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36篇“ 串联质谱技术“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四极杆-线形离子阱串联质谱技术构建小分子化合物多级质谱数据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四极杆‑线形离子阱串联质谱技术构建小分子化合物多级质谱数据库的方法,包括:制备各类小分子化合物的标准储备液与标准工作液;优化单质谱条件;通过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不同扫描...
谢洁刘楚君屈子裕易可可张谛刘梅英江游戴新华方向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胡柚花窨制红茶香气成分特征
2025年
目的 揭示胡柚花香对红茶香气特征的影响。方法 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胡柚花窨制红茶和胡柚干花、鸠坑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检测到18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胡柚干花、鸠坑红茶和胡柚花窨制红茶中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为92种、78种和67种。胡柚干花中挥发性成分以醇类和烯类为主,而鸠坑红茶和胡柚花窨制红茶中挥发性成分以醇类为主。橙花醇和芳樟醇是胡柚花窨制红茶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赋予了其浓郁的花果香和甜香。与胡柚干花相比,胡柚花窨制红茶中醇类成分增加,烯类成分减少;与鸠坑红茶相比,胡柚花窨制红茶中烯类成分增加,醛类成分减少。此外,32种成分为胡柚花窨制红茶特有成分,可能与其独特加工工艺和原料种类有关。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胡柚花窨制红茶的香气特征分析提供了可靠方法,为其品质提升、其标准化生产和创新发展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其他花香型再制茶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张慧静王悦杨波王长法陆胜民
关键词:香气特征
串联质谱技术筛查高危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串联质谱技术筛查高危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于2023年1月—2024年3月,选择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995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期内995例新生儿初筛查阳性83例,最终确诊5例,假阳性78例,真阴性912例,阳性率8.34%(83/995),真阳性率6.02%(5/83)。确诊病例包括尿素循环障碍及高氨血症4例(其中2例经全外显子组核心家系测序分析确诊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基因变异来源为新发),枫糖尿症1例(基因确诊,变异来源为父亲及母亲)。结论 在高危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中,运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及时有效进行专项检查,早期诊断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时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及生存质量,同时,对遗传代谢病的高危家庭开展咨询,指导优生优育。
罗桂霞张琳罗福永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高危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分析
2025年
目前,丙烯酰胺是公认的主要引起神经毒性物质,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及高温加工的咖啡豆等中均可产生。向速溶咖啡样本中添加13C3标记的丙稀酰胺内标溶液,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测定。根据基质的干扰和丙烯酰胺的极性,对流动相配比及柱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选用C8型色谱柱和初始流动相水项占比大,增加石墨化碳净化降低基质干扰。方法定量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94.2%~103.5%,精密度为2.41%~2.79%,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净化处理样品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重现性好,可达到对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的技术指标。
赵春杰王春燕
关键词:丙烯酰胺速溶咖啡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食品检测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上海地区健康成人血浆氨基酸谱的参考区间
2025年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上海地区健康成人血浆氨基酸谱的参考区间并进行验证。方法招募2023年1月至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表观健康者341名。另于2023年11月至12月招募表观健康者40名用于参考区间验证。应用HPLC-MS/MS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28种血浆氨基酸水平检测,建立上海地区健康成人血浆氨基酸谱的参考区间,并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HPLC-MS/MS检测成人血浆氨基酸的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分析物精密度变异系数<15%,准确度为86%~115%,定量下限偏差<15%,变异系数<15%,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携带污染率和样本稳定性验证均符合相应要求。基于该检测方法建立了上海地区健康成人28种血浆氨基酸的参考区间。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成年男性血浆中大多数氨基酸及代谢物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结果显示,该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符合《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S/T 402—2012)标准要求。结论该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上海地区健康成人的28种血浆氨基酸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朱璇詹盈盈赵阳阳胡尧张翠萍
关键词:氨基酸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5年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农药引发的残留超标问题严重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复杂的食品基质也给农药残留检测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建立简单、高效、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分离能力强、定性定量准确等特点,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单综述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原理,重点归纳总结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和近几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邹凯
关键词: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抗炎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核心靶点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备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85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蒽醌类和酚酸类等。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四土汤能够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大黄素、落新妇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Toll-like)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种活性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 kcal/mol。GEO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在3个炎症疾病数据集中均具有较高的ROC值。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四土汤给药组大鼠足肿胀度显著性降低(P<0.05),足跖皮下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足肿胀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四土汤的抗炎药理活性,并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全面阐释四土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郭奥奥周贤何丽姗田代志田代志李娟陈新胡俊杰
关键词:抗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效物质基础分子对接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金属铬中痕量元素
2025年
金属铬是各种高温合金、不锈钢等的重要原材料,准确测定金属铬原材料中痕量元素含量对于高温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的研制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铬基体、酸介质等会引入多原子离子、氧化物离子和双电荷离子等质谱干扰的问题,基于价键理论应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技术(ICP-MS/MS),建立了ICP-MS/MS测定金属铬中12种关键痕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金属元素Al、Fe、Cu、Zn与NH_(3)以配位方式形成配合物,非金属元素P、As与O_(2)以共价σ键方式形成氧化物,通过测定相应产物离子的质谱信号有效消除了金属铬中Al、Fe、Cu、Zn、P、As的质谱干扰。通过测定,方法检出限低至0.10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0.90%~5.2%,加标回收率为90.0%~107%,测定结果与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一致。将价键理论进一步扩展应用于ICP-MS/MS测定金属镍等其他高纯金属材料中痕量元素,准确好,可靠度高。
王亚宁田悦鸣陈靖张艳房丽娜高颂
关键词:金属铬痕量元素高纯金属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精准检测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度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先进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精准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其在生物标志物检测、药物浓度监测、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继钢杜江东靳海娇初晨露
关键词:药物分析农药残留检测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2024年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通量的特点, 因此在临床检验领域有快速的应用和发展, 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定量准确性与灵敏度,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最佳给药方案。但该技术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自动化、质量控制、量值溯源等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李姿颖谢洁屈子裕江游张谛禹松林马晓丽邱玲戴新华方向俞晓平
关键词:色谱法液相串联质谱法治疗药物监测

相关作者

顾学范
作品数:407被引量:2,551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筛查 基因突变 苯丙酮尿症 串联质谱 基因突变分析
叶军
作品数:260被引量:1,48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串联质谱 基因突变分析 新生儿筛查 基因突变 患儿
韩连书
作品数:301被引量:1,72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串联质谱 甲基丙二酸血症 新生儿筛查 遗传代谢病 患儿
邱文娟
作品数:257被引量:1,29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串联质谱 患儿 基因突变分析 甲基丙二酸血症 基因突变
高晓岚
作品数:102被引量:85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串联质谱 甲基丙二酸血症 串联质谱技术 遗传代谢病 基因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