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82篇“ 乡村文化“的相关文章
- 重塑乡村文化新蓝图
- 2025年
- 新时期,乡村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做好乡村文化服务对消解村民精神贫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做好乡村文化服务需要多方参与,不仅要体现村民的主体地位,也要激发村民的主动性,为村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文化资源。为此,本文阐述新时期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而从激活乡村文化发展源动力、培育农民文化自信、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健全文化供需机制等方面,探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
- 雷芬
- 关键词:精神贫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自信源动力
-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守护乡村文化
- 2025年
-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的重要环节,民族地区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现探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和挑战,结合民族地区文化振兴的特点,提出挖掘乡土记忆传承的文化价值,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养、强化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深入民族地区调研,精准发力等对策。
- 蒋育聪
-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乡土记忆乡村居民
-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年
-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源于乡土文化和乡村公共文化的“双轮”驱动。文章基于重庆市、成都市的田野调查和访谈,对案例进行深描。以“双轨”治理为视角,呈现乡土文化、乡村公共文化“双轨”共治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治理路径,揭示乡土文化、乡村公共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就承载国家公共文化治理任务和治理目标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而言,通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政府购买、第三方参与公共文化的供给模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就内生性的乡土文化而言,加强乡村博物馆、村史馆建设,挖掘非遗文化产品,开发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 张玉强樊巧李睿黄凯
- 关键词:乡土文化
- 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 2025年
-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乡村地区面临传统文化衰退、人口外流和经济发展滞后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成为重要的战略议题。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地方的经济韧性和文化自信。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旨在深入探讨乡村文化产业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和实现路径,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应用案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和政策导向。为实现这一目的,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力求全面、系统地揭示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经验。
- 王菲菲
-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自信乡村居民人口外流文化振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 2025年
- 该文深入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强调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指导作用,接着剖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流失导致的文化断层、文化同质化侵蚀地方特色等,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路径,即文化传承与保护、文化创新与融合、文化教育与普及,以期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汝雅娟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 2025年
- 从乡村振兴的全局出发,研究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厘清其现实困境并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对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研究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厘清相关概念,明确其内涵,以便准确把握新时代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何睦
-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主动性
-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乡村文化自信路径探析
- 2025年
- 乡村文化自信是增强乡村凝聚力、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为凝聚乡村人才力量、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营造文明乡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基础。当前,由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面临着主体性缺失、认同感缺乏、凝聚力消解等多重危机,培育乡村文化自信遭到制约。在此情况下,应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承创新乡村优秀文化并借助数字技术发扬乡村文化,激发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建设内生动力,推动实现乡村文化自信。
- 山蕊蕊马婷婷
-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自信
- 基于“第二个结合”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
- 2025年
- 乡村文化振兴承载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乡村文化价值认同失真、文化传播力度不足、文化人才短缺等挑战。在此背景下,“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基于“第二个结合”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关系,提出挖掘乡村文化基因、形成内生动力、推动融合发展等乡村文化振兴具体实现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 邹雨廷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 2025年
- 乡村之振兴,乃国家兴旺之基石;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则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灵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以及加快乡村现代化进程均具有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由此推动乡村文化显著进步。但由于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乡村文化建设仍面临着多种挑战。如何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持续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深入剖析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乡村文化的持续繁荣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
- 王迪刘志有
-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
- 中国优秀茶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理路
- 2025年
-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茶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茶文化通过价值引导、经济引领和教育重塑,能够推动乡村建立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保障群众物质基础并优化经济结构配置,以及建设现代化文明乡村。然而,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茶文化赓续危机、主体流失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为实现茶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茶文化重构文化自觉与自信,夯实文化振兴主体根基,提高文化服务供给质量,能有效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
- 岑金妙
- 关键词:乡村文化茶文化乡村治理
相关作者
- 雷家军

- 作品数:96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乡村文化 文化自信 知识分子
- 黄震方

- 作品数:330被引量:8,857H指数:57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地 旅游经济 旅游业 影响因素
- 于影丽

- 作品数:28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文化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期 乡村教育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李晓明

- 作品数:57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
- 研究主题:新桂系 乡村文化 贫困代际传递 族群 城市主义
- 赵旭东

- 作品数:308被引量:2,14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人类学 文化转型 文化自觉 文化 乡村