<0.001)。观察组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30.77%(12/39)(χ^(2)=5.032,P=0.0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1.54%(χ^(2)=8.419,P=0.004)。结论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可以显著降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待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郑红伟竟慧芳郑海玉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重度疼痛
-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与阿片类药物在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中的有效性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对比阿片类药物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VATS)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收治的80例VAT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将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和阿片类药物镇痛用于两组患者,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 h时心率、中心静脉压在两组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相较于阿片类药物镇痛,前者治疗VATS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效果更佳,不仅不良反应少,还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确保了体征的稳定。
- 马恒涛杨黎王勇李志英
-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麻醉苏醒室胸腔镜手术中重度疼痛
- 奥赛利定治疗全麻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盲法、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评价奥赛利定治疗全麻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7月6日至11月9日14家医院的全麻腹部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数字疼痛评分≥4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赛利定或吗啡负荷剂量+PCA+补充剂量治疗24 h。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给予负荷剂量后24 h内对试验药物应答率。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给予负荷剂量后1 h内对试验药物应答率和补救镇痛率。安全性指标包括治疗期间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随机化分组,本试验中全分析集和安全性分析集均为180例,试验组92例,对照组88例;符合方案集170例,试验组86例,对照组84例。2组给予负荷剂量后24 h内对试验药物应答率、补救镇痛率、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集分析显示,试验组给予负荷剂量后5~30 min时对试验药物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符合方案集分析显示,试验组给予负荷剂量后5~15 min时对试验药物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赛利定用于全麻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且起效更快。
- 陈功欧阳文戴茹萍胡啸玲郭华静蒋海涛王志萍柴小青王纯辉夏中元罗爱林王强曾睿峰黄燕娟赵志斌汪赛赢
- 关键词:疼痛管理
- 日间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背景:日间手术是一类“短”“平”“快”手术,人们普遍认为日间手术后只有轻微疼痛反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加速康复护外科理念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复杂的手术开始采用日间手术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将导致术后疼痛评估不足和延迟治疗,给患...
- 石力文
- 关键词:日间手术术后疼痛列线图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构建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风险预测模型
- 2024年
-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医学数据,构建及验证患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筛选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麻醉手术的成年患者2434例,将术后24 h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作为结局指标,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和中重度疼痛两个队列,筛选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相关的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数据集以7:3的比例划分,用于建模与内部验证;筛选2021年5月至2021年8月的1200例相同条件的患者,这部分数据用于外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F1等5种指标评估模型预测效果,采用夏普利算法(SHAP)图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结果: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整体性最好,基于SHAP分析可得出风险因素相对重要性排名,前六名依次是麻醉时长、手术时长、晶体使用量、体质量指数、胶体使用量和年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后急性疼痛预测模型体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
- 刘德成王益敏陈蔚星杨栋张辉
- 关键词:术后疼痛
- 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构建并验证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30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作为建模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将2022年7-12月创伤性四肢骨折手术患儿110例作为验证组,验证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肿胀程度、术前疼痛程度、儿童术前焦虑3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纳入其作为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所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54~0.957),最大约登指数为0.617时,最佳临界值为0.779,敏感度为69.5%,特异度为92.2%,Hosmer-Lemeshow检验P=0.971。模型验证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8~0.875),最大约登指数为0.571时,最佳临界值为0.640,敏感度为61.0%,特异度为96.1%。校准曲线图显示列线图在验证组中发生的风险同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能较好地预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发生风险,可为医护人员实施预防性疼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 朱丽张芳梁培荣林娟娟王新华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术后疼痛列线图
- 当归茯苓汤加味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中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当归茯苓汤加味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中重度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给予当归茯苓汤加味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镇痛有效率、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GCQ评分均高于治疗第4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茯苓汤加味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中重度疼痛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减轻吗啡相关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芳乔普荣
- 中医抗癌止痛方外用联合羟考酮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中医抗癌止痛方外用联合羟考酮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仅给予羟考酮治疗)和研究组(50例,给予中医抗癌止痛方外用联合羟考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抗癌止痛方外用联合羟考酮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显著,缩短止痛起效时间的同时延长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吴永健戴小军张晓春
- 关键词:羟考酮骨转移疼痛
相关作者
- 王楠娅

- 作品数:61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癌痛 慢性
- 刘玉梅

- 作品数:4被引量:34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 镇痛效果 中重度癌痛 肺癌患者 中重度疼痛
- 李薇

- 作品数:464被引量:2,11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 白血病 肺癌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白血病
- 周阳

- 作品数:130被引量:76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疼痛 骨科 SUB 烧结烟气 手术室
- 何华

- 作品数:35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脑膜转移 恶性实体肿瘤 慢性 住院老年 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