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篇“ 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相关文章
双静脉穿刺技术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双静脉穿刺技术作为血液净化替代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受双静脉穿刺技术的尿毒症患者的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内共有35例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接受双静脉穿刺技术,共治疗308例次。其中307例次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150~220 mL/min。应用双静脉穿刺建立有效血管通路,避免进行深静脉导管插管,有效地避免深静脉置管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双静脉穿刺技术可以应用于尿毒症患者作为一种替代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黄秀碧张亚真蔡小萍
关键词:尿毒症临时性血管通路血液净化血流量透析治疗
临时性血管通路(颈内静脉留置管)65例护理体会
2017年
目的:探讨因疾病需接受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颈内静脉留置治疗的6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总结出现导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9.70%,观察组为93.7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为6.25%,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同时做好导管护理干预工作,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于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出现导管并发症较少。
伍新苗容丽颜关婉愉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并发症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局部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局部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取文献分析、资料收集和临床诊断数据汇总分析的方法。结果:患者文化程度高局部出血发生率低(P<0.05);急诊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局部出血发生的概率高于非急诊病例(P<0.05);不同穿刺血管状况与出血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肱动脉+静脉穿刺的出血率最高(P<0.05)。结论:不同文化程度、是否急诊、不同穿刺血管均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局部出血发生率,因此,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安全与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周敏
关键词:血液透析局部出血
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血液透析无通路患者快速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 195例插管患者提供阶段护理。结果股静脉插管137例中成功125例,颈静脉插管58例中成功50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较快接受插管手术,术中配合默契,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急诊插管患者通过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后,接受插管迅速,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潘小梅
关键词:临时性血管通路护理
双静脉穿刺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双静脉穿刺代替深静脉置管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可行.方法 上臂中下1/3处扎止血带,用内瘘针直接穿刺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后,上臂止血带换成弹力绷带,模仿献血员献血时手部握皮球或橡皮圈,不断做握球运动,作动脉端引血,静脉端选择另一侧肘正中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穿刺.分别随机选取已使用双静脉穿刺透析和深静脉置管透析2周以上的各30例患者(双静脉组、深静脉组),透析前采血测量生化指标及肾功能.结果 1282例新进入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已有成熟动静脉内瘘的患者8例,占0.6%(8/1 282),深静脉置管542例,占42.3%(542/1 282),采用双静脉穿刺732例,占57.1%(732/1 282).血流量180 ~200 ml/min,使用时间1~2个月.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钙、磷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患者双静脉穿刺血流量可以满足透析需要,双静脉穿刺操作简单,无通路再循环,并发症少,且可减少深静脉置管,是一个较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孙淑清陈今王琰林曰勇余毅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滤过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并发症分析及其护理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必备条件。血管通路可分为临时性、半永久及永久,其中临时性血...
吴杜兰
关键词:临时性血管通路颈内静脉置管导管堵塞并发症分析
文献传递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可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一般的患者首选动静脉内瘘,但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人造血管搭桥以及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就需要透析的患者来说,深静脉留置导管就成了他们的"生命线"。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管堵塞,患者住院日延长,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我们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理念及实践程序,在延长深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时间、降低导管感染率及降低导管堵塞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唐湘张建林张琼鹰
临时性血管通路在小儿血液净化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2
2010年
在我国,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在急慢肾衰竭、多器官衰竭、中毒和免疫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该项技术在危重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指迅速建立并能立即使用的血管通路,建立快速有效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运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危急重症患儿的生命线和首要条件。
赵燕
关键词:临时性血管通路血液净化技术免疫性疾病小儿慢性肾衰竭多器官衰竭
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双腔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154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局麻下selding技术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建立临时血透血管通路的临床资料,观察置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实施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术154例,其中149例患者穿刺插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6.75%;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为1~1.5个月,应用良好;感染发生率为4%,感染发生时间多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后3周,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枯草杆菌(1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其中1例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给予拔管。血栓形成5例,发生率为3.36%。局部渗血、血肿形成7例,发生率为4.7%。结论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方便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对于需要临时留置导管者,是一项很好的选择。
蔡辉孙琪尹秀英许树根梁萌龚春水
关键词:血液透析
内瘘术后经静脉端穿刺在临时性血管通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患者内瘘术后在瘘管未成熟前在内瘘侧行静脉端向心方向穿刺,一般选用较粗的肘正中静脉为佳。结果穿刺的成功率为100%,减轻患者痛苦。并能保证足够的血流量维持血液透析的治疗。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在内痿成熟前常使用的临时血管通路是动脉直接穿刺(足背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静脉直接穿刺术、深静脉插管术(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前二者要求较高的穿刺水平,穿刺比较疼痛。后者操作较复杂,并发症较多,经济费用较高。因此选用内瘘侧经静脉端穿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吴光萍池毓棣邓琼黄惠英
关键词: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

相关作者

陶建平
作品数:52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儿 儿科 小儿 腭裂
朱笑萍
作品数:41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甘露醇 血液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急性
陈星
作品数:107被引量:5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并发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符晓
作品数:28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并发症 中心静脉置管
吴鸿
作品数:13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并发症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患者 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