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7篇“ 中风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章
- “鬼门十三针”结合疏肝调神法干预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围绕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并分析“鬼门十三针”应用于其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研究对象选定为江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接收并给予治疗的PSD患者,共计6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的治疗方式为“鬼门十三针”+疏肝调神法二者联合,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项量表评分及指标变化,包括临床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血清5-羟色胺浓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评分的指标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血清中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上,治疗组的指标升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鬼门十三针”加上疏肝调神法的联合疗法能够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生活质量的优化、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正向调节等方面发挥积极而显著的作用,可作为对该类患者实施非药物治疗的有效选择,在临床呈现出较为出色的推广价值,可在后续拓展其研究深度与应用范围。
- 周涵彭继萍胡晓红杨凤余刚
-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
- 黄连温胆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接诊的8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SD患者,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梁建军李可法李子斌赵景鹤
-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黄连温胆汤盐酸帕罗西汀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配伍规律
- 2024年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式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以及PubMed数据库自2012年7月1—2022年7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PSD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库,使用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聚类规则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文献95篇,中药134味,总使用频次1092次。其中15味药使用频次≥20次,药性以温、寒、平为主,温最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其中,甘味最多;归经以归肝、脾、肺、胃、肾、心经为主;使用频次为前5位的中药类别分别为解郁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理气药。运用Apriori算法得到常用关联药对,聚类分析得出8个聚类群。结论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的基础,在正虚的基础上伴有“瘀”与“郁”的病机特点,虚、瘀、郁贯穿于病程的各个阶段。临床多以解郁安神、温中补虚、活血行气为治疗原则,治疗多选用补虚药及归肝经的药物,以奏补虚化瘀、调畅气机之功,这为中风后抑郁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艺颖王豆谭辉范文涛王倩
-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用药规律补虚化瘀调畅气机
- 平衡火罐配合温和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平衡火罐配合温和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日常生活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施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衡火罐配合温和灸治疗。对比两组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ADL及SF-36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配合温和灸可有效降低患者中风后抑郁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陈青李健杨彩红
-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平衡火罐温和灸
- 开阖六气针法结合耳穴压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开阖六气针法联合耳穴压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临泉县中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中医传统疗法门诊)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期间接诊的4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 安子晨
- 关键词:耳穴压丸中医护理
- 研究对肝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给予针刺肝经俞募穴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4年
- 观察对肝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给予针刺肝经俞募穴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医治89例肝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入组时间段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依据奇偶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肝经俞募穴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抑郁程度、睡眠质量的变化,以及临床总体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HQ9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I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2.93%(P<0.05)。结论 针刺肝经俞募穴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能够降低肝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这与其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总体有效率等作用有关,值得推广。
- 张树忠王晓红沈红杰庄秀丽朱春记
-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加减
- 针刺膻中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 赵义安
-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现状与进展
- 2023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针灸领域研发出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来治疗中风后抑郁(PSD)。针灸主要包括针刺和艾灸,将两种疗法结合或结合其他方法运用于临床中发现治疗PSD的疗效更佳,实践操作更方便,不良症状显现率更少的特点,主要以常规针刺、头针、腹针、电针、耳穴、艾灸等结合其他方法的综合疗法以及拔罐和五行针刺等特殊疗法。作者总结近些年中医贤者们对治疗PSD的现状以及诊疗进展,为往后在针灸领域中诊疗中风后抑郁症更深一步的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赵义安米勇
- 关键词:针灸中风后抑郁
- 耳穴电针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耳穴电针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中风后抑郁(PSD)的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给予耳穴电针联合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自评抑郁量表(SDS)、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评分(SERS)进行分析比较,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HAMD评分上,对照组治疗后2周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4周、8周HAMD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在治疗后2周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8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DS评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ERS评分上,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电针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早期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 赵文静张京兰
- 关键词:中风抑郁症耳穴针刺盐酸氟西汀胶囊
- 精灸疗法辅助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精灸疗法辅助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基础上使用精灸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能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 李湘琼陈锐
- 关键词:中风抑郁症穴位按摩耳穴压豆
相关作者
- 王非

- 作品数:86被引量:4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中风后抑郁症 电针 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
- 马云枝

- 作品数:246被引量:1,35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马云枝教授 血管性痴呆 复智胶囊 缺血性中风
- 邱全

- 作品数:47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水蛭注射液 血脂 中风后抑郁症
- 张怀亮

- 作品数:188被引量:85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眩晕 前庭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头晕
- 黄泳

- 作品数:669被引量:4,014H指数:2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 外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