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丹皮酚软膏“的相关文章
包装盒(丹皮软膏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丹皮软膏)。;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产品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王桂香
丹皮软膏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丹皮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司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皮肤瘙痒症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将他克莫司软膏涂抹于患处,2次/d,2次间隔12 h;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将丹皮软膏涂抹于患处,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瘙痒症状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26%(P<0.05)。治疗后,两组的发作频次、每次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作频次、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内啡肽、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β-内啡肽、5-羟色胺、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皮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瘙痒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孙焱张新弟张宏颖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皮肤瘙痒症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4
丹皮软膏中主成分及其抑菌剂羟苯乙酯的含量测定研究
202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皮软膏中主成分丹皮、丁香及抑菌剂羟苯乙酯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35∶15∶5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丹皮、丁香及羟苯乙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74~77.94、1.55~12.36、0.21~1.65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7%、99.87%、99.04%,RSD分别为0.92%、0.08%、0.90%。4家生产企业的10批丹皮软膏中丁香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可用于丹皮软膏主药及抑菌剂的质量控制。
陈玲玲曹桂萍周会芹谢斌丁爱华支荣荣葛玉松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丹皮酚丁香酚羟苯乙酯
丹皮软膏联合复方敏维糖浆对小儿急性湿疹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研究复方敏维糖浆联合丹皮软膏对治疗小儿急性湿疹患儿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丹皮软膏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敏维糖浆联合丹皮软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皮损消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12.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7,P<0.05)。观察组患儿的皮损渗出、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表皮肥厚、皮肤褐红色评分及临床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数量减少、皮疹密度降低、分布面积减小、皮损程度减轻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皮损消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CD8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干扰素-α水平、Th1/Th2、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湿疹患儿治疗中使用复方敏维糖浆联合丹皮软膏具有良好的效果。
刘立平孟琳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
火针腧穴疗法联合湿毒清胶囊、丹皮软膏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最小红斑量、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火针腧穴疗法联合湿毒清胶囊、丹皮软膏对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最小红斑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火针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湿毒清胶囊口服、丹皮软膏外用治疗,火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针腧穴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瘙痒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皮损面积、中医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最小红斑量、血清TGF-β1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火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最小红斑量均高于治疗前,且火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火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火针组有两例患者出现局部刺痛,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损局部有灼热、刺痒感。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火针组复发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腧穴疗法联合湿毒清胶囊、丹皮软膏能有效改善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患者最小红斑量,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减少复发。
熊大正陈洪强赵敏
关键词:血虚风燥型湿毒清胶囊丹皮酚软膏转化生长因子-Β1最小红斑量
丹皮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最新规定,对丹皮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进行研究,建立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5种代表菌进行试验,选用1:10、1:20、1:50供试液的平皿倾注法,以及1:10供试液分别冲洗320 ml/膜、560 ml/膜的薄膜过滤法,分别进行消除样品抑菌活性筛查试验。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560 ml/膜),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试验回收比值达到要求;采用增加供试品稀释(1:20)后,白色念珠菌的回收比值也达到要求。结论丹皮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需氧菌总数可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560 ml/膜)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可按供试品稀释(1:20)倾注法测定,控制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采用稀释法(400 ml)、铜绿假单胞菌可采用常规法测定,结果符合要求。
夏新生陈扣宝吕小燕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
丹皮软膏结合红霉素软膏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2021年
分析丹皮软膏结合红霉素软膏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方法:于我院脂溢性皮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单独使用红霉素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皮软膏结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皮肤油水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3.6%,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皮肤指标与血清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对照组为21.8%,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软膏结合红霉素软膏治疗脂溢性皮炎,可提高患者诊疗效果,改善患者皮肤指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普及。
王海飞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红霉素软膏脂溢性皮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丹皮软膏丹皮的含量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丹皮软膏丹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体积比45:55),流速为0.3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进样量1μL,柱温35℃。结果丹皮浓度在1.06~84.8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丹皮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3%,100.9%,104.3%。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丹皮软膏的质量控制。
张作华赵新红范姗李珂
关键词:药剂学丹皮酚软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丹皮酚
HPLC法测定牡丹皮及不同市售丹皮软膏丹皮的含量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牡丹皮及不同市售丹皮软膏丹皮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 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4︰36),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为室温(22~25℃),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丹皮在5~15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丹皮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7%,96.22%,101.07%,低、中、高三个浓度的RSD为0.84%、0.76%、0.75%。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度、精密度及重现性等较好,可用于测定牡丹皮及不同市售丹皮软膏丹皮的含量。
张作华潘德丽李珂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酚HPLC法
皮敏消胶囊联合丹皮软膏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丹皮软膏联合皮敏消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某院进行治疗的84例皮肤瘙痒症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丹皮软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皮软膏联合皮敏消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水平、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达到95.2%,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丹皮软膏联合皮敏消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控制炎症因子水平,保证睡眠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减轻病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使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罗太梅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丹皮酚软膏皮敏消胶囊睡眠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彭振辉
作品数:263被引量:1,281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维A酸 表皮 家系
陈文芳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研究主题:丹皮酚 丹皮酚软膏 HPLC测定 HPLC 化学反应
杨正生
作品数:38被引量:179H指数:6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姜黄素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丹皮酚
张宏颖
作品数:22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 那格列奈 神经传导
李福秋
作品数:206被引量:5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伊曲康唑 孢子丝菌 甲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