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86篇“ 乡村文化“的相关文章
乡村文化 热潮澎湃
2025年
在这个文化自觉的时代,在这片文化自信的土地,每个乡村都是文化振兴的试验田,每处乡土都是文明火种的传播者,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当“村跑”“村超”屡屡登上热搜,当福建游神、甘肃“醉关公”动辄带来数十亿次播放……一股从田间地头升腾的文化热潮,正在塑造中国的文化新版图。
关键词:文化热潮文化振兴文化自觉乡村文化文化自信
重塑乡村文化新蓝图
2025年
新时期,乡村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做好乡村文化服务对消解村民精神贫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做好乡村文化服务需要多方参与,不仅要体现村民的主体地位,也要激发村民的主动性,为村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文化资源。为此,本文阐述新时期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而从激活乡村文化发展源动力、培育农民文化自信、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健全文化供需机制等方面,探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
雷芬
关键词:精神贫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自信源动力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守护乡村文化
2025年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的重要环节,民族地区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现探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和挑战,结合民族地区文化振兴的特点,提出挖掘乡土记忆传承的文化价值,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养、强化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深入民族地区调研,精准发力等对策。
蒋育聪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乡土记忆乡村居民
新时代邯郸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2025年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新时代赋能乡村文化,依循邯郸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痕迹,从红色文化引领、文化乡村打造、乡村文化振兴三方面入手,以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文化状态,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坚持传承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持以人为本,唤醒乡村文化自觉;坚持文旅融合,繁荣乡村文化产业,让陈列在邯郸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走稳、走实乡村振兴之路。
张景先王秉茹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振兴
做好乡村文化传承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最深厚的乡村振兴动力,是乡村发展的精神支柱。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在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地域品牌形象、增强区域吸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通过调研发现,我省部分地区存在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对乡村文化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乡村旅游竞争力。因此,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既能推动商业化运作,又能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打造合理的传播策略,不仅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还能增强文化自信,传递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高川云江晶晶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文化自信
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2025年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并多次强调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乡村文化建设内在驱动力,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着力。
方晶晶王艺旋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探究
2025年
乡村文化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指涉对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文化价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源泉,更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之间凝聚着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乡村文化所蕴含的现实力量将有力推动其自身的振兴与繁荣。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乡村文化空间“荒漠化”、乡村文化发展“边缘化”、乡村文化振兴“概念化”等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巩固乡村文化主体性、凝聚多元联动新合力,以破解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困境,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度融合。
文大稷刘仪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引领
欧彦伶委员: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2025年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一步加强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乡村文化队伍建设仍存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培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公共文化事业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2025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源于乡土文化乡村公共文化的“双轮”驱动。文章基于重庆市、成都市的田野调查和访谈,对案例进行深描。以“双轨”治理为视角,呈现乡土文化乡村公共文化“双轨”共治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治理路径,揭示乡土文化乡村公共文化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就承载国家公共文化治理任务和治理目标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而言,通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政府购买、第三方参与公共文化的供给模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就内生性的乡土文化而言,加强乡村博物馆、村史馆建设,挖掘非遗文化产品,开发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张玉强樊巧李睿黄凯
关键词:乡土文化
乡村文化热起来
2025年
当“村晚”“村超”屡屡登上热搜,当福建游神、甘肃“醉关公”动辄带来数十亿次播放……一股从田间地头升腾的文化热潮,正在塑造中国的文化新版图。乡村文化热,勾勒着文化资源流动的新轨迹。长久以来,城市凭借丰富的文化设施、多元的文化产业及前沿的文化理念等,向乡村单向传播、辐射文化资源。
张冉燃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热潮

相关作者

雷家军
作品数:96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乡村文化 文化自信 知识分子
黄震方
作品数:330被引量:8,895H指数:5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地 旅游经济 旅游业 影响因素
于影丽
作品数:29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文化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期 乡村教育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李晓明
作品数:57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
研究主题:新桂系 乡村文化 贫困代际传递 族群 城市主义
赵旭东
作品数:310被引量:2,15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类学 文化转型 文化自觉 文化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